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节目】牛顿外传

距2029年5月19日北京工体(鸟巢)

个人演唱会还有

2837天


牛顿外传

知识就是力量,欢迎回到2049.

他,是我们节目最常提起的人之一;他,生于国家的中南部地区,并由继父抚养长大;他,是百科全书式的“全才”,数理化样样精通;他,出身名校,本是大学教授,后来却开启了政治生涯;他,学术功底深厚、政治手腕高明;他,权倾朝野、学识渊博、处事严谨、文辞犀利、怒斥对手、咄咄逼人;他,雷厉风行,对旧制度的改革大刀阔斧、别开生面;他,年轻时身经百战,到晚年依旧老当益壮;他,饱受争议,有人赞颂,说他赤胆忠心,有人批判,说他老奸巨猾,但没有人否定他无穷的人格魅力,没有人不承认他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他,是一个时代的回忆,也是一个时代的谜题;他,通过自我奋斗,影响了历史进程,却也不免受到了历史进程的局限;他,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我们对他的名言警句、主要功绩耳熟能详,却未必了解他多彩、丰富的人生。如果可以,我只希望上天可以再假他五百年光阴,让我得以与他谈笑风生。他,就是这样一个复杂、多面、立体的男人。今天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走进他另一面的人生。他,就是艾萨克-牛顿。欢迎收看大型娱乐节目回到2049第四季第15集《牛顿外传》。

牛顿

说起牛顿,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光学等领域的伟大贡献。在物理学上,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推动了科学革命,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中物理世界的科学基础,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支柱。在数学上,他发明了微积分,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大大拓展了数学的研究对象,至今仍在折磨着全世界的大学生与中学生。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提出了光的粒子说,同时也不完全否定波动说。除此之外,在热学上,牛顿还提出了冷却定律;在经济学上,他提出了金本位制度;而在哲学上,他则将第一推动力交还给了上帝。所有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当然了,以上都不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话题,另外,我们今天也不想大张旗鼓地、流水账式地讲述牛顿的生平,我们只挑选四件我们相对熟悉却也不甚了了的事情,来更为立体地了解牛顿传奇的一生。我再重申一下,本节目是货真价实的娱乐节目,如果你热衷于科学类节目,喜欢那些高大上的科学话题,并借此认为我又要水一期故事的话,那么请迅速关闭,免得让你大周五的心烦意乱。好了开始讲故事了。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

首先就是牛顿与莱布尼茨的撕逼大战。可以说,在科学史上,优先权之争是十分常见的,比如拉瓦锡与普利斯特里的氧元素的发现,达尔文与华莱士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还比如贝尔与穆奇的电话的发明,但恐怕所有这些加起来,都没有微积分之争精彩纷呈。

1664年,22岁的牛顿开始研究微积分,1665年,牛顿写了一篇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微积分的文章,1666年,他又写了一篇叫《流数简论》的文章,而这篇文章就被认为是数学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微积分的文献。当然了,此时还没有微积分这个词,在牛顿这里,它被叫做“流数法”。而为了完善流数法这一新的数学方法,牛顿又分别于1669年和1671年,完成了《运用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以及《流数法与无穷级数》两篇文章,现在这两篇重要文献被分别简称为《分析学》与《流数法》。而到了1672年,年仅30岁的牛顿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不过,文章虽然写了这么多,但这些数学论著,牛顿都没有发表,这哥们完全没给它当回事儿,因为这只不过是他研究物理学的一个辅助工具罢了。但是在1672年,牛顿给数学家约翰-柯林斯(John Collins)写了一封信,在信中,牛顿向柯林斯讲述了《分析学》一文的内容,以及流数法的用途。看完这封信之后,柯林斯感到万分excited,他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美妙的数学方法。于是在征得牛顿的同意后,柯林斯阅读了《分析学》原文,这下就更是控制不住寄己了,他决定要背着牛顿抄一个副本,拿回来慢慢研究、慢慢享受。但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个副本,在后来生出了无限风波。

我们再来看莱布尼茨这一边。莱布尼茨比牛顿小4岁,也可谓是一代风流人物,照理说,以莱布尼茨的能力,搞出个微积分也不在话下,但历史学家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1673年2月12日这天,莱布尼茨来到了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家做客,在这次会面中,他遇到了英国著名数学家约翰-佩尔(John Pell),双方的交谈让莱布尼茨认识到,自己在数学方面简直就是个菜鸡,于是在这次交谈之后,莱布尼茨开始了自我奋斗,这使得他在此后的十年中,数学造诣突飞猛进。这件事儿的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在1673年的这次会面之前,莱布尼茨的数学水平别说比不过牛顿了,就连佩尔都可以把他虐得体无完肤,而这个佩尔,我们压根就没听过。

莱布尼茨

佩尔

此后的事情就很明朗了,1673年4月19日,年仅27岁的莱布尼茨也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而在1675年10月,莱布尼茨设计出了积分符号,这就是现在很多人一看到就头疼的拉长的S。由于这个积分符号在全世界获得了通用,所以这也在微积分的争执案中,为莱布尼茨拉了不少票。1684年10月,莱布尼茨在德国的《教师学报》上,发表了数学史上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微积分文献《一种求极大与极小值和求切线的新方法》,后世简称为《新方法》。而这个《教师学报》是莱布尼茨于1682年创办的学术月刊,被认为是德国的第一份学术期刊。

积分符号

莱布尼茨手稿

可见,现在的时间线就已经十分清晰了。毫无疑问,虽然莱布尼茨首先公开发表了关于微积分的论文,这就相当于现在注册专利了,但牛顿早在莱布尼茨的《新方法》发表之前的20年,就已经开始了微积分的研究。而且现在人们也有足够的人证、物证表明,牛顿的《分析学》确实在1669年就已经写成了,1669年微积分就已经诞生了,这要比莱布尼茨整整早出了15年。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论文优先与专利注册优先的逻辑,但如果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待优先权的话,我们当然要以实际证据为准。可见,微积分之争很像是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优先权论战,达尔文把理论搞出来了,硬是搁手里憋了20年,直到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华莱士横空出世,达尔文才终于慌了。事实上,如今这种以发表时间为准的基本法,本质上是当今学术过度竞争之下的畸形规则,其实这也是迫于无奈,我和黄博士同时研究一个东西,你说除了专利,还有什么可以证明谁先谁后呢?毕竟人家专利局也不可能24小时跟踪你的一举一动。

好了,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微积分谁先发明出来的,已经没有疑问了:就是牛顿,但事情还没有结束。莱布尼茨与牛顿,一个在德国,一个在英国,中间隔着大海,那么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究竟是抄袭了牛顿,还是他自我奋斗独立搞出来的呢?要知道,这两种情况可是截然不同。如果是莱布尼茨独立搞出来的,那晚15年也不叫事儿,就算是晚50年,我们也得对莱布尼茨肃然起敬:阁下果然身经百战,是在下图样了。那么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到底是不是抄袭自牛顿呢?这件事儿值得掰扯一下。

如果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是抄的,那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直接从牛顿那里抄,第二种情况是从知道牛顿流数法的别人那里抄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有没有可能。事实上,在1684年《新方法》发表之前,莱布尼茨确实和牛顿有过交往,而且有几次还是牛顿主动的。比如在1676年的6月和11月,牛顿就曾两次致信莱布尼茨,而在后一封信中,牛顿也没忍住,他向莱布尼茨介绍了流数法。不过牛顿是何许人也,那是大大的狡猾,虽然他没给流数法当回事儿,但毕竟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岂能轻易落入他人之手,于是他跟莱布尼茨做了一个小游戏。在信中,牛顿编制了一套密码系统来讲述自己的流数法,莱布尼茨能不能看得懂,那就看你水平了。比如有这样一句话:在方程式中,由任意流量值均可求得它的流数,反之亦然。结果到了信中就变成这样的了:6accdoe13eff7i319n4o4qrr4s8t12ux...你说除了牛顿这谁能看懂,这封信在后世,也是费了密码学家和语言学家九牛二虎之力才破解出来,所以现在研究人员相信,莱布尼茨是破解不了牛顿的隐语的。这么看来,牛顿也确实不厚道,你不想告诉人家就不告诉,整这一套分明就是赤裸裸的调戏。

第一种情况被否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情况,那就是莱布尼茨有没有可能是从知道牛顿流数法的别人那里抄的,这还真有可能。因为在1676年的10月,莱布尼茨在伦敦逗留了一段时间,就在这期间,他拜访了柯林斯,而且还看到了柯林斯的《分析学》副本,甚至还做了笔记。看没看懂我们现在不知道,但你既然看了,恐怕就有理也说不清了。另外,我们刚才说到,在1673年的时候,莱布尼茨在数学上还是个菜鸡,而他读过了《分析学》之后8年才发表自己的《新方法》,可见,莱布尼茨抄袭牛顿的客观条件确实存在。当然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也只是“有可能”,这绝对不意味着莱布尼茨就一定抄袭了牛顿,也不意味着他主观上就有这样的动机,毕竟8年时间,说不定莱布尼茨早给牛顿的《分析学》忘了。所以说,你别看完了今天的节目之后,就出去喊:我知道了,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抄袭了牛顿的。我可没这么说啊,接到消息首先也要自己判断一番,不要总想搞一个大新闻,然后再把莱布尼茨批判一番,将来报道上出了偏差,你等于也有责任的,明不明白。

那么莱布尼茨发表《新方法》之后,牛顿这边是个什么反应呢?其实,也没啥反应,牛顿身上那么多光环,也不差这一个,再说了在当时,这个微积分也换不来什么钱,所以何必整的不共戴天。事实上,在《新方法》发表之后的15年间,牛顿和莱布尼茨虽然内心都十分不忿,但至少在表面上还是十分友好的,都显得自己很是大度,看,我们都是惺惺相惜,相看两不厌,唯有牛逼顿。比如在1687年,牛顿出版了震惊世界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在书中,牛顿就将莱布尼茨称为“卓越的几何学家”。牛顿写道:在通信中,我向他暗示自己找到了求极大极小值,以及求切线等问题的方法,这位著名的学者回复说,他也得出了类似的方法,并向我透露,我们的方法很相似,只是使用的语言和符号不同。至于这封信是什么时候写的,那就不知道了,但可以看出来,牛顿确实没有告诉过莱布尼茨具体的方法,但还是透露了点儿细节,而莱布尼茨也确实十分有可能独立地搞出了微积分。另外,在1693年双方相互致信时,哥俩还好一顿互相吹捧了一番,可谓是把表面工作做足、做透了。在1694年,莱布尼茨还写信向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表示:他乐意与牛顿分享发明微积分的荣誉。

不过,表面上的客客气气终究是虚假的,双方潜藏的矛盾的爆发,只等待一根导火索的引燃。终于在1699年,瑞士数学家尼古拉斯-法蒂奥(Nicolas Fatio)点燃了引信。法蒂奥在文章中指控,莱布尼茨抄袭了牛顿的微积分,抄袭的指控不仅排除了双方共享荣誉的可能性,而且迅速地激发出了牛顿与莱布尼茨人性中的恶。首先炸毛的,自然就是遭遇指控的莱布尼茨。1700年1月,莱布尼茨向皇家学会公开控诉法蒂奥,指控其污蔑。这次牛顿表现得倒是很平静,他没有支持法蒂奥,而是站在了莱布尼茨一边。

法蒂奥

其实,事情本来可以就此平息,但莱布尼茨还得理不饶人,但他着实低估了牛顿的强大,或者说低估了牛顿粉丝的坚挺。1703年11月,牛顿当选为皇家学会会长,1705年4月,牛顿被安妮女王授予爵士头衔。而就在牛顿声誉如日中天的时候,莱布尼茨竟然不识时务地发起了进攻。1705年,莱布尼茨在《教师学报》上匿名撰文,暗示牛顿抄袭了自己的微积分。虽然是匿名的,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也太明显了,一看就是莱布尼茨干的,就算不是莱布尼茨干的,你莱布尼茨可是《教师学报》的掌门人,所以不管是谁干的,都说出了你莱布尼茨的心声。匿名打小报告,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是让人十分厌烦的,比如有些人竟然把自己所在的群聊给举报了,也不知道这些人咋想的。况且,莱布尼茨对牛顿的指控未免过于颠倒黑白了,你莱布尼茨微积分发明得晚,不要紧,我们不说你抄袭,我们承认你是独立研究出来的,可以和牛爵爷分享这个荣誉,但你如此无中生有,未免有点厚颜无耻了,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于是,这激起了牛顿阵营的猛烈反击,1708年,苏格兰数学家约翰-基尔(John Keill),今天怎么这么多约翰,基尔在皇家学会期刊《哲学学报》上撰文,反过来指控莱布尼茨抄袭牛顿。1711年,莱布尼茨又向皇家学会控诉基尔,你也伤害到我了。同年5月,基尔向皇家学会提交了答复莱布尼茨的信件。

为了平息事端,1712年3月,皇家学会指定仲裁委员会审理莱布尼茨的指控。4月,仲裁委员会向皇家学会提交了审理报告,报告的结论是:我们认为,牛顿先生是微积分的第一创立人,并认为基尔先生只不过是陈述了上述观点,并不对莱布尼茨先生构成伤害。这下莱布尼茨是彻底炸了,老子也是不信邪的,于是在1713年,莱布尼茨再次发表匿名文章,指控牛顿抄袭了自己。现在很多人都希望从莱布尼茨的过激反应中,来分析莱布尼茨究竟是不是抄袭了牛顿,但这其实是做不到的,这种过激反应,有可能是遭受了极大的委屈,也有可能是谎言被揭穿后的恼羞成怒,所以据此,我们是下不了结论的。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牛顿这人很是持才傲物,甚至对女人都没有兴趣,他对对手之无情,手段之残酷,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在这场微积分之争中,莱布尼茨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鸟,遭到了手眼通天的牛顿无情的报复和打击。但事实上,其实是莱布尼茨一直在纠缠不休。而在这期间,牛顿还是相对温和的,比如在1713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第二版中,牛顿仍然保留了对莱布尼茨的友好论述。当然了,人的忍耐都是有极限的,到了1716年2月,牛顿致信莱布尼茨,他强调,皇家学会仲裁委员会的审理报告是公正的,而他不打算收回哪怕是其中的一个字。

1716年11月14日,莱布尼茨于德国的汉诺威,在孤独中地走完了自己最后的时光,由于其对牛顿及洛克等人的不公正批判,没有一个宫廷人员参加他的葬礼。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世前的几个月,莱布尼茨写完了一份关于中国人宗教思想的手稿——《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1726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第三版发行,这一次,牛顿没有再给莱布尼茨面子,他删去了前两版中所有关于莱布尼茨的论述。虽然关于微积分之争,莱布尼茨的攻势猛烈,但毫无疑问,他还是战败了。而至于莱布尼茨究竟是否抄袭了牛顿,现在已经成为了历史悬案,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相信莱布尼茨是独立搞出来的,没有原因,这就是男人的直觉。

莱布尼茨收藏的《易经》

现在我们回首400年前的这场世纪之争,其实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人家牛顿和莱布尼茨都是有身份的人,客客气气有啥不好,都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结果牛顿粉丝率先发难,你都出招了,人家莱布尼茨能不接招么?这就有点像现在的NBA,人家詹姆斯和库里私下关系好着呢,结果你去评论区看看,一片乌烟瘴气,勇士粉丝骂詹狗、骂猩猩、骂抱大腿,詹姆斯粉丝骂库狗,都骂出花了,什么踢蛋格林摇头库,垫脚渣渣投敌杜。人家一年好几千万美元年薪拿着,一分钱也没分给你,何必呢?

总之,虽然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之争,现在被炒得是沸沸扬扬,但在当时,牛顿完全是云淡风轻的态度,或者是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而事实上,曾经在心理和情绪上给牛顿真正造成伤害,并留下巨大心理阴影的,并不是莱布尼茨,而是他的同胞以及皇家学会的同事,这就是罗伯特-胡克。现在我们就再来聊聊牛顿与胡克的撕逼大战。

虽然现在我们一提到牛顿,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牛顿力学定律,但其实,当年牛顿自己最看重的,却是自己的光学发现和理论。可以说,从古希腊的托勒密到中世纪阿拉伯的天文学家,再到文艺复兴后期的开普勒,哲学家们都对光学极为重视,而牛顿在这一点上,仍然和自古以来的传统保持着高度一致。

牛顿光学实验

在1672年2月号的《皇家学会哲学通报》上,牛顿发表了关于光学的稿件,这篇文章后来被称为《光与色的理论》,奠定了现代光学的基础。但时任皇家学会实验主任的胡克,却完全没把牛顿这个刚刚当选为学会会员的30岁的、胡子还没长全的年轻人当回事儿,看来他是真没意识到后生可畏。胡克在没有认真研读并领会牛顿文章的情况下,就草率地发表了自己的评论。在提交给学会中的报告中,胡克指出:牛顿所陈述的现象,已经被测试过千百遍,而牛顿用来解释光的颜色的假说则是不能成立的。事实上,胡克的批判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牛顿相信光是粒子,但在《光与色的理论》这篇文章中,牛顿确实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那就是他有混淆“假说”与“得到实验确认的理论”这一嫌疑。不过,年轻人嘛,偶尔犯错并不可耻,犯了再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么,作为一个长者,胡克应该本着提携后辈的态度来帮助牛顿,告诉他一点人生的经验,共同提高一下知识水平。但胡克未免有点太不厚道了,这个领导不是个好领导,他抓住牛顿的这点瑕疵,就对牛顿的工作大加贬抑。

要说牛顿还是脾气好,我当年当公务员的时候,领导敢这么对我,我TM干不死她(我的领导是女领导)。但对于牛顿这个内向的大男孩来说,他初出茅庐,除了生气,还能干什么呢?可以说,胡克的这盆兜头冷水,让牛顿是大受打击。在1672年12月5日,牛顿给皇家学会秘书、哲学家亨利-奥登伯格(Heinrich Oldenburg)写了一封信,牛顿在信中说:我已经受够了,所以决定今后只关心我自己,不再关心促进哲学计划的实现。意思就是,我也不想改变什么世界了,以后有想法,我就自己留着,和陶渊明一样,自己开心就好。有人认为,牛顿当初不愿意发表他在微积分方面的发明,原因也正在于此。1673年,又一个噩耗袭来,之前一直赞成牛顿光学理论的大权威惠更斯,也站到了胡克阵线开始反对自己。这下,牛顿更是生无可恋了,他甚至致信奥登伯格,表示老子不打算干了,准备退出皇家学会。

惠更斯

其实,胡克胸襟这样小,也着实让人为他感到惋惜,也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要说这个胡克,也绝不是等闲之辈。胡克生于1635年,比牛顿大7岁。他出身贫寒,13岁那年老爹更是上吊自杀了。不过这些磨难都没有阻挡胡克成才的脚步。胡克自幼便有绘画天分,于是他前往伦敦学习绘画,后来又得到了画家的赏识,得以让他进入牛津基督教会学院学习,所以虽然胡克的家境不怎么样,但他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学毕业后,胡克来到了波义耳实验室担任助理,由此结识了皇家学会的许多早期会员。1660年,以促进自然科学发展为宗旨,波义耳等人成立了皇家学会,得益于波义耳的关系,胡克成为了学会最早一批的十几个会员之一,而且从1662年开始,胡克便担任皇家学会实验主任一职。我算了算啊,英国国王是皇家学会的直接保护人,那胡克就相当于正厅级干部,27岁就干上正厅了,真是前途一片光明。而当牛顿当选皇家学会会员的时候,胡克已经担任实验主任达10年之久。胡克不仅位高权重,那在学术上也是十分有两把刷子的。胡克的成名作是《显微制图》,书中不止论述了显微技术,还有关于光的一些原始理论。牛顿曾细读此书,据说私下里对胡克十分佩服和仰慕。可以想见,当一个你十分的敬仰的人,却用如此小的心眼和卑鄙伎俩来对待你的时候,一般人都受不了,信念也会随之坍塌。

胡克

波义耳

胡克的显微镜

不过,胡克虽然地位崇高、学术造诣也十分了得,但要说到为人,胡克就和牛顿差远了。牛顿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他更喜欢默默地鼓捣自己那些实验。而胡克却是飞扬跳脱、嚣张高调,果然成名太早也不是好事儿,把持不住自己啊。在17世纪,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批咖啡馆,和现在的咖啡馆一样,它并不是用来喝咖啡的,事实上,咖啡馆出现的初衷,就是给人吹牛逼的。而胡克正是咖啡馆中最活跃的分子之一,只要老胡一出现,所有人都得靠边站,大家都听胡克的高谈阔论,而且他身边还经常有情妇陪伴左右,这点和我倒是很像,鄙人自认为,学术咱肯定不行,但论吹牛逼和小妹妹,我估计和胡克还是有的一拼。当然了,甭管吹不吹牛逼,胡克也确实是非常非常聪明的人,虽然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浅尝辄止,但涉猎广泛,也是成就颇多。

表面看来,在这场实力明显不对等的较量中,脆弱且已经十分受伤的牛顿是必败无疑了,但正所谓哀兵必胜,牛顿那也是不好惹的,而且他还有自古以来罕见的智商加持。于是不信邪的牛顿开始了奋起反击,他写了反驳胡克的文章在皇家学会会议上宣读,胡克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可谓针锋相对、决战光明顶。此时,再牛的权威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低头,胡克虽然位高权重,但牛顿的反驳却让他无言以对。在这次会议之后,皇家学会做出决议,责成胡克重新评价牛顿的理论,并实施牛顿所说的实验,以验证牛顿的光学理论是否正确,而且还要求胡克,你赶紧给我搞,搞完了尽快提交报告。事实上,对于胡克来说,作为皇家学会实验主任的他,这项任务也确实是责无旁贷,但胡克显然不肯轻易就范,并没有立即执行学会的决议。

人都说:得理不饶人。但胡克的情商也着实了得,他没得理还不饶人,这就是典型的无情无耻无理取闹了。1675年12月,牛顿又向皇家学会提交了两篇光学论文,分别是《解释光的性质的假说》以及《论观测》。结果胡克再次发难,胡克说牛顿的这两篇文章是从自己的《显微制图》中获得了灵感,而且牛顿的理论也是错误的。不过事情到此,胡克也不能再拖下去了,他不得不执行皇家学会4年前的决议。1676年4月,胡克在学会当众演示了牛顿在《光与色的理论》中提出的实验,证明了牛顿的理论是成功的。这种用实验来定理论真伪的方法,牛顿后来将其称为“实验的十字架”。就这样,牛顿赢得了与胡克的第一次交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按下了葫芦又起了瓢。遭到挫败的胡克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他又伺机再次发难,不过这次阵地转移了,不再是光学,而是万有引力定律。当然了,万有引力理论必然有一个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一些人认为,胡克在此过程中也有过贡献,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事情的具体细节。

其实,在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问世之前的十多年间,胡克也对行星运动产生了兴趣。1679年,胡克致信牛顿,表示希望重建友好关系,并征求牛顿对行星运动的看法。虽然双方之前过节很大,但看到胡克如此谦虚地不耻下问,牛顿想浪子回头金不换,于是他礼节性地回了信,在信中,牛顿谈论了一些关于重力作用下的物体运行轨道的内容。但牛顿还是低估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不幸的是,牛顿信中谈的这部分有错误,而胡克用他的小聪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就再次揪住了牛顿的小辫子,并在皇家学会会议上公开了牛顿的信,耀武扬威地指出了牛顿的错误。

受此奇耻大辱,内向的牛顿还是很克制地给胡克回了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再次不幸的是,牛顿在这封信中的论述又出现了错误,而且又被胡克看了出来。胡克说:你给我搞的这个东西啊,excited!于是,胡克故伎重演,再次在学会会议上公开了牛顿给他的复信,而且又对牛顿的错误大张旗鼓地夸夸其谈一番。

现在,按照权威的牛顿研究者迈克尔-怀特的意见,胡克虽然发现了牛顿的错误,甚至还凭小聪明猜到了正确答案,但他完全没有能力从数学上证明自己的猜测。从这个角度看,万有引力定律最终的提出,与胡克没几毛钱关系。但话又说回来,虽然胡克擅自公开他和牛顿的私人通信来沽名钓誉、诋毁同行,纯属小人行径,但他对牛顿的羞辱,从客观上看,还是对牛顿有所启发和帮助的。总之,有没有帮助,这事儿估计也说不清,凭借牛顿天纵奇才的大智慧,估计也不需要胡克什么帮助,反正在1687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问世时,一切错误都已经得到了纠正,并且给出了完美的数学证明。

关于牛顿与胡克之间的故事,还有一桩历史公案,那就是牛顿的名言:假如我看得比较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出自1676年2月牛顿致胡克的信中。在主流的科学史观中,人们通常是从正面来理解这句话,表明了牛顿的谦虚。不过近些年来,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认为,这句话其实是对胡克的讽刺,因为胡克个子矮小,而且驼背,长得也不咋地。至于牛顿说这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考证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1703年,皇家学会发生了四件事儿,第一件是胡克去世,第二件是牛顿当选为皇家学会会长,第三件是皇家学会乔迁新址。新会长、新会址、新气象,但就在这一阶段发生的第四件怪事儿,就不得不让人们捉摸一番了,那就是学会仅有的一幅胡克画像,在搬家中不翼而飞了。至于我们现在看到的胡克画像,哪来的我也不知道,总之,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胡克到底长啥样了,但牛顿的画像却是满天飞。

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我们现在也无法回到三四百年前,亲历牛顿与莱布尼茨以及胡克之间的爱恨情仇。仅从有限的历史资料来看,客观地说,牛顿在这两次战斗中,并没有特别地体现出什么人性的黑暗面,其实胡克与莱布尼茨也没有,但从胡克与莱布尼茨身上,我想我们至少应该学会“得饶人处且饶人”,毋庸置疑,他们二人都是伟大的科学家,但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如果你没有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天纵奇才,毕竟不能只靠一点点学术成就吃饭,做人也是很重要的,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687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问世,这使得牛顿的学术造诣已经登峰造极,也在与胡克的战斗中取得了完胜。1703年,牛顿当选皇家学会会长,更是将自己的声誉推向了极致。那么在这中间的十多年间,牛顿又在忙什么呢?他还真没闲着,他开始涉足政治了。

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这便是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起源。就在这一年,牛顿担任了国会议员,不过干一年就不干了,估计没啥意思。但到了1696年,牛顿又再次出山,他离开了剑桥,前往伦敦去担任一项在我们今天看来难以理解的职务,这便是“皇家造币厂督办”。那么牛顿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17世纪的皇家造币厂

如今的皇家造币厂

现在分析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挣得多。牛顿虽然是皇家学会的成员,但其实,这个学会并不是什么正八经单位,说白了就是个俱乐部,就好比你是某个钓鱼协会成员一样,牛顿在皇家学会中,不仅没有五险一金,连个基本工资都没有。事实上,牛顿的工作关系,也就是管他社保、开他工资、存他档案的地方是剑桥大学。而他在剑桥大学的职务可不简单,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卢卡斯数学教授”,要知道,这个教授可不是一堆人,在一段时间中,只有一个人担任这个职位,等这个人退休了,才能轮到下一个。从1664年创立至今,三百多年间,仅有19个人担任过此职务,其中我们最熟悉的有物理学家狄拉克以及霍金,反正其他人我都不认识。虽然这个教授头衔事实上也是个荣誉,但毕竟是有工资的,年薪达到了100英镑,而且吃住全包。这个100英镑是什么概念那就不知道了,但据说对于一个老单身汉来说,这足以让牛顿在伦敦过着体面的生活。但凡事就经不起比较,吴亦凡是挺帅,但和我比起来,那就只能找个耗子洞钻进去了。在皇家造币厂中,有三个大官,分别是厂长、审计官和督办,要说评出来个老大老二老三,还真挺困难,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这看起来就有点三权分立的意思了,厂长相当于立法权,审计官相当于司法权,而督办则相当于行政权,有点意思。不过,虽然职位不分高低,但厂长的年薪还是最高的,达到了450英镑,而在牛顿上任督办一职的一个月后,在他本人的要求下,也获得了同样的年薪。450英镑、100英镑,傻子都明白差距有多大,更何况牛大爷呢?

而至于牛顿担任造币厂督办的第二个原因,其实就有点临危受命的意思了。当时,英国的货币那都是真金白银。但是,英国的金、银比价,要高于海峡对岸的法国,于是,不法商人就从中发现了投机倒把的机会,那就是将英国的银币融化成银锭,然后到法国去购买黄金,相同质量的银,在法国自然可以买到更多的黄金,然后再将这些黄金运回英国,就可以换到更多的银币,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把英国给掏空了。最终,当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的时候,英国就发生了严重的白银外流与通货短缺。与此同时,伪币和劣币趁机充斥市场,伪币的制作和买卖形成了异常活跃的地下网络。偏偏这时候,英国还处于对外战争之中,这就是英法之间的第二次百年战争,军费开支浩大,经济却陷于混乱,实在是内外交困。

17世纪英国的金币

其实,同时解决银币外流和伪币充斥市场这两个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只要一招就可以解千愁,那就是重新铸币。这种新币不仅要加强防伪杜绝私铸,而且还要让银币的面值和实际含银量脱钩。脱钩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因为新币上标识的面值是靠王国的公权力背书的,所以,它并不需要真的含有它的面值所标识的白银重量。可见,这就是现代货币的常识,但当时毕竟是1696年,英国甚至还没有纸币,这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此时还在市场经济中摸着石头过河。既然一举脱困的关键是重新铸币,皇家造币厂自然就是重任在肩了,但还有个大问题,那就是由谁来领导呢?这个人首先必须得有足够的能力,其次还得虽身居要职,但却淡泊名利,于是人们就想到了牛顿。牛顿此前虽然没有任何行政经验,但他已被公认是英国最聪明的人,所以担此重任完全不在话下。接到任命后,牛顿当时就念了两句诗,然后走马上任。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事实证明,这项任命英明无比。

牛顿一到造币厂,首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扩大权力。你不是让我改革么?首先老子手里得有话语权才行。于是,他将以前的各种规章法令翻了出来,开始研究造币厂三人领导班子的权力结构,牛顿觉得,这三人分不出个老大老二可不行,不但得分出来,还得我督办当老大,于是他就想方设法地做出有利于督办权力的解释。虽然这未免有点臭不要脸了,但实事求是地说,牛顿绝对配得上兢兢业业这个评语。在1696年的年底,牛顿便向财政部提交了《造币厂现状》的报告,此后,他又连篇累牍地给上级写了各种报告。在开始阶段,牛顿竟然每天4点开工之前就出现在车间,所以我估计他常说:你知道清晨四点的伦敦吗?而到夜班开工前,牛顿身为造币厂老大,还是要亲自来监督一番,可谓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要说科学家就是科学家,牛顿观察、计算了各道工序所需的时间,然后合理地重新安排了各项流程,极大地提高了造币厂的工作效率。之前人们认为,每周能生产1.5万英镑那就了不得了,但牛顿很快就让产量提高到了每周5万英镑,最高的时候,甚至能达到10万英镑。

可以说,牛顿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历任厂领导从来没有做过的,甚至都没有想过。虽然名义上厂长是造币厂的头儿,但在牛顿任督办期间,当时的厂长完全是个尸位素餐、混吃等死的官僚,拿着高薪整天无所事事,还时不时地搞一点贪腐。好在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你牛顿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耽误我,你咋整都行,所以厂长对牛顿的改革也并不掣肘捣乱,毕竟牛顿搞成了,自己也有一份功劳。所以在短期内,牛顿得以让自己变成了事实上的厂长,他指挥着500多个工人和50匹马,这些马是用来提供铸币机动力的。最终在三年内,牛顿就完成了全国的重新铸币任务,总计684万多英镑。英国的经济形势由此得以好转,牛顿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牛顿的政治生涯可不止这么简单。其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别人也没人告诉过他,那就是自古以来,造币厂督办就兼任着另一个奇怪的职务,这就是在伦敦及其周围地区,执行国王法律的经济治安官,大致就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经济侦察大队大队长。一开始,牛队长对这个兼职非常厌恶,一再请求免除这个职务。这也很好理解,毕竟牛顿何许人也,那可是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皇家学会会员,在学术界呼风唤雨、说一不二、超然世外、独孤求败!本来让他来接管一大堆臭毛病的造币厂,已经是违和感十足了,现在居然还要让他和制造伪币、走私金银的经济犯打交道,搁谁谁也受不了。但不幸的是,财政部明确指示,传统就是传统,不能因为你是牛顿就给改了,你牛顿又不是女王,所以必须履行这项职责。

无奈之下,牛顿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自己约的,含着泪也要搞。好在牛顿就是牛顿,没有行政经验可以学,同样的,没有刑侦经验当然也可以学。于是很快的,牛顿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位称职的经侦队长。什么刺探情报、收买线人、安插卧底,甚至刑讯逼供,牛顿玩儿的是游刃有余。不仅如此,牛顿自己还作出了经济上的牺牲。牛顿虽然绝对不是雷锋式的人物,但为了完成任务,他可以先自掏腰包。历史学家曾发现了一封文件,名字叫《皇家造币厂督办牛顿为逮捕和起诉硬币切削者和伪币制造者所花开销账单》,文件中记载,在1696-1699年间,牛顿自掏腰包626镑5先令,这笔钱大大超出了他当时的年薪,至于后来造币厂还没还给牛顿,那就不知道了,但我估计牛顿会找财政部要回来的,从上面的撕逼大战中我们也能看出来,牛顿虽然性格内向温和,但也绝对不吃亏。

其实,造币厂督办必须兼任经侦队长一职,是有道理的。因为和伪币制造者的斗争,是长期且艰巨的。而且需要专业的知识,知道货币其中的门道,所以也就督办能干这事儿了。虽然在学术圈,牛顿没有敌手,但在担任经侦队长期间,牛顿却遇到了一个老司机,他们二人缠斗了三年,而且刚开始的时候,牛顿还屡战屡败。

这个人的名字叫威廉-查洛纳(William Chaloner),他可不是泛泛之辈,虽然他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很多时候,人聪不聪明厉不厉害其实和念没念过书没什么关系,这个查洛纳也有一定的文化,会一些手艺活,甚至还有一些独到的经济学见解,所以这哥们如果念书的话,说不定就没有后来亚当-斯密什么事儿了。从1691年起,查洛纳开始大规模地制造伪币,技艺娴熟、交易谨慎的他很快就在伪币界异军突起,挣老鼻子钱了,住进了豪宅,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牛顿一看,这还了得,老子堂堂大学教授,又是造币厂老大,尚且每天搬砖,你倒好,摆起了一幅绅士派头,俨然上流社会人物了,不整你整谁?

但牛顿显然低估了对手的实力,查洛纳虽然多次被指控,但每次他都能通过各种手段洗脱罪名。在1697年9月,牛顿又把他逮捕入狱,但七周以后,由于证据不足无法定罪,查洛纳再次获释,继续逍遥法外。到此为止,在这场较量中,牛顿完全是被按在地上摩擦,查洛纳倒是混的乐呵,没事儿就去体验下生活,然后再看着牛顿一脸无奈的表情。

但查洛纳还是低估了牛顿的耐心与实力,查洛纳虽然厉害,但毕竟只是个江湖人物,牛顿当年的对手那可是不可一世的莱布尼茨与胡克,甚至还有自然规律。面对这样一个手握第一推动力且身经百战的人物,查洛纳还是too young了。牛顿深知他奶奶告诉他的一个道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只要我耐心等待,你查洛纳早晚都有露出狐狸尾巴的那一天。终于,牛顿的等待没有白费。

虽然数度入狱都没能将查洛纳定罪,但为了维持伪币生意,查洛纳必须进行大额的行贿,这显著地消耗了他积聚的那些不义之财。而另一方面,他已经习惯了奢华的生活,于是,查洛纳就急于再次挣钱,但如此一来,他就陷入了伏地能手牛顿一直耐心守候着的伏击圈。1698年,查洛纳再度入狱,这次牛顿吸取经验教训,改变了作战策略,他收集了大量对查洛纳的指控证词,在法庭上,一个又一个证人出庭,甭管这些证人是真是假,我估计里面可能就有牛顿花钱雇的,那600多英镑在这也没少花。总之,牛顿给人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查洛纳的罪行罄竹难书,哪怕有一两件是张冠李戴、夸大事实或无中生有的,也完全无法改变他的滔天罪行。最终,这一次查洛纳被判处绞刑,当时在法庭上,查洛纳大喊自己是被谋杀的。我觉得,查洛纳说的也是肺腑之言,牛顿确实狡猾,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查洛纳曾在狱中向牛顿反复求饶,但铁石心肠的牛顿全当没看见,没有给他任何答复。1699年3月22日,查洛纳被推上了绞刑架,结果一下没有绞死,于是在他还有呼吸的情况下,刽子手用大刀将他劈成了四块。牛顿没有出席这个血腥的仪式,坐在督办办公室的他,想到自己又战胜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这世上,还有谁是我牛顿不可战胜的?此时的牛顿,恐怕也心生孤独之感。但牛顿纵使是上帝的代言人,却也毕竟是一个凡人,他也有过失败,也或许,在查洛纳身首异处的那一刻,这次唯一的失败、这一未竟的事业、这个强大的对手,再次涌上了牛顿的心头,而这就是炼金术。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牛顿曾研究过炼金术,但事实上,炼金术是牛顿一段十分隐秘的历史,不论是他生前还是在他死后,这段故事都鲜为人知。而这段往事真正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已经是二战之后了。1936年,索思比拍卖行拍卖了一宗名为“朴茨茅斯收藏”的古物,这个“朴茨茅斯收藏”正是牛顿的遗物。要说这次拍卖的买主,那也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这便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人称“宏观经济学之父”的约翰-凯恩斯。从很早之前,凯恩斯便开始收藏有关牛顿的文物,而在这次拍卖中,凯恩斯又获得了一些牛顿的秘密手稿,此后他又通过各种手段,设法聚齐了牛顿的大部分炼金术手稿。

牛顿与炼金术

凯恩斯

在得知凯恩斯获得了牛顿秘密文件一事之后,皇家学会请求他:你也别写什么经济学了,别满哪乱走了,赶紧搁家写牛顿传记吧,村头厕所快没纸了。而且皇家学会希望凯恩斯可以在1942年之前搞出来,到时候在牛顿诞辰300周年的典礼上宣读一下。不过,传记虽然按时完成了,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却耽误了纪念会的如期举行,而当这个延期的纪念会终于在1946年举行的时候,凯恩斯已经去世了。于是,凯恩斯所写的《牛顿其人》便只能由他的弟弟来宣读。这是题外话,在这篇短小的传记中,凯恩斯自然是说了一些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秘史,当然也要给牛顿吹捧一番,不过,他还揭秘了一个此前无人知晓的历史,这便是牛顿与炼金术之间的隐秘关系,凯恩斯甚至还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牛顿不仅仅是科学之神,是现代科学的开启者,也是人类文明最后的巫师。

现在我们提起牛顿的炼金术,都认为这是牛顿老糊涂了,晚年变得神神叨叨了。但事实上,牛顿很早就涉足炼金术了。从现有的材料看,在1667年的时候,牛顿就已经开始自学化学,而他最早的炼金术实验室在1669年就开张了,这一年牛顿也只有27岁,也正是在这一年,牛顿写下了微积分学的奠基性作品《分析学》。

既然牛顿研究炼金术这么长时间,而他的声望又是如此之高,一举一动都有很多只眼睛在盯着,那么为什么炼金术会成为牛顿的一个秘密呢?这是因为在英国,炼金术的名声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并不是很好。比如英王亨利四世在1404年的法规中就规定:私造白银和黄金为非法。这样的法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反炼金术”的法律。而在牛顿生活的时代,虽然气氛有所缓和,但人们对于公开从事炼金术活动仍然心存顾虑,于是,炼金术士之间就形成了自己隐秘的小圈子,他们行事低调且谨慎,牛顿自然也是如此。

要说牛顿怎么就走上了炼金术这条路,其实也和今天的我们差不多,这就是“偶像的力量”,在牛顿还too young的时候,他也是有偶像的,这个偶像不是别人,正是在17世纪的英国科学界无处不在的波义耳,波义耳成为了牛顿在炼金术世界中的引路人,牛顿甚至认他为导师。当然了,现在我们都把波义耳视作化学家,但在当时,炼金术与化学往往是混为一谈的。在1675年,炼金术界的后生小辈牛顿终于与自己的偶像见面了,当时,波义耳在《皇家学会哲学通报》上,发表了《与黄金同在时水银的增温反应》一文,这被认为是第一篇有关炼金术的文献。不过,牛顿认为将这样的炼金术发现向公众披露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应该低调啊,他甚至写信给皇家学会秘书奥登伯格,表示:我要求高贵的作者凭其伟大的智慧保持沉默。但波义耳却认为,牛顿有点大惊小怪了,因为自己的工作并不遮遮掩掩,所以公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人们认为,波义耳之所以如此有尿性,是因为他是贵族出身,有恃无恐,自然就不必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了。

除了波义耳之外,还有很多人都对牛顿从事炼金术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于是谁,我们一个也不认识,总之,他们都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牛顿通过他们,或是搞到了一些非法武功秘籍,或是搞来了一些实验设备,抑或者是得到了一些人生的经验,当然了还通过他们进入了炼金术士们的小圈子。

既然有圈子,那地位和水平自然就有高低之分,那么牛顿的炼金术知识水平究竟是什么档次呢?只能说是不咋地。毕竟他太忙了,事实上,牛顿长期都过着某种几乎是双重人格的生活,一方面,他积极参加皇家学会的科学活动,而另一方面,他又在自己隐秘的小世界中,悄悄地从事炼金术活动。为了避人耳目,牛顿还在炼金术圈子中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唯一圣神”。所以,由于牛顿的刻意隐藏,现在我们要判断他在炼金术领域达到了何种段位并不容易。目前能够依靠的资料基本只有两类,一类是牛顿的炼金术手稿,另一类是牛顿藏书中与炼金术有关的书籍。

我们先来看他的藏书。牛顿死后留下了1896册藏书,其中有关炼金术和化学的有169册,占比达到了8.9%,这个比例不容小觑。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就知道牛顿有多重视炼金术了,黄博士的电脑硬盘是500g,其中日本爱情动作片是40g,占比也仅有8%,但这8%可是黄博士电脑的核心竞争力,要是电脑丢了,黄博士得哭死在厕所。

再来看牛顿遗留下来的实验记录。在早期,牛顿曾依照波义耳的方法进行过一些实验,比如说他曾尝试将不同的金属加入到水银的硝酸溶液中,但结果很是让他失望。后来,牛顿也对波义耳失去了崇拜之情,于是他决定,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更不靠神仙皇帝,要想搞出金子,还得靠自己。其实在1675年牛顿第一次见到波义耳的时候,牛顿对波义耳的崇敬之情就已经破碎了,但毕竟波义耳也是自己的长者与引路人,所以牛顿对他还是万分敬重的。也就是在这一年,牛顿写下了短文《实验论》,这被认为是牛顿早期对炼金术研究的总结。

牛顿的炼金术手稿

牛顿在炼金术上的最高成就,可能就是他于1670年制得了所谓的“轩辕十四锑”,这个轩辕十四锑是锑元素和铁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结晶,据说,由于这种物质具有星辰般的光芒,所以引发了炼金术士们的遐想,人们都认为这是制造“点金石”的材料。这么看来,牛顿在炼金术的圈子中,还是有一定声望,毕竟他迈出了点石成金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当然了,牛顿自己也很清醒,虽然这一步很重要,但也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于是在1673年,牛顿扩大了他的炼金术实验室,准备真正搞一个大新闻。但不幸的是,抑或者说幸运的是,在1677-1678年之交,一场意外的大火使牛顿的实验室几乎化为灰烬,他的仪器设备和炼金术文献全都毁于一旦。有人借此认为,这是牛顿在炼金术研究上乏善可陈的原因所在。但从根本上说,牛顿在炼金术上没有取得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并不能归咎于那次大火。因为在事实上,炼金术毕竟不是物理学,它原本就是一件虚妄之事。当然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炼金术并非不可能实现,事实上,就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通过打碎原子,来实现对原子的重组,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出新的物质。甚至我们相信,在未来,举手之间的点石成金真的可以实现。所以很多人也脑洞大开,认为牛顿当年并非是在研究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他其实是早了几百年,参透了高能粒子物理的玄机。至于真相如何,如今已经永远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牛顿纵然是上帝的代言人,但也摆脱不了时代的枷锁,在17世纪的世界,炼金术就是海市蜃楼,再伟大的天才,即便是牛顿,也无法从虚妄中获得真实。

艾萨克-牛顿。他向宇宙发问,让人类的智识得以延伸;他叩开科学的大门,让文明的力量得以振奋。纵然流转的光阴,带走了多少古今,他依旧宛若那满天星辰,永世长存!他是凡人,但我更愿相信,曾有一位天尊,堕入凡尘,化作人身。他对真理克俭克勤,也对上帝保持热忱;他用引力将万物道尽,也曾渴望点石成金。他就是如此矛盾,既超群、又天真。但没人可以否认,相比于任何一个凡人,他都更接近于神。他,艾萨克-牛顿,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绝伦,又容易受伤的男人。

死后的牛顿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他的纪念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这里长眠着艾萨克-牛顿爵士,他以神一般的思维力,和他本人以前奠定的数学,最先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他把光分解,由此诞生了颜色的性质,这些性质以前没有一个人怀疑过或探究过。他是自然、古代和《圣经》的坚毅、勤勉、忠实的阐释者,他的哲学维护了上帝的崇高,以他的方式表达了福音的真纯。欢欣吧,世人。因为人类曾出现过如此荣耀之人。他生于公元1642年12月25日,死于公元1727年3月20日。

如果看完就赏一点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