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投稿为什么落选,最大的原因就是书法的一个核心问题

中国书法书体从古文字篆书(大篆、小篆)演变为新体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笔画由原来的线条形式逐渐为多个点画,点、横、竖、撇、捺、勾等,书写汉字是构成书法艺术的基本因素,笔画线条因人而异、因人而变化。汉字笔画的

有开始、行笔和结束过程,特别是开始和结東——起笔和收笔,规范着书体的基本特征。

而过程,把这一特征或强化、或减弱、或简约概括、或丰富复杂,具体体现在:粗细、长短、曲直、转折、轮廓等细微的变化。线条起笔、运笔、收笔在不同书体之间的变化,导致了书体的不同性征。

起笔、收笔、转折的变化

根据五种书体点画和用笔不同变易的特点,可以把线条起笔、收笔、转折的问题。

方笔、圆笔。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五》说: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在方圆。”

篆书线条的起笔收笔和转折处一般均取“圆势”,平动的用笔,线条圆润通达,线的走势婉转圆曲,可与“圆”类比。隶书“藏头护尾”,“绞转”用笔,起收处方圆结合,间或取顿势方笔,如同一个“多边形”。楷书多取“方势”,点画的起收和转折也以方为主,可以“正方形”类比。草书变化较多,章草不乏藏锋圆笔,行草和草书方笔出锋为多,间或藏锋圆笔,但行草书写起来快捷以及上下前后的衔接,造成线条多露锋、出锋,我们用“角、锋”来表示。当然,在具体的书写中,并非绝对地界限分明。康有为说:

“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或笔方而章法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广艺舟双楫·卷五》)。

我们也要看到,不同书体点画的变化不是绝对的。姜夔《续书谱》说:

“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然而方圆曲直,不可显露,直须涵泳,一出于自然”

又说:“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

我们这里取其整体形态特征,作为研究,这种抽象概括的方法是允许的。抽象概括,是硏究事物本质规律或形态特征的基本方法。书体演变也非以篆、隶、真、草、行为时序,而是存在交合现象。

以“一、二、三”为例,不太书体写法的变化。

如上图从左至右,随着用笔不同,点画形态随之变易,整体上呈现出“张力”愈来愈小也即变易愈来愈少的趋势。

不难发现,随着点画自身变易的减少,点画之间的变易随之增加,点画变易的减少又导致结体变易增加。点画“减少了的变易”似乎并“没有真正减少”,而是从“一维”的“线”转移到“二维”的“体”,又从维”转移到增加了一个“时间维度”后的“三维”—整体章法的变化上去了。由此可见,书体的变化导致点画的变化,点画的变化同样使书体发生变化,二者相辅相成。

在书法演变史上,草书由汉简化出,早于真书,草书仍然保留有隶、篆的圆势线条。隶书的波折愈来愈抻直之后,完成了真 书的体变。真书简写、快写就是行书。行书反过来又从隶、篆中汲取滋养,加强了圆势线条,形成了生气灵动、神采奕奕的审美风格。不管哪种书体,一般线条都有长短、粗细、曲直的基本变化,以及厚薄、光涩、枯润、轻重、徐疾、刚柔、凝重、浮华、轻灵、沉健等质感的变化,还有墨色苍润、燥湿等干、湿、浓、淡的变化。因为在书写一笔线条时,并非一笔带过,而是一种亦进亦退、似进似退、涩涩运作、不断变化的用笔动作,所谓“疾涩”(蔡琰述其父蔡邕书法说:“书有二法:一日“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冯武《书法正传》)。“疾”乃快,“涩”乃慢,言笔不能从纸上滑过,而是笔笔用意,使其摩擦,点画则有力。张旭有“担夫争道”、苏东坡有“逆水撑船”之说,还有“一波三折”、“积点成线”,皆言逆笔“涩进也)。

王羲之《兰亭序》例字

这个过程中还要贯穿提按使转的变化,这样写出的线条富有变化、松动、富有弹性,不光不滑、不板不结,种种不同的用笔变化写出方圆、曲直、粗细、厚薄、刚柔、光涩、轻重、徐疾等线条变化。孙过庭《书谱》云: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诸如,一般圆笔藏锋写出的线条厚重,方笔写得刚,侧锋写得薄,疾速用笔则滑,徐迟用笔则涩,按笔则凝重,提笔则轻灵,用力则线条强而耐看,无力则线条弱而无味,等等。当注意运笔的先后变化以及照应笔与笔之间的关系时,对立统一的矛盾变化关系就产生了,所谓“太极笔法”(书法中的8字笔法,属于太极笔法一种)。故,书法的书写并非放笔一过,它在书写过程中的每个动作里都贯穿着作者细微的用笔变化及其用意,所以有笔法、笔意的存在。否则,书法不过是写字,画画也不过是造像,难以产生笔墨运笔之美。

王羲之《兰亭序》中三个“一”字

所谓线条质感的变化,是线条诉诸于视觉之后的感受,已经是审美范畴的概念,它最终仍然呈现于线条的基本变化之中,有长短、粗细、曲直,以及线条轮廓的变化等等。

线条一般不宜过粗或过细,过粗容易写成“墨猪”,过细容易枯乏单薄。线条愈粗,愈要加强变化,特别是大字磅书,不然就单调乏味,只是黑黑的墨棒(如“馆阁体”放大为磅书容易单调乏味,还如当代一位著名的书法家的字就不适合题匾)。

“粗细”显示线条变化的空间幅度,“长短”记录线条连续的时间变化,“曲直”体现线条的整体“态势”“力度”和“张力的方向”。因此,作为书法艺术,书写上要想极尽变化之能事,务必做到提按、顿挫、使转并用,一个字中的笔画线条有粗细、长短、曲直等各种姿态变化,若整片而言,那就是满纸点画,既有力的律动,又有势的灵动,那才是一件好作品。

王羲之《兰亭序》“於”“惓”字,粗细、方圆,方向变化。

这里不仅想起了书法国展评选问题,为什么有人入选,获奖,有人每次展览都投稿,总不能入选,还怨天尤人,其实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通过以上关于书法变化的分析,我们应该明白还是从书法本体找差距,毕竟展览是技法第一。

(0)

相关推荐

  • 书法中如何注重线条的质量

            在书法艺术性中,线条是时间条件下对空间的分割艺术,也是书法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在书法学习中如何提高书法线条的质感呢?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谈到笔画的写法时曾经说到:"用笔之法 ...

  • 书法线条从哪里开始学起?要注意哪些问题?学习方法有哪些?

    古人把书法中的线条叫点画,线条是当代人的叫法.对于书法来说,评判它的标准除了字形.出处.形式感.墨法等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字的点画质量,也就是书法的线条质量.为什么要说线条是书法的魂?这是 ...

  • 谭正兴随笔:客户不成交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核心心法告诉你

    在上篇文章分享了解决人的问题的三角框架:思想-行动-结果 三角框架是适合于解决关于人的所有问题的,不管你是个人想要提升自己,还是公司管理团队,个人创业,只要是关于人的问题都是离不开这个框架的 不管是个 ...

  • 分享:很实用的国展投稿小经验

    基本功入手 三个结合:临贴与创作结合.大字小字结合.楷书与行书结合. 三看:1.平时多看名帖.2.看书法展.3.看名家挥毫.从好作品中汲取养分. 三大创作原则 ★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 ...

  • 论文投稿被拒的五大主要原因

    投稿时,被拒稿很正常,被拒稿有分很多种原因--领域相关程度,期刊的收稿量,期刊的读者阅读取向都有可能成为问题之一. 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只能被动等待,你可以做些改变来提高投稿成功概率.在本篇文章里,我们 ...

  • 合肥找到了落选新一线城市的原因

    合肥在过去的2020年中成绩斐然,GDP已经突破了1万亿,成功进入了万元俱乐部,房价也有均价1.2万上升到1.9万,涨幅全国第一.人口增加迅速,市区常住人口达到了936万人,破千万就在眼前,应该在不远 ...

  • 承接拓边款业务!国展投稿不会拓边款?交给金石印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 为了铭记这个特别的时刻, 全国各地的篆刻展纷纷发出征稿邀请, 而对于篆刻展来说 印屏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 ...

  • 汪永江:关于打造国展投稿作品的30条兵法

    获奖作品在一开始就在构思上与入展作品不一样,作品需要的是章法,笔法相对较好.笔法是处理局部的,章法是处理全局的.两者结合,才是成功. 二 设计就是意在笔先,设计是区别业余和专业的重要依据,作品要表现明 ...

  • 朱以撒:一些书法家在国展中拼凑、抄袭的原因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没有那么痛快."在俗常人看来,既然早晚都会出名,那么还是赶早不赶晚,早出名早快乐,声名带来不少利益,使出名者早早享用.如果一个人到耄耋 ...

  • 国展投稿、创作书法,这个帖子有用!

    崔寒柏老师试用粉彩笺 试纸作品局部放大图 无论行书.行楷.大楷, 均能写出不俗质感.

  • 林莉落选东京奥运会原因揭晓!球迷揭开扎心内幕:郎平早就看穿了

    林莉落选东京奥运会原因揭晓!球迷揭开扎心内幕:郎平早就看穿了.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林莉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比赛,从里约奥运会后林莉就没有多少像样的发挥,技术下滑的厉害,之所以还能进国家集训队,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