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靠抄走红,怎么一个被骂,一个被捧?
17个热搜。
34.9亿阅读量。
《萌探探探案》一开播,就屠了热搜榜,炸了讨论圈。
图源:新浪综艺
明面上,数据好看。
实际上,口碑两极。
一边,路人怒骂导演,一边,粉丝狂吹笑点。
五星好评的彩虹屁里基本能鉴出各家粉籍。
不说,也懒得说什么,粉圈常态罢了。
只是好奇。
为何条条恶评里,无论吐槽剪辑混乱,还是指责剧本拉垮,总会捎带着导演吴彤的名字?
为何只要有吴彤制作的综艺,总会口碑两极?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不同的做法
网上搜索吴彤。
后面必然跟着俩字——抄袭。
一一翻看过往作品。
发现确实有抄,还抄得不少。
《青春环游记》基本卡帧抄袭《新西游记》。
《新西游记》猜歌名吃饭。
赢的人一直吃东西,吃到下一个人回答对问题。
《青环》照搬。
《新西游记》“寂静的呐喊”。
戴着播音乐的耳机,猜对方说的词。
《青环》照搬。
老罗(《新西游记》导演)从《两天一夜》就玩儿的“福不福”游戏。
靠运气进行选择,意为“是福还是祸”
《青环》不仅照搬,连游戏名也没改。
这次的《萌探探探案》依旧如此。
明星剧本杀破案,感觉在《明星大侦探》见过。
上:《萌》下:《明》
玲珑阵闯关,感觉在《德云逗笑社》见过。
上:《萌》下:《德》
“5分钟之内找出这个房间不合理的地方”,《新西游记》里也似曾相识。
上:《萌》下:《新》
混各家综艺之所长。
好一个综艺裁缝啊。
其实,国综抄袭这个事儿,说累了,网友们也早麻了。
但为何偏偏吴彤的抄袭能引起如此大的反感?
因为,他抄出了境界。
抄人设。
吴彤有个外号——“罗英锡中国分锡”。
罗英锡,《两天一夜》、《三时三餐》、《新西游记》导演,最爱和节目嘉宾打赌。
因为赌,《新西游记》差点儿赔上了一辆保时捷+一辆兰博基尼。
因为赌,失控的“月球之约”让罗PD不得不公开道歉。
同样的招数,在《青环2》再次呈现。
吴彤突然提议和嘉宾打赌颠球,输了满足嘉宾愿望。
不出意外,吴彤输了。
之后网上爆出一条热搜:#吴彤因未请到刘德华向贾玲道歉#
不止于此。
平常罗PD习惯盘腿坐地,方便和编剧团队把握节目流程。
吴彤也有这个习惯。
开始以为是巧合。
直到《萌探》先导片,吴彤非常刻意地盘腿坐地。
即便,旁边就是沙发。
即便,所有人都站着。
照搬的迷惑人设让吴彤收获了不少关注。
随便一个微博评论下,粉圈花式夸赞盖了满楼。
时不时再登顶热一。
这流量水平,连明星都羡慕。
当过度的曝光让网红身份逐渐侵占导演位置时,你甚至会疑惑吴彤的存在和作用。
不禁会想,如果没有贾玲沈腾,《王牌对王牌》还会好看吗?
如果没有孙红雷黄子韬,《萌探探探案》还会好看吗?
那如果没有吴彤呢?
>>>>不同的人
抄袭黑料+网红体质。
同样的标签也曾贴在导演严敏身上。
《极限挑战》抄袭锤砸得结实。
即便死忠粉千万个不愿,可不承认不代表不存在。
图源:水印
论人设。
严敏也玩儿的溜。
戏里戏外,总能见到严敏和六兄弟打成一片。
这样的严敏,按理来说会落入同吴彤一样的境遇。
但为何知乎提问“中国的综艺导演你最喜欢哪一个”,满页全刷严敏?
严敏靠什么逆转了口碑?
曾记得严敏采访中的一个细节。
他回忆第一季《极限挑战》,嘉宾们街头卖夜宵。
效果很好,但严敏很自责。
甚至四季下来,他仍记得这件事:
“因为那一次我们脱离了主题的本质,我没有让他们体会到真实,他们还是明星,而不是卖烧烤的人。他们是用自己的身份优势消解掉了完成任务的动力。”
当大多数人选择给综艺加矛盾点,加流量名气,加话题度时。
严敏默默地做着减法。
他努力地剥离明星光环,尽量还原一个赤裸的真实人性。
他只要人,活生生的人。
只有鲜活的人才能释放出最难安排的精彩,甚至不一样的“神之时刻”。
就像,《戏剧新生活》第七集。
八位戏剧人轮流当社长,轮到刘晓邑当社长。
他“以公谋私”,利用公权管束其他七人。
七人见招拆招,有人奉承,有人不屑,有人沉默。
一番折腾后,几人又聚在一起排他们一直没缕清的大戏《李尔王》。
这时,他们请教史航《李尔王》的意义,史航说了一番话:
“李尔王汇聚了人类的一切的邪恶,《哈姆雷特》的野心,《奥赛罗》的嫉妒,《麦克白》的仇恨,这些东西都在《李尔王》里全了,他是人类恶德的集中体现。而《李尔王》又是我们最容易成为的人……误以为别人爱我们是因为我们伟大……我们身上最容易发生李尔王的悲剧。”
那一刻,所有人震住。
生活和戏剧竟达成了一种巧妙的互文。
素人选秀《说唱新世代》更是如此。
严敏认同B站提供的“万物皆可说唱”概念,并一再放大“万物”和“说唱”的标准。
所以,在《说唱新世代》里,
他们可以唱控诉校园暴力的《雨夜惊魂》,唱理解女性困境的《美杜莎庄园》……
讽刺高考顶替的《Real Life》播出后,影响发酵,引起全网转发。
歌曲作者Doggie发博感慨:
“我没想过能在一个节目里唱这样的歌,换句话来说,我敢唱,它竟然也敢播!它好像不避讳这样的歌。严导说,他找的是时代表达者,他需要敢于表达的人,新世代如此,hiphop亦如此。这只是两个真实发生的real life,我们身边还有无数这样的real life,我会继续写下去。”
即便,我们看到了无可奈何的“引号”,看到了不得不退让的“删减”。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说唱新世代》9.2收官,与《声入人心》第一季并列成为评分最高中国音乐综艺。
成长,感悟。
时代表达,社会思考。
挣脱抄袭模式后的严敏,对待综艺的看法变了。
>>>>不同的路
再看吴彤。
即便之前的黑历史再多,但面对续播六季不倒的《王牌对王牌》,发掘潜力演员的《演员的诞生》。
这样的成绩,没有人有足够的底气说吴彤一无是处。
不可否认,吴彤是聪明的。
甚至可以说,他是最聪明的综艺导演。
他的节目永远能请对人。
当下最有分量的演员,最有话题的热门CP,最有流量的选秀新星,都可以在他的节目中出现。
他知道什么样的情节能拴住观众的心。
于是,他制造怀旧场,用《武林外传》《还珠格格》《欢天喜地七仙女》《潜伏》让观众留下时代的眼泪。
吴彤太懂得如何不费力地让综艺火爆。
快速捕捉娱乐场起伏,准确把握观众们爽点。
靠这两点,吴彤成为崛起飞快的85后综艺导演。
相较之下,严敏竟显得有些笨拙。
很多时候,他的选择是有悖市场规律的。
为了保留作品的完整性,毫不顾忌时长。
作品时长占比2/3
选择已经几乎被榨干的说唱,选择小众到无人可知的戏剧。
这样的严敏,总显得有那么点不合时宜。
当然了,无论是吴彤的讨巧迎合,还是严敏的孤勇创作。
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谁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我们需要娱乐,也需要深刻。
这是两条路。
一个,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多人的娱乐需求。
一个,最高标准地提高更多人的表达欲望。
但问题是,当一条路挤满了人,并逐渐偏离轨道时,还有多少人记得另一条路?
>>>>不同的表达
不得不承认,综艺已不单单是个娱乐节目了。
它介于真实与虚构的环境里。
用不确定的规则和突发的意外,迫使明星、素人做出下意识的行为。
如果不是综艺,我们不会了解,明星们无法掩盖的优越感是多么讽刺。
也不会看到,边缘创作者无法阻挡的创作欲有多么动人。
但大部分人想用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表达综艺的魅力。
于是,他们用流量和矛盾继续编织混乱。
让综艺成为人设的锻造地,作精的修炼场。
最后,再让粉丝的一句“搞笑就完了呗”堵上所有质疑。
这六个字也成为了最有力的武器。
它可以对制作方无限宠溺。
也可以对所有异见者嘲讽蔑视。
最重要的是,这六字背后也表明了一个态度:对一个作品主动地失去期待。
结果就是,这般言论养出了一大批制作者的惰性。
按着套路来就好,反正观众也没什么要求。
一味地复刻,一时的抓马,会带来新鲜感。
但之后呢?
一个综艺它能留下什么?带来什么?改变什么?
《明星大侦探》第一季,《请回答1998》那一期。
撒贝宁是游戏凶手,他有足够的机会逃脱惩戒。
但他选择投票自爆。
后来,他解释道:
“有的时候凶手会带着金条走,游戏里,这是胜利了,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是痛苦的事情……其实救赎可以发生在游戏里。”
按照综艺节目来说,这是个不合规的行为。
但,另一个层面来讲,这是《明星大侦探》的高光时刻。
复杂的凶杀案中裹杂的是嫉妒、痴狂、贪婪等恶念。
我们在综艺中嬉闹,但也无法不警惕过度娱乐背后的危险。
综艺是一档娱乐节目。
但很多时候,它已远远不止是节目,它可以承载太多太多。
我无意否定娱乐,抬高意义。
也不是一定要为综艺赋予沉重的价值。
只是,我们的综艺“创新”已寥寥无几,难道还要再失去综艺的“意义”吗?
而失去了“创新”,再无视“意义”。
那剩下的“有趣”又有多少价值呢?
我想,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种“空洞有趣”的泛滥。
否则,他们不会对“吴彤们”有着汹涌的反感。
这反感是什么?
是对流量狂潮的厌倦,对创新无力的愤怒,对工业笑料的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