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为什么后来的魏文帝曹丕愿意为他学驴叫?

建安时代是东汉末年最精彩的一段时期,爆发了诸如官渡、赤壁等著名战役,同时随着战争而引发的社会动荡,在建安文学界内也涌现出了许多璀璨辉煌的群星,建安七子便是群星中一组极其亮眼的星座,王粲在其中也是尤为突出的一位。

王粲生平

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出身于名门望族,家中前几辈人都在朝中担任要职。王粲曾祖父王龚和祖父王畅,两人位列三公,均是当时远近驰名的名士。

在初平年间,董卓胁迫汉献帝西迁长安,此时十五岁的王粲也随献帝一同前往,期间同左中郎将蔡邕相见。蔡邕在当时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学者,却在第一次相见王粲时就认定王粲是一位奇才,在众多门客面前承认自己不如王粲,愿把家中书籍全都赠送与他。
不过在王粲此后投靠荆州刘表的十多年里,一直不得刘表的重用,直到刘表病死刘琮归附曹操后,王粲才得以展现自己一身的才华。有一次曹操设宴款待百官,王粲因向曹操敬酒时的一番话而受到曹操重视。
王粲在敬酒时说河北袁绍看似求贤若渴,却疑心甚重不肯重用贤才,这些有志之士终会离他而去,纵使兵多将广也夺取不了天下。
荆州刘表想要效仿周文王,收揽那些前往荆州避难的有才之士,却不懂如何去善用他们,毫无疑问也得不到贤才的忠心侍奉。
王粲借点出袁绍、刘表二人的缺点,以此来突显曹操任贤使能、天下归附的英雄本色,后来王粲任军祭酒,鬼才郭嘉也曾担任此职。
之后王粲更是备受赏识和重用,负责重建曹魏的礼仪制度,而且曹操最出色的两个儿子曹植和曹丕同王粲也是莫逆之交。
在曹操南征东吴之后返程的途中,随行的王粲不幸病逝,因为其生前爱听驴叫,此时作为世子的曹丕在葬礼上便带着王粲的众多好友,一起学驴叫为王粲送行,这便是著名的驴鸣送葬。

论王粲的五言诗

在诗赋上面,王粲最出色的便是他所作的五言诗,在建安时代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一些佳作同曹植相比也不遑多让,在充满忧伤的字句当中“文秀而质羸”

王粲所作《七哀诗三首》的第一首当中,将他为躲避战乱前往荆州之时的所见,用诗词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下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简简单单十个字,便呈现出一副因战乱而带来的无比荒凉的画面。
接着王粲又描述出一副母亲弃子的画面,“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饥饿的妇人在不得已之下丢弃自己孩子,那无助婴孩的哭泣声,还有妇人抹泪远去的身影,无一不在撕扯人们的心弦。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王粲此时不是消极的逃避,眼看灾难发生的王粲对此无能为力,只能靠悲叹流泪来表示自己的同情。
这一段经历加深了他对战乱的厌恶,之后他倾注了所有心血致力于安定民生的事业,为此他愿意协助曹操完成统一,让天下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
王粲在刘表帐下时作了《七哀诗》的第二首,能明显看出王粲因为怀才不遇,胸中壮志无法施行而满腹忧愁愤懑。直到王粲归附曹操之后,才从他的《从军诗》当中看到了变化。
此时王粲从曹操身上看到了中国统一的希望,相比之前在刘表帐下一度想要归隐的思想,这时的王粲则是一副积极入世的状态。“从军有苦乐,但闻所从谁。”在曹操帐下为了安定天下而行军,王粲的心中便充满了斗志,不再有归隐山林的想法。

王粲的建安诗风

建安诗风不仅仅是其中蕴含的悲凉之意,更多的是悲凉背后的那一份感慨,最具有代表性质的就是曹操的思想,为天下统一国泰民安而奋斗,以及背后百折不挠顽强进取的精神。

而诗人当中最出众的便是王粲,在《七哀诗三首》中尽显因战乱导致的悲凉和沉郁。《从军诗五首》当中又显现出乐观和积极向上的风格,这才是建安时代王粲诗风的全貌,因此他仅靠着23首诗就被评为建安七子之首,人们将他与曹植并称为“曹王”
王粲所作的这些诗赋当中,很少使用生僻的典故,全诗通俗易懂又不失文采,简单质朴却感染力极强。在杜甫的诗里能感受到其中存在着部分王粲意识,那一股生不逢时飘零他乡的苦闷和哀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如果说建安时代在诗赋这一方面王粲比不过曹植,那他的赋绝对是当时之冠。曹丕也说王粲在赋这一方面的成就远超其他文体,就连张衡、蔡邕这些大家也远远不及。只是令人惋惜的是王粲的赋作没能完整保留下来,时至今日留存的只有25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散存于古籍中佚文。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建安七子之首王粲》

《试论王粲的诗赋创作》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微信号|历史典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