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从浦楼到电世界||魏祥盛
作者:魏祥盛
公元1958年,共产党乡指导员要我放下手中的事务,满腔诚意希望我继续读书。
我听了他的话。
那年月,出门靠腿。
我有徒步劲走的底力。一口气跑了18里,来到京杭运河的一个三岔河口。
一叶小舟从西往东,真像一片树叶漂浮水面。
船上仅有一位壮汉,手摇木桨,从容划动,悠悠自得。
站在岸边,我向壮汉招手。
实在是个好人!
缓缓靠岸,我上了小船。
他问我,去哪儿?我说下清江。到清江哪里?不知道!何事?赶考!
他问我答。
河水东流,顺流而下。望着两岸,无心赏景,因为忑忐。
路在何方,落在何处,心无答案。
壮汉外向、喜谈。他告诉我,是清江浦人,家住浦楼,妈妈开茶水灶。又说,你人生地不熟,有难事找我。我家河对面是人民剧场,到家我带你去剧场大门走廊,两边有许多招生简章。
真是遇到了好人。
那儿真的贴满了各类学校的招生广告。
太多的美好,太多的专业,让我眼花瞭乱。
“电力学校",让我眼睛一亮!
那是受教育的结果。因为我知道列宁说过,苏维埃政权加上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当时我理解,“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的一半。仅管有点天真幼稚,还是认同了。
“电!太重要了,就考它!",心里说。
谁知,就那么一亮,亮定了终身。
储备的力量,我考上了——省立淮阴电力学校。
校址是原苏北行政干校,与一中同院。
与浦楼南北相望。
校北门路边有一茶炉灶,为周围市民提供开水,一分钱灌满热水壶。
业主人是位和谐可敬的半老大妈。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那位壮汉的妈。
三年喝她的燒开的水,三年记录着在浦楼的岁月。
认识电,先从“电磁感应"开头,全套前苏联教学课本。
学了一大套抽象理论,从书本出來,从浦楼起步,來到电世界。
初到电世界,看到的是小机组、低电压,微电流,短线路。
1956年,清江电厂有了首台750KW机组,当时已经是可喜得不得了。
如今,清江电厂更名为淮阴发电厂,再建华能淮阴电厂,容量早已超过百万Kw。
在浦楼旁边的电世界,供电供热又环保,我们見证了真实的伟大。
既然列宁发了话,我和我的同行们倾力奋斗。
为项目,跑遍全国;为通电,深入上百个乡镇。
电世界,很光鲜,但从事这个行业,面临着太多的風险与压力。
记得,困难时期,电业並不吃“香"。
曾经有人离开了电世界,有门路的人去了肉联厂、糖烟酒公司、物资局、商业局……,凭票供应的年代,这些单位实在有人羡慕,但我不嫉妒,人往高处走,水往底处流哦!
许许多多电业职工,从一而终,百头到老。
为电业殉职或致残者,电世界史册中永远有他们的一页。
我並无远见,更无卓识,认准的方向不回头,老老实实,只知道敬业,从不懊悔从浦楼起步的选择。
一次外电倒送,0秒感知脱险;另一次为跑项目,亱色中小车前方遇怪物,眼看栽进深河,渔沟稻壳救了命,未坠栽“万丈深渊”。
两次大难不死,可算是幸存者也。
缺电,曾经的记忆。
中国东部,5.2%的国土,贡献着40%的GTP,然而,产生的能源只有0.4%,东部缺电啊!
西电东送,是国家的战略决策。
实在的大国,为了西电东送,我参与过500KV超高压工程选址。
交流特高压、柔性特高压直流电,美国、俄罗斯没有搞成功,我国成功了。
投资超过6000亿,超高压800KV直流电,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我们实现了。
远距离,特高压,低损耗,全世界,只有中国。
新疆送到安徽,青海送到河南,四川送到江西,我们的特高压送电距离可达五千公里。
中国的特高压技术标准有36项,一家独有,中国专利。任何国家要想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只有中国标准。
一台特高压变压器重7000吨,运输又是天大的课题。
不管多么难,电世界有太多的院士、高师、能手。我们用特殊的绝缘纸、液态氮,将7000吨下降至500吨,再降至350吨,我们的对手眼睛睁得碗口大,也看不懂其中的奥秘,因为这是中国智慧。
中国国家电网技术含量无与伦比,强到不可思议。
营业收入世界第一,並不值得骄傲,仅将800KV柔性直流电变成交流电,那套換流阀加上绝缘纸,其造价就相当整个工程的一半,可见它的含金量,可能巅覆人们的普通认知。
中国电世界的安全,也让全球人刮目相看。
中国电世界的人才重量也是压倒群雄,院士、高师乃至百万电业一线勇士汇集成强大的中国"电力"。
外国,也有我们的电力。美国的电力人才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欧美电力人才清一色的中国人,美国特高压领域四个技术委员会成员全部是中国人,在这个领域都讲中文,因为,特高压只有一个中国标准,因为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才有今天的傲视群雄,才有电世界的绝对话语权。
南美大国巴西想建特高压电力工程,向世界招标,无一家报名出头,唯我中国,2800公里,跨越81个城市,给巴西人民增福加力。
菲律宾,100%的电力,从2009年开始,一买就是25年。
非洲,41%的电力市场都是我们的。
希腊、巴西、新加坡、意大利、葡萄牙,他们的国家电网,实际上已经是中国国家电网在地球上的延伸。
如果将浦楼再联接到人民剧场,最终定格在电世界,点点结结连起来,都是风景,都有时代的影子。
我知道,我的风景中,最珍贵的是我遇见一颗颗美好的灵魂。
进入高龄,激情燃烧的岁月巳成为过去。
有一种东西不可忘怀,那就是感恩。
人生有许多偶然,不可预先设计,但要有实力面对想不到的偶然。
这是我的经验。
——2021.9.写于深圳
作者简介
国家电网淮安供电局退休职工。高级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
随子女在深圳安度晚年。
深圳志愿者。
▼▼▼
【难忘浦楼人】刘三姐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