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白鹤滩水电站全线封顶!它与平安有什么缘分?

近日,有个消息引起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注意:
“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全线浇筑到顶,首批机组将在7月前投产发电。”
世上水电站千千万,而横跨川滇之交、金沙江上的白鹤滩水电站,为什么会备受国内外关注?
它被称作“基建狂魔”的又一力作,仅仅是因为地理位置吗?
体积超过3个埃及胡夫金字塔,作为“大国重器”的白鹤滩水电站,还强在哪里?
今天,我们来好好地说一说。

这个“大国重器”,到底有多牛?

白鹤滩水电站,2010年开始筹建,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境内,是金沙江下游四个水电梯级——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的第二个梯级。
其总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工程,建成后“主业”是发电,“副业”是拦沙、防洪、航运、灌溉等,护着金沙江下游两岸风景。
除了规模跟三峡工程比肩,这只“白鹤”同时也在挑战着抗震安全性等六大世界技术难题。但“基建狂魔”这个称呼不是白喊的,难题不仅一一克服,更创下了6项位列世界第一的技术指标:
  • 水轮发电机单机容量为100万千瓦世界第一;

  • 地下洞室群规模世界第一;

  • 圆筒式尾水调压室规模世界第一;

  • 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世界第一;

  • 无压泄洪洞群规模世界第一;

  • 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

更重要的是,作为“西电东送”的重大工程,白鹤滩水电站是长江“清洁能源走廊”的重要一环,待全部投产发电后,仅一天发电量就可满足5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说它是“大国重器”毫不为过。
它的“牛”,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大得多。

“白鹤”起飞,平安助力

如此庞大的一项工程,说它投入不大、推进不难,那肯定是假的。
数据显示,白鹤滩水电站总投资近1800亿元,库区需迁移人口近10万人。大到整项工程的顺利开展,小至片区每一户的安置及发展,除了国家政府的支持,也少不了金融手段的助力。
一直以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让平安2018年开始,与“白鹤”千里一线牵。
2018年,是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全面转入主体工程施工的第一个高峰年,工程建设急需资金,库区群众的技能培训与专业学习正当开展。12月3日,平安集团旗下平安银行投资15亿元短期融资券,助力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这一笔也是全国首单央企扶贫债。
2019年,移民搬迁安置协议签订全面启动,库区群众安置发展工作成为一道难解的题。10月12日,平安银行发放10亿元贷款,积极助力库区移民工作,让周边群众不用愁着“离开家,怎么发展”这个问题。
2020年,白鹤滩水电站工程伴着脱贫攻坚的脚步同行,平安银行再次联席主承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30亿元扶贫超短期融资券,并投资其中12.3亿元,继续支持其发展。
今年3月25日,跨越春与冬的“白鹤”发起冲刺,平安银行发行首笔碳中和债券15亿元,助力白鹤滩水电站“七一”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目标的实现,也为国家“碳中和”目标添砖加瓦。
从2018年至2021年,平安连续4年提供数十亿资金,用于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库区民众迁移、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等,让“白鹤”安心自在地,向着绿色的梦想飞去。

看!还有更远的目标

看到这里,不妨再了解一项数据:
据估计,白鹤滩水电站年均发电量可达624.43亿千瓦时,水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160万吨。
这意味着,白鹤滩水电站每“长高”一点,就有一棵树正在未来生根发芽。它不仅能给金沙江下游无数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更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以ESG助力国家“碳中和”,是平安的长期战略和未来愿景。在白鹤滩洒下的绿色种子,只是平安ESG行动之一。
今年以来,平安进一步升级绿色金融行动,给自己定下了绿色投资规模每年增速不低于20%、绿色保险保费每年增速不低于50%、绿色信贷余额每年增速不低于20%等一系列绿色发展目标。(点击此处,回顾平安的绿色“KPI”)
目前,平安集团设立了绿色金融委员会,统筹相关战略、规划、制度等制定和审议,并从上至下设立绿色金融办公室。各子公司,也有更多响应“碳中和”的行动:
平安产险在广东省内率先推出“碳排放保险产品”;平安基金已成功发行平安低碳经济混合基金等多只“碳中和”主题基金;平安租赁与中国三大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运营商之一的星星充电进行战略合作;平安普惠首个“碳中和”概念小微信贷产品“车e贷”全面升级落地……
愿借一白鹤,碧云共翱翔。
在漫漫长江上,白鹤滩水电站正接受着全世界的期待。大家都盼着流经这里的水,终成为绵延千里的生机。而平安,也愿做更多“白鹤”脚下的石子,帮助它们站在更高的地方,衔着绿枝飞向绿水青山。

延伸:何谓碳中和?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低碳环保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当碳排放量达到顶峰不再增加,就是“碳达峰”。

*信息及数据参考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