每日荐书20210421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儒教与道教》: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重要著作之一。书中分析了古代中国的国家、法律、城市、行会、士人阶层、正统礼教、异端信仰等等,探讨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韦伯指出,“儒教”对于许多民间教派的信仰展现了相当宽容的态度,且从没有试图将他们统一为单独的宗教教义。与一般形而上学的宗教教义不同的是,“儒教”教导人们要顺着这个世界进行调整和修正,知识分子应该避免追求财富,也因此,中国变成了一个担任官员比商人拥有更高社会地位和更高利益的国家。韦伯认为,古代中国虽然有一些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存在,比如长期和平、运河改善、人口增长等,然而这些有利因素都无法抵销其它因素的负面影响,比如:土地的卖出经常被禁止、或者被限制得相当困难;根基于对家庭关系和祖先崇敬的宗教信仰上的亲戚关系,保护家庭成员免受经济的困境,也因此阻挠了借债、工作纪律、以及工作过程的理性化;亲戚关系也妨碍了城市特殊阶级的发展,并且阻挠了朝向完善法律制度、法规、和律师阶级崛起的发展……韦伯认为,“儒教”和新教代表了两种广泛但彼此排斥的理性化,两者都试着依据某种终极的宗教信仰设计人类生活,两者都鼓励节制和自我控制、也都能与财富的累积相并存。但是,“儒教”的目标是取得并保存“一种文化的地位”并且以之作为手段来适应这个世界,强调教育、自我完善、礼貌、以及家庭伦理。相反的,新教则以那些手段来创造一个“上帝的工具”,创造一个能够服侍上帝和造世主的人。这样强烈的信仰和热情的行动则被“儒教”的美学价值观念所排斥。因此,韦伯主张这种在精神上的差异便是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文明发展繁荣、却迟迟没有在中国出现的原因。
马克斯·韦伯(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古典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的鼻祖,现代比较文化研究的先驱人物,他和卡尔·马克思以及法国社会学家爱米尔·涂尔干,被公认为是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他开创了比较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了理性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系统的阐释了东西方宗教伦理差异对于社会现代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韦伯的学术成就之宏大精深,影响之深远,在社会学界乃至整个世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上都是少有的。
关键词:社会学 德国 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