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长荣丨道教圣地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南京、镇江和常州三市交会区,面积有五十多平方公里,海拔三百八十米,山势秀丽、林木茂盛,景随季变,四季分明:春见山容、夏观山气、秋看山情、冬睹山骨。茅山素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名胜古迹遍布、道教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道教茅山派的发源地,一直被道家列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据记载在唐宋鼎盛时期有大小道观三百多座,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分,光道士就有四千之众,可想当时的兴盛程度。可惜由于时代更迭加至战乱和人为的破坏道观毁损严重,至今保存完好的不过数座而已。
茅山其实原来叫句曲山,相传西汉年间陕西咸阳有茅氏兄弟三人来到此山采药炼丹、修道行善、益泽世人,于是茅氏三兄弟被称为茅山道教的祖师,后人为纪念他们便将句曲山改称茅山。真正的道教“茅山派”的创立并非茅氏三兄弟而是后齐梁的隐士陶弘景在茅山修行时,博众家所长集儒家、佛教和道教三家之长创立了道教“茅山派”。
到茅山不但能够欣赏道教特有的文化而且美丽的山水也着实让人迷恋,蜿蜒曲折幽静的慢道人行顿觉心静如水,愁恼顿失大有超脱之感。朋友们开玩笑说:“遇事放不下或者有坎难过的话来此一走定会烟消云散”,话虽有过却不无道理,遇到难题放松心情是最好的减压和散发。茅山的道观建筑同寺庙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布局紧凑、充分利用、经济适用看不见楼房,虽然规模宏大但气势并不滂沱给人印象就是实在和质朴。
茅山名胜古迹众多素有“山美、道圣、洞奇”之称,除了道观和奇洞之外还有处泉水犹为奇特不可漏观,此泉名为“喜乐泉”位于进山半山腰处,泉水面积不算大有几十平方左右,水不深但清澈见底初看同普通泉水并无二样。古怪的是只要有人鼓掌哪怕就是一人鼓掌,泉水便如同开水一般冒出许多水泡,人越多掌越响泉水冒出就更多犹如兴奋一样,掌息水静不见一泡。反复试之绝无二果,惊奇之余我们认为是由于声音大而产生振动所至,就改用脚踩蹲声音更大其结果并非所望泉水无动于衷,再用手鼓掌依然笑泉水乐,真乃世上一奇观也。
茅山还有个奇观便是半山腰处的一座道观大门口的广场上,一座高近六十米的老子像据说是中国目前最高的老子像,他伸出的巨手下面竟然有个硕大无比的马蜂窝,绝对不是人为,却不见一个蜜蜂岂不是怪事。无论是高度还是重量都超过想像,正常的蜜蜂怎么可能飞这么高?再说光滑无比的表面怎么能够承受如此的重量?蜜蜂又是凭什么在此生根?一切都无法解释。
茅山不但是道教圣地也是革命圣地,在抗战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人展开游击战,经过热血奋战终于创建了茅山革命根据地,茅山根据地也是我国著名的六大根据地之一。茅山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等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以及先遣队进入茅山地区,发动群众利用有利地势深入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在茅山脚下建造了新四军纪念馆,对茅山根据地的创立、经过以及历次战斗系统地通过声、光、电和图板、照片等展现给参观者,是红色旅游地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馆的中部西侧有几位老将军的墓碑,他们都曾经在此战斗过,如今长眠于此也算是叶落归根。
上世纪末在纪念馆东面一个小山上建造了一座纪念碑,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从下到上有一百多步台阶,不想这座纪念碑的建成竟然发生一个至今无法解释的现象。当地一位居民因喜庆在纪念碑下放炮时偶然听到空中竟响起军号声而且是冲锋号,好奇之余屡试屡响,这事顿时传开,人们纷纷来到纪念碑下放炮鸣听见证奇迹,“地上放鞭炮,空中响军号”都说是当年的新四军小号手在显灵,传说的有鼻子有眼睛。为弄清来龙去脉政府请来不少专家进行试验和研究,专家们提出不少想法和建议但都没办法科学地解释这种现象,“地上放鞭炮,空中响军号”便成为茅山的又一奇观,凡是到茅山来旅游的纪念碑是必到之处。
神奇的茅山,满山的神奇。
作 者 简 介
方长荣,从事企业管理,业余写作,江苏散文学会会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