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戴志强”

  对戴自强先生有一些印象,然又因对戴先生了解并不很深,故一直未能将这印象成文。今日因检索资料,无意间又勾起了这个早就想写几句关于戴自强先生的念头,于是乎就动手吧,以其为这篇印象随想之文开题。
    戴志强,中国泉界公认之大家,其父乃大名鼎鼎的泉界前辈大家戴葆庭先生。其简历介绍曰:戴志强,男,浙江绍兴人。别名戴续,阿祥。研究员。1944年出生于上海,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81年任河南安阳博物馆副馆长,1983年任河南安阳市文化局副局长,1984年调京,任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副处长、处长,1991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司副司长,1994年任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2004年受聘为中国人民银行参事。至今已退休。
    有关戴志强先生的履历,以及他的许多著述,凡在泉界行走有时之人,其名可说如雷贯耳,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此自然不需我再赘述提及。这里,仅通过两件事情,对其印象一番,以窥其泉德泉识泉心之一斑。
    北方泉友,包括认可近年辽金钱下山出林并有所藏的泉友都大概清楚,戴志强先生作为国内泉界当今最具知名度和学识的大家,面对近年北方新出大量过去未见未闻的辽金钱币,经历了由前些年刚开始的怀疑转变到慎重对待,不轻易或者动辄主观武断否定,并逐步承认某些新出辽金钱币的过程。
    有关这一点,不仅从他最近两三年在诸多场合所发表的言论表现出来,也通过他对李卫先生前两年出版的新著《辽金钱币》一书的公开肯定态度,鲜明而具体地表现出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说白了,就是一种泉心,一种胸襟开阔的大度之心。即不因自己未藏,而刻意否定他人之藏的开阔心胸,大度胸怀。同时,这也是一种对自己泉识的自信,并因自信而产生的勇气。识者,见识、知识也,这表明戴志强先生的历史观是唯物而非唯心的,是对历史,而不论民族的真正尊重乃至敬畏。而这正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学者,古钱币学家具备丰富知识,具有真知烁见的体现。当然,这也是一个学者应该具有的学术道德之使然。换言之,一个有学德之人,其见识、言论、研究等必然不会参杂个人私利,更不会以小肚鸡肠揣度天下,其必然是以“天下为公——学术为本”的。
    在当今中国整个文博界,功利主义盛行,私欲横流,责任流失、良心扭曲的大环境之中,戴志强先生作为泉界学术大家而非藏家,更是作为体制内专家,抛弃那种只认官考馆藏出土物,不认民藏出土物的体制恶霸做派,能以大量遗存实物本身为重,主动对辽金钱币报之以温和、慎重、实事求是并逐步认可的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尽管戴先生这个过程仍然是逐步展开的,然而,其认识转变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并且已经赢得泉界尤其是辽金钱币藏家们更加广泛的认可和敬重。
    而另一件事。则是近日因检索资料,偶见百度空间刊有一文,其中,在述及秦汉半两钱时,见有这样一段话:“旧谱所刊4厘米以上特大半两钱数种,经古泉家戴葆庭先生辨为后人伪作。建国来数十百次出土、包括始皇陵之考古发掘,均未见径4厘米以上大钱。戴氏所见甚确。”读之,不免哑然失笑。就手头这点资料,目前我尚未查到戴葆庭先生有过如此论述。而“旧谱所载皆伪”,这也是对谱载钱少有的断然否定,而非仅是断代或者版式识别等的“失误或者误差”,可谓非常罕见的决断矣!如果戴葆庭先生真有此段论述,把直径4厘米以上大型半两钱统统打入冷宫,那么,愚以为戴葆庭先生之见,乃为武断,值得商榷矣。
    然而,巧的是,手头有戴志强先生的论文《古代中国的钱币》,翻阅间赫然见戴志强先生写道:“存世有一种特大型的半两钱,重210.7克,直径70毫米,厚10毫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就其制作看,俨然是西汉四铢半两钱的放大,这样厚重的大钱,当然不会和普通四铢半两钱一起参与流通,其制作规矩,钱体硕大,应该是铸钱当局为避邪镇库而特地铸造的。若此说不误,那么它便是我国最早的镇库钱。”
    读到这里,有一种强烈的感慨不免冒将出来,这一论述,表明戴志强先生承认秦汉半两确有超过4毫米以上的大钱(另外,我还见过别人找戴自强先生求鉴4毫米以上大型半两银钱得到肯定的报道)。咋一看,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以戴自强先生在对待当今辽金钱币上的客观唯实态度来看,其学术观和方法论决定了他能够有此认识判断。
    然而,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要知道,戴葆庭先生不仅是上世纪泉界著名大家,更是戴志强的亲生父亲。对戴自强先生而言,这无异于是两座大山,即学术大山与亲情大山。就一般人而言,很难逾越这两座大山或者很难两座大山一起逾越,而去否定长辈兼泰斗的意见,哪怕是事实客观存在。
    君不见,当今泉界某些人即使没有这两座大山压顶,其也端起比天还大的架子,面对诸多实物和事实,不去认识,拒不承认,甚至恣意否定。显然,在这件事情上,戴志强先生逾越了这两座大山,否定了父亲兼泰斗的意见,显然,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通过戴自强先生敢于否定学术大家和自己父亲的旧识判断,我便清楚的透视到了戴自强先生骨子里的一种优秀品质,一种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证为准绳的科学精神,一种今天在中国大地上已经非常难得的,当然也是本应该有的学术良心和高尚的学术道德。从这一点上,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戴自强先生开放而大度的宽广心怀。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泉家,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真正值得敬重的人。一句话,这才受得住中国当代泉界大家这个称号矣!
    愚与戴自强先生有面识之缘,在此不仅是因上述两个事例而刻意夸大吹捧。而是通过在一起开会或座谈,多次聆听过戴先生的讲话和见解,每一次都有新得,能够从他的讲话或者意见中,进一步看到这个老头儿亲和大度,以及发展眼光看待泉事泉史等的很多表现,故乃为有感而发之。当然,戴自强先生是人而非神,其很多优良品质和丰富的学识,并不能表明其就是一个神人完人,其某些泉识见解也不可避免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甚至有误,然,这些都是瑕不掩瑜的。人嘛,当看其品质和学识之主流,而戴志强先生的主流正是我所认可并推崇的,这便够了。这里篇幅关系,也就不一一道来了。
    一言以蔽之,如果中国泉界多一些戴自强先生这样的专家或大家,那么,还原中华泉史真面目的研究步伐便会快一些,祖先大量创造被无情或者无端打入冷宫的现象便会少一些,泉界实物实证的科学观和历史观便会多一些。进而藏家与专家的尖锐对立就会弱许多,以藏品本身为重,而不以藏品之外的私欲为重的事情便会少许多。如此,中国之泉研泉事乃至泉品发现认定,才会真正的有大进步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