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肾气失调则为呵欠、喷嚏——你是哪里失调?

文小叔说历史  让历史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原文: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为五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译文:

五味入胃,各为其所喜的脏腑吸收:酸味入肝,辛味入肺,苦味入心,咸味入肾,甘味入脾。这是饮食五味之所入。

五脏之气失调后所发生的病变: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为呵欠、喷嚏;胃气失调则为气逆为哕,或有恐惧感;大肠、小肠病则不能泌别清浊,传送糟粕,而为泄泻;下焦不能通调水道,则水液泛溢与皮肤而为水肿;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不能约制,则为遗尿;胆气失调则易发怒。这是五脏之气失调而发生的病变。

五脏之精气相并所发生的疾病:精气并于心则喜,精气并于肺则悲,精气并于肝则忧,精气并于脾则畏,精气并于肾则恐。这就是所说的五并,都是由于五脏乘虚相并所致。

五脏化生的液体:心之液化为汗,肺之液化为涕,肝之液化为泪,脾之液化为涎,肾之液化为唾。这是五脏化生的五液。

本篇原文出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诵读版的《黄帝内经》,以吟诵的方式给大家分享,吟诵不同于朗诵,也不是唱歌,它是古代人的一种读书方式。吟诵可以锻炼气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