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刺法如何效如桴鼓?

I导读:马石铭老师的浅刺多捻针法,不同于现行的针刺手法。这种针法有两个要点,“浅刺”和“多捻”缺一不可,目的也是“得气”和“行气”,这种针法在临床治疗上独具特色,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并且疗效显著。

马石铭老师的浅刺多捻手法

马老师行医四十多年,精于针灸,临床上擅用浅刺多捻手法,疗效显著。其操作要点是在选取的穴位上,用爪切痕,随即迅速捻针刺入皮下2-3分,再捻转10余次,捻转要快,幅度要适中,在局部“得气”后,配合补泻手法即可。他多用32号1-1.5寸毫针。

马老师的浅刺手法,著重在得气、行气,而不是如蜻蜓点水,一刺即止。他曾治一哮喘病人,喘急正在发作,不得平卧,马老师只取素髎一穴,浅刺1-2分,经快速捻转后,患者头、肩、背均有酸胀感,全身微微汗出,肺气得以宜肃,喘息遂得到缓解。

又如,对胸背部穴位,马老师用针尖仅点刺达及皮表,而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针尖上达数分钟,使病人也能感觉“得气”。古人谓“浅深在志,远近如一”,马老师的浅刺法可谓深得其旨。

马老师针刺环跳穴也用1.5寸毫针,但通过多捻手法,仍能针感传至足部,其疗效往往比长针深刺引起下肢触电样针感更为满意。马老师临证针刺手法并非一成不变,他指出浅刺法要因病、因人制宜,如对羸弱者、婴幼儿及阳热疾病,要浅刺急出。反之,对体壮者及寒证等相对可深些重些。

马老师临证并注意运用补泻手法,他常用的补泻手法以刺手的食指向前推为主,捻转角度较大,手法较重为泻,以拇指向前推为主,捻转角度较小,手法较轻为补。

总之,马老师的浅刺多捻手法,关键在于浅刺必须结合多捻,以期“得气”而达到治疗目的。有些人担心浅刺针感不大,功效可能欠高;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人体分布着经络,内通五脏六腑,外络皮毛肢节,内外息息相通,故浅刺同样能调阴阳、活气血。关于浅刺,古人是非常重视的。

浅刺多捻针疗法——马石铭临证经验

  • 疗法概述

马氏的浅刺多捻针法,是在先人的基础上创建的。浅刺法古代早有记载,《灵枢·官针》所述毛刺、半刺、直针刺、浮刺等刺法均是在不同情况下运用的浅刺法。现代常用的皮肤针、腕踝针、头针等实为浅刺法的发展。刺络出血法及《内经》所载的络刺、赞刺等也是浅刺体表血络的一种方法。此外还有陶针、指针及激光针等。这许多古今针法所治的范围内及脏腑经脉,外达四肢百骸,不胜枚举。马氏正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独创了浅刺多捻针法。

因为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机体浅表的相应部位,必是经络之气散布的区域。针法的关键在于针刺要得气、行气和调神,浅刺法需与多捻手法相结合,手法必须轻巧均匀,频率较快而幅度不大,通过多种捻转方法来达到调阴阳、行气血,从而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 疗法操作

选用32号1~1.5寸毫针,在爪押手法下,捻转进针速至皮下,进针深度2~3分,迅速捻转10余次,要求捻转频率较快,幅度适中,局部应有得气感应。遵《素问·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之旨。在此基础上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原则,加以适当补泻手法,经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行气手法后,即可出针,因进针只有2~3分,即使面部、双目周围也可快速捻转。

  • 理论基础

马氏根据《素问·调经论》提出了“病在脉,调之血(出血),病在血,调之络(浅刺),病在气,调之卫(浅刺),病在肉,调之分肉(较深)”的原则。当然,对于内脏的疾病,则不能以病变部位的深浅作为针刺深浅的标准。因为针刺疗法是通过得气、行气和调神获得疗效,不能以针尖到达的深度作为治疗所及的标准。

明代杨继洲认为:“百病所起,皆起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是以刺法中但举荣卫,盖取荣卫逆顺,则皮骨筋肉之治在其中矣。以此思之,至于部分有深浅之不同,却要下针无过不及为妙。”此即马氏浅刺针法指导思想,他在临床运针时注重的也是针刺得气、行气和调神,而绝不是蜻蜓点水,一刺辄止。浅刺后得气是基础,但需施加必要的手法。不少病人看起来刺得很浅,但行气、调神之功仍很显著。

马氏的针刺手法并非一成不变。辨证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的精髓,也是针刺手法的关键,临证运用针法强调要因病制宜,也强调要因人制宜,如对瘦弱者、婴幼儿要浅刺疾出,阳热病证也要浅刺疾出,反之对体壮者及寒证针刺可相对深些、重些。

临证必须分虚实,实证宜泻,虚证宜补,补泻可从进针后的捻转手法上来体现。多捻转,频率快,用力与角度大为泻法,用于疼痛痉挛属邪盛体实者;捻转角度小,手法轻为补法,用于小儿、久病体弱及敏感者均匀捻转导气,以求祛邪扶正,为平补平泻手法,用于气血失调虚实不明显者。

马氏临证治疗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腹泻、小儿麻痹症、乙脑后遗症及妇科的经、带、胎、产等病,均采用浅刺多捻手法,只是循经取穴有别,补泻轻重各异。

  • 医案例举

医案一:痔疮

徐某,男,47岁,机关干部。患痔疮11年,2天前食辛辣后再发肛门疼痛,坐卧不安,大便出血色鲜红,肛肠科诊断为混合痔,前来寻求针灸治疗。

治疗经过:马氏在患者腰骶部表皮找到灰白色丘疹1粒,经75%酒精消毒后用30号1寸毫针刺入丘疹部皮下0.2~0.3寸,行捻转手法后,挑破丘疹,拨出少许皮下组织,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局部数分钟,隔2天治疗1次。经过2次治疗,患者肛周疼痛消失,便血自止。

按语:马氏针灸临床重视皮部,根据“病在经络、内脏者,可取皮部”的道理,常在病变相应经脉的皮部寻找相关的病理反应,如结节、血痔、灰白丘疹、变形、变色、压痛点等,用1寸毫针浅刺,挑拨出血的方法来治疗一些内、外、妇、儿顽疾,方法奇特,疗效显著。通常浅表挑刺治疗隔2日1次,治疗1~3次即可,治疗后应进行消毒,并忌食油腻、辛辣等发散之品,防止感染。

医案二:痤疮

患者面部反复发作痤疮3年,自服药物和使用各种面部护肤品效果不佳。近1周再发加重,面部油腻,各处见大小不等红色丘疹,以额部和两颧为主,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疗经过:取患者双侧耳穴肺、脾、内分泌行浅刺多捻手法,隔日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画部痤疮大部变淡、消失,半月后基本痊愈。

按语:因耳部皮肤薄,血供较差,感染后不易愈合,行耳穴浅刺多捻治疗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感染,2次治疗需隔1~3日,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之品,以防误助脾胃湿热。平时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以助邪外出

  • 附言

马氏是浙江针灸名医,临证经验丰富,善于浅刺一些特殊穴位治疗急症、痛症及一些疑难杂症。

例如浅刺素髎、肺俞治疗哮喘急性发作,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浅刺阴陵泉、三阴交、中极治疗痛经;浅刺血海治疗阴疮、湿疹瘙痒;浅刺虎眼(髌骨内外上缘1寸处)治疗膝关节炎引起的关节酸痛、屈伸不利;浅刺人中、足三里、太冲治疗呃逆;浅刺风池、上睛明治疗眼疾;浅刺耳穴内分泌、肺、脾治疗面部痤疮、粉刺等。取穴精简,疗效显著。

正骨窍要,全在摸法

一、孙膑曰,因势利导之

正骨也然,硬手硬推,虽可复正,但非精妙之道。

精妙之道在顺其势也。其妙在动则活,静则死,动则有隙可生,贵在动中求正,顺其势,轻轻一推,则正矣。

理筋也然,动则筋聚,静则筋散,随其情,顺其势而动,顺其走势顺势或挑或理或拔,则筋易平复。

二、正骨之道全在理通

理通则手中疗效自生。心中理不通,则下手茫茫然。心中理通,则应手凑效。只不过手笨手巧之不同。多练多用则手中巧自生焉。此皆外形。非其关窍。关窍则在理法。同一手法,心中理明一层,则手法疗效增一层。故疗效在心而不在形。

心不通,多揣摩,理不通,访高手。

故手中须臾之功,全在平日之日积月累。

王道无近功,正骨亦然。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正骨之道,虽以理法为先。然手法亦不可缺。手法即利器。利器在手,自能事半而功倍。

而民间传承之手法与方药。经数代乃至数十代心口相传。集数代人之精思秘验。其技之巧,其效之神,实令人叹为观止。虽理则同一而法之精妙神效则非仅通其理者所能望其脊项也。得之则有乐由心生,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之感。叹其法之简,之妙。正所谓大巧若拙。

绝技在民间,能得其技则知此言非虚。

四、任他说法千万,不外筋出槽骨错缝六字

过去对正骨之理解,甚为浅显。往往偏执于一方。闻得某某理论,亦人云亦云。反阿是穴,宣氏软伤理论,聚焦说,多处卡压说,激发点说,筋缩说,等等不一而足。听之总觉有理,用之也觉有效,然不能融通。心中觉零零散散,茫茫然,不知何求。

而今方悟得,过去所学之理,皆为管窥之见,任他说法千万,不外筋出槽骨错缝六字。此六字乃一本贯万殊之理。真正是千金不换之诀法。自编口诀一首:

筋连骨,骨连筋;

筋出槽,骨错缝;

骨错缝,筋出槽;

摸其筋,求其骨;

摸其骨,求其筋;

上病之病不在上,下病之病不在下。

查其症,寻其根,复其平,求其正。

五、大道至简至易,正骨道理也同样

曾有正骨传人曾讲:正骨太简单了,简单的我都不想说。这句话使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浅。

手法一定要轻,原来遇着使人愁的一二三胸椎,等真正遇到高手,原来只是轻轻转一个或几个圈而己。结合自己原来所学,而今才领悟到,手法越轻,才能越精巧。

手随心动,法由心生。如果手上着力,则手己被控死,法无从生焉,复位自然不精巧。

真正的高境界是被正者不觉用力,只觉医者手轻轻一动似无感觉则疾患己除。丝毫不会有响声。追求正骨有响声者,骨是被强行推入而不是顺势带入。绝非精妙之道。

往往见一些局部肿胀的患者,在局部治疗,用尽办法也不见消肿。此其实为远处筋出槽牵拉所至,病在远端。患处肿其实为远端筋翻后应力集中于此处所致。只在局部消肿或施于手法,但应力仍在,所以肿胀不会消除。如将出槽之筋调正,肿胀当场或隔天即消。

疼痛也然,只在局部正骨松懈肌肉而不顺着筋从远端寻其病源,应力一直存在,即使当时松了,但过几分钟或几天疼痛又开始。最后只得用西医方法封闭。但即使封闭,局部应力仍在,所以有些时候封闭后仍会疼痛。

所以现在流行的手法,都是治其然不治其所以然。

但真正要学会摸骨摸筋,实在太难。得本人有悟性,能下得了苦功,并且得有人教告你什么是筋,筋出槽是怎么回事。凡此种种,不是一言能道尽。

捏骨秘法

绪言

人身捏有脏腑,外缚肌肉为之枢柚,见架者,筋骨也。周身筋骨各有职司,部位一错,运动不灵。本书自头项肩臂,以至脊胁手足,凡属筋骨病症,或专用手捏,或兼用药疗,因症施术,随时斟酌,一切贴药、服药、抹药、诸方附于篇末焉。

捏头项法(二条)

凡脖错捩(伤跌),俱是向后错头,必俯而不直。治法:用左手托住前边,右说向疼处略稍按,按左手稍有知觉即止。此症不治,饮食难下。若用力太大,手按太重,使后边之骨将咽喉填满,恐更碍饮食,或至伤生,治者慎之。

凡嘴巴骨落,皆不能言语,不能饮食。治法:用左手托住后脑,右手大指伸入嘴中,按住尽头牙下,四指搦住嘴巴骨,大指用力往下一按,遂即往外侧一端,向上一托,便上去矣。

捏脊骨法(二条)

凡脊骨疼,何处疼,必定何处高。治法:用大指向脊骨高处略略一按,与上下脊骨相平,即愈。

凡因仆,坐于地,将尻骨(脊骨尽处)坐歪者,必向里歪,虽能行走,殊觉疼痛,容有大便不能便净者。治法:自病人侧面用左手扳住身前,右手扣住尻骨,王下一按,遂即往外一扳,则尻骨仍然直上直下,即愈。

捏肋骨法(一条)

凡肋骨塌陷及挤断者,多在中间,平时不甚疼痛,到睡时难以入睡,起时难以起身。治法:用手按住肋骨两头,两手用意,是欲肋骨中间皆向外撑胀,盖肋骨个个相连,肋骨向外撑胀,则塌陷及挤断之肋骨自随着向外撑胀,与他肋骨平矣,再用宽带捆身之周围,以防伤骨内,过数日即愈。

捏手骨法(六条)

凡手指骨节或向左歪,或向右歪,不能伸正,此是骨凹错。治法:用左手搦病人之指,以右手捏正,对准骨凹,用高粱杆穰住左右,以线捆之,数日即愈。

凡手指骨节或向下弯不能伸直,此是骨有坏处;或向上弯不能伸直,此是将骨折断。治法:用手捏直,裹以膏药,用高粱杆穰四面,穰住以线捆之,数日即愈,膏药方见后。

凡手指中间骨折断者,必细审断处,且细审上下左右,上面若是凹,下面必是凸;下面若是凹,上面必是凸。至于左右,亦是如此。治法:无论齐槎、斜槎,必将手指略略分开,使骨对准,然后四面捏,捏令贴皮贴骨,内用膏药裹住,外用杨树皮四条,周围穰住,以带捆之,数日即愈,膏药方见后。

凡手脖骨节凹着,手必不能扬起。治法:用左手搦住手腕骨,(掌后高骨)之左右,以右手搦住手梢,向左右活动,再用左手搦住手脖,上下以右手搦住手梢向上下活动,活动使骨凹对准即愈。若肿胀太甚,用药末之,药方见后。

凡手脖或向外歪,或向内歪,此必手腕骨坏,手必往下搐。如错凹者,更不能扬起。治法:如外腕骨坏,将外腕骨托起向外,务使与内腕骨相齐。手脖向外歪者,往内扶正;向内歪者,往外扶正,贴以膏药,用杨树皮二条两边穰边,以带捆之,数日即愈,治内腕骨仿此,药方见后。

凡手脖扭筋,必有筋高起不能着槽,以手捻之往往内里作声。治法:用大指按住疼处,或向内旋,或向外旋,使高起之筋归了本槽,以带捆之即愈。

捏胳膊法(二条)

凡胳膊错凹,肘必向里去,手必向外歪,而肘两边之骨仍然外现。治法:左手搦住胳膊,上截右手,搦住胳膊,下截将肘扶正,使入凹内即愈。若肿胀太甚,用药末之,药方见后。

凡胳膊内边之骨向下陷去,隐而不现,此是骨坏。肘之形象大约与错凹同。治法:左手将内边之骨托出,顺着胳膊肘拨伸,与外边之骨比齐,右手搦住手脖,将肘扶正,使入凹内,内用膏药裹住,外用杨树皮半寸,宽六七寸,左右穰住,以带捆之即愈,药方见后。

捏肩臂法(一条)

凡肩臂错凹,胳膊一定落下,不能扬起。治法:用单桌一张,使病人坐在低处,将胳膊放在桌上,用大带捆住胳膊上截,一人隔桌搦带捆只处,往外牵拉,数人隔桌挽住大带往外拨伸,俱是温温用力,切莫损坏胳膊下截。治者用两手挨着病人身子,下手将胳肢窝两条大筋,四指扣住向两边撕开,往上托两大指,按住肩尖往下按,看乍肩凹对准否,肩凹对准臂者,手一松,胳膊即上去矣,上去即愈。例如右臂落下,先用单桌一张,南北竖搁,病人挨着东边南面而坐,如法治之。胳膊不捆带,恐病人汗出多者,手滑,治者不撕开两条大筋,恐填实碍路,亦上不去,尤必陷者。治者一齐用力,才能对笋适合。所以用单桌者,恐一牵胳膊,病人因疼,身子容易摇动,一动便拔不开矣。若使病人坐车箱中,亦可意与此同。

捏足骨法(五条)

凡足指疼,皆是骨凹错。治法:只将足指骨节稍捏顺正,对凹即愈。

凡脚面疼,皆是脚面之骨有高张。治法:只就脚面疼处用手略稍按按,使疼处之骨与他骨平即愈。

凡闪着脚脖,脚脖之骨必有高张者。治法:亦就脚脖疼处用力略稍按按,使疼处之骨与他骨平即愈。

凡脚后跟疼,皆是下面之肉与上面之肉离而不连。治法:用带勒住后跟,上系脚脖即愈。若天热,有西瓜皮搁在鞋后跟内一快,常常换之即愈,不必用带矣。

凡脚踝骨坏,内边之骨坏,内边往后搐;外边之骨坏,外边往外搐。治法:如外骨坏,用手从后边推到前边,与内边骨齐,裹以膏药,以杨皮穰住,防其再往后搐,以带捆之即愈,内骨坏者仿此,药方见后。

捏膝盖法(三条)

凡膝盖坏,竖坏则竖开一道缝,横坏则横开一道缝。治法:无论竖坏、横坏,皆用手将膝盖捏严,裹以膏药,左右穰以杨皮,长约三指,宽约二指,以细布捆之,使不能还,数日即愈,药方见后。

凡膝盖开,不治必不能愈,日久不治,则开缝愈大,腿必屈而不伸。治法:同前,但将膝盖缝渐渐合住,莫要心急。迟四五天,渐渐再合三四次,始能合严。以后迟四五天,用手在膝盖周围轻轻的按按,使腿之屈者直些。迟四五天,再轻轻的按按,使腿之屈者又直些,三四次始能伸直。若偶不小心,用力太猛,必致腿弯处皮面横裂,流血不止,筋骨全露。势如至此,莫要心慌,急取白糖一两,大葱二颗,捣如泥涂之,千万莫动,俟缝长严,药自落下。若不小心将药抖落,再用此方,便觉不效,可将此药洗净,另用香油熬黄蜡涂之,即愈。

凡膝盖活移,是膝盖扣补助下边之骨,行走不甚得力,以指弹之,中间空虚,仿佛作小鼓声。治法:取土鳖子七个,焙干为末,香油调抹,以细布捆住,静睡莫动,速者一··,迟者一日即愈。

捏胯骨法(一条)

凡胯落,身必不能反转。胯向内落者,内边有疙瘩;胯向外落者,外边有个疙瘩。治法:使病人侧身而卧如胯向内落者,上使人按着他的身子,下使人握着他的腿,治者扣住内边疙瘩往上搬,与上边骨凹对准,数日即愈。胯向外落者仿此。凡胯落者,病腿必短,若病腿较长些,必是上凹,坏不易治矣。

捏筋口法(一条)

凡筋口转,行走必不便利,腿盘上下,筋有两条。下筋向上转者,行走时脚尖往外撑;上筋向西转者,脚尖往内撑,在病人背后从腿前插手,扣住大筋往上搬,使筋归本位即愈。

捏产妇交骨法(一条)

凡妇人生子,交骨必开,子落草后,设上床太早,交骨不及转回,必阴户上骨与他骨凹相错。左疼是左做;右疼是右错。容有不能行走者,即能行走,疼痛亦觉不堪。治法:使病人穿裹衣,仰面而卧,两腿弓起,使人搬住裹腿,治者搬外腿,俱向两边搬病人,自然撑开,用右手隔着裹衣,按病人阴户横骨,向疼处略稍按按,使与他骨凹相对即愈。倘肿胀拖甚,及诸小症,必须服药者,宜用生化汤,药方见后。治时如疼痛不堪,使人不敢触手,先用参三七五钱,煎水洗之疼止,然后如法治之。

补遗(三条,系采取传闻之方)

捏落下颏法

凡落下颏者,皆虚不能收束关节之故,落则偏而下垂。治法:患者平身正坐,医者以两手托住下颏,左右大指入口内,纳牙槽上,扣压下颏,用力往肩下捺开关节,向脑后送上,即投入,随用绢条兜颏于顶上,半时许去之即愈。卷首所载,治初犯者之法,此系治习犯者之法,可参用。

治落枕脖法

凡落枕脖者,多系枕砖木等物,寒气伤筋所致,左右无定。治法:将沙土炒热,用布包好,向扭捩处敷之即愈。

打眼治跌睛凸出法

治跌打伤及眼睛,突出眶外者,若瞳人未破,仍可施治。治法:用南瓜瓤捣烂,厚封眼上,外用布包好,勿动,干则再换,渐即肿消疼定。

要点一

进针法

1

单手进针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持针:用拇、食指指腹持针,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使中指指端比针尖略长出或齐平。

③指抵皮肤:对准穴位,中指指端紧抵腧穴皮肤。

④刺入: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刺入,中指随之屈曲,快速将针刺入。刺入时应保持针身直而不弯。

2

双手进针法

(1)

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押手固定穴区皮肤:押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掐固定腧穴处皮肤。

③持针:刺手拇、食、中指三指指腹持针。

④刺入:将针身紧贴押手指甲缘快速刺入。本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

夹持进针法

又称骈指进针法,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持针:押手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住针身下段,以针尖端露出0.3-0.5cm为宜;刺手拇、食、中三指指腹夹持针柄,使针身垂直。

③刺入: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皮肤表面,刺手捻转针柄,押手下压,双手配合,同时用力,迅速将针刺入腧穴皮下。本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

提捏进针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押手提捏穴旁皮肉:押手拇、食指轻轻提捏腧穴近旁的皮肉,提捏的力度大小要适当。

③持针:刺手拇、食、中指三指指腹持针。

④刺入:刺手持针快速刺入腧穴。刺入时常与平刺结合。本法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针。

(4)

舒张进针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绷紧皮肤:以押手拇、食指或食、中指将腧穴处皮肤向两侧轻轻撑开,使之绷紧,两指间的距离要适当。

③持针:刺手拇、食、中指三指指腹持针。

④刺入:刺手持针,于押手两指间的腧穴处迅速刺入。本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要点二

针刺的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一般分直刺、斜刺、平刺3种。

1

直刺

直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大部分的腧穴。

2

斜刺

斜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

平刺

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要点三

行针手法

1

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主要有提插法、捻转法两种,两种手法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1)

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毫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是毫针行针的基本手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刺入毫针:将毫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

③实施提插操作:插是将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提是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

注意事项:

①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情况灵活掌握。

②提插法多用于肌肉较丰厚部位的腧穴,肌肉浅薄部位的腧穴一般不用提插法。某些特殊部位的腧穴,如睛明、承泣等也不适合用提插法。

③上提时不要提出皮肤,下插时不要刺伤脏器和筋骨。

④提插过程中要保持针身垂直。

(2)

捻转法

捻转法是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的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是毫针行针的基本手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刺入毫针:将毫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

③实施捻转操作:针身向前向后持续均匀来回捻转。

注意事项:

①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

②捻转法适用于人体绝大多数部位的腧穴。

③操作应轻快自然,有连续交替性,不要在向前向后之间有停顿。

④捻转角度不可过大,或呈单向捻转。

2

辅助手法

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6种。

(1)

循法

循法是指在针刺前或针刺后留针过程中,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循按的方法。

操作要点:

①确定腧穴所在的经脉及其循行路线。

②循按或拍叩,用拇指指腹,或第二、三、四指并拢后用三指的指腹,沿腧穴所属经脉的循行路线或穴位的上下左右进行循按或拍叩。

③反复操作数次,以穴周肌肉得以放松或出现针感或循经感传为度。

注意事项:

①医者宜用指腹而非指尖进行循按或拍叩。

②循按时用力要轻柔、适度。

③循法具有催气、行气、解除滞针、减轻患者精神紧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催气:进针前循按可宜散气血,使经络之气通畅;进针后循按可使气不至者速至。

行气:促使已至之气沿经脉循行路线扩散传导。

解除滞针:在滞针的腧穴周围循按,使经气调畅,肌肉松弛,滞针得以解除。

减轻患者紧张:进针前进行循按,可消除病人恐惧、紧张情绪,使肌肉松弛,从而进针时能减轻疼痛。

(2)

弹法

弹法是指在留针过程中,医者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后刺入一定深度。

②以拇指与食指相交呈环状,食指指甲缘轻抵拇指指腹。

③弹叩针柄:将食指指甲面对准针柄或针尾,轻轻弹叩,使针体微微震颤。也可以拇指与其他手指配合进行操作。

④弹叩数次。

注意事项:

①针刺深度要合适。针刺过浅则容易被弹叩出针。

②弹叩时要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力度适中,轻轻弹叩,以针身微微颤动为度,不可过猛,以免引起弯针、滞针甚至将针弹出。

③弹叩次数不宜过多,一般7-10次即可。

(3)

刮法

刮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或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后刺入一定深度。

②用拇指指腹或食指指腹轻轻抵住针尾。

③用食指指甲或拇指指甲或中指指甲频频刮动针柄。可由针根部自下而上刮,也可由针尾部自上而下刮,使针身产生轻度震颤。

④反复刮动数次。

注意事项:

①刮动时要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力度适中。

②刮动频率要匀速。

③术者指甲要修理平整、光滑,不宜过长或过短。

(4)

摇法

摇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摇法分为两种,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二是卧倒针身而摇。

1)直立针身而摇

操作要点:

①采用直刺进针。

②刺入一定深度。

③手持针柄,如摇辘轳状呈划圈样摇动,或如摇橹状进行前后或左右的摇动。

④反复摇动数次。

2)卧倒针身而摇

操作要点:

①采用斜刺或平刺进针。

②刺入一定深度。

③手持针柄,如摇橹状进行左右摇动。

④反复摇动数次。

注意事项:

①进针角度要与直立针身或卧倒针身而摇相结合。

②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切忌摇动用力过猛、摇动幅度过大,以免引起疼痛或造成弯针。

(5)

飞法

飞法是指针刺后不得气者,用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轻微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

操作要点:

①刺入一定深度。②轻微捻搓针柄数次,然后快速张开两指,一捻放,如飞鸟展翅之状。

③反复操作数次。

注意事项:

①本法宜在肌肉丰厚处的腧穴施术。

②捻放时要手指灵活,力度要均匀一致,忌用力过猛,否则易致滞针。

(6)

震颤法

震颤法是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刺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后刺入一定深度。

②刺手拇、食二指或拇、食、中指夹持针柄。

③实施提插捻转: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如手颤之状,使针身微微颤动。

注意事项:

①操作时贵在用力轻柔。

②不宜大幅度地颤动和震摇,以免引起疼痛和滞针。

要点四

得气的表现

当出现经气感应时,医患双方会同时有不同的感觉。

医者: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感。

患者:

①针刺处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感,这是最常见的感觉。

②向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感觉。

③出现循经性肌肤震颤、不自主地肢体活动。

④出现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等现象。

⑤出现热感、凉感、痒感、触电感、气流感、水波感、跳跃感、蚁行感、抽搐及痛感。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

要点五

针刺补泻

目前临床常用的单式补泻手法包括:

1

捻转补泻

根据捻转力度的强弱、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并结合捻转用力的方向,区分捻转补泻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行针得气。

②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

③反复捻转。

④操作时间短。

(2)

泻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行针得气。

②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

③反复捻转。

④操作时间长。

注意事项:

①捻转补泻要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

②在多数腧穴均可应用。

③捻转补泻应与针刺基本手法中的捻转法相区别。

2

提插补泻

根据提插力度的强弱、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区分提插补泻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行针得气。

②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③反复提插。

④操作时间短。

(2)

泻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行针得气。

②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③反复操作。

④操作时间长。

注意事项:

①提插补泻要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

②宜在四肢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处应用。

③提插补泻应与针刺基本手法中的提插法相区别。

3

疾徐补泻

疾徐补泻是根据进针、出针、行针的快慢区分补泻的针刺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时徐徐刺入。

②留针期间少捻转。

③疾速出针。

(2)

泻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时疾速刺入。

②留针期间多捻转。

③徐徐出针。

注意事项:

①应明确区分进针、退针的徐疾速度。

②注意与提插补泻操作的区别。

4

迎随补泻

迎随补泻是根据针刺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是否一致区分补泻的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2)

泻法

操作要点: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注意事项:

①必须掌握欲刺腧穴所在经脉的循行方向。

②进针时应采用平刺或斜刺,以符合随经、迎经而刺的需要。

5

呼吸补泻

呼吸补泻是将针刺手法与患者呼吸相结合区分补泻的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2)

泻法

操作要点: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注意事项:应令患者做深而徐缓的呼吸调息。术者宜同时进行呼吸调息,与患者呼吸调息保持一致。若观察患者呼吸不明显,术者可用语言指令患者进行呼气和吸气,然后再随患者呼吸进行操作。

6

开阖补泻

开阖补泻指以出针时是否按压针孔以区分补泻的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

(2)

泻法

操作要点: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闭。

注意事项:

①开阖补泻临床较少单独应用,多与其他补泻配合使用。

②补法与泻法的方法相对,要严格区别,正确使用。

7

平补平泻

平补平泻是指进针得气后施以均匀的提插、捻转的手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行针得气。

②施予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即每次提插的幅度、捻转的角度要基本一致,频率适中,节律和缓,针感强弱适当。

注意事项:

①操作手法要均匀和缓。

②针感不宜过于强烈。刺激量介于强弱之间,感觉较为舒适。

要点六

留针与出针

1

留针的时间

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腧穴的位置而定。

(1)

病情

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30分钟;特殊病证可延长留针时间,如急性腹痛、痛经、角弓反张、顽固性疼痛、寒性病证、持续哮喘、痉挛性病证等。

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针过程中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危重病证不宜久留针。

(2)

年龄、体质

老人、小儿、体弱者不宜久留针,年轻、体壮者可以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3)

腧穴位置

后头部、眼区、喉部、胸背部的穴位不宜久留针。

2

留针的方法

临床可分为静留针法、动留针法两种。静留针法是指针刺入腧穴内,自然安静地留置一段时间,期间不施行任何针刺手法。动留针法是指针刺入腧穴内,得气后仍留置一段时间,期间间歇行针,施以各种手法。

也可根据病情等,采取短时间动留针法,留针20-30分钟,期间行针1-3次;长时间动留针法,可留针数个小时,期间每10-30分钟行针1次,尤其是症状发生时及时行针,加强刺激量。

3

出针

押手持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刺部位,刺手拇、食指持针柄,将针退出皮肤后,立即用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出针后按卫生管理规范处理针具、污物,保证环境卫生和安全。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