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华丨我的母亲(原创)

我的母亲长相十分平庸,脸长、眉淡,五官搭配不完美,身段比例非黄金。

和普天下绝大部分母亲一样,我的母亲平凡又伟大。为人之个体,她是平凡的,优点多,缺点亦多;为人之母亲,她是伟大的,此处不述。

母亲为人,长短各补。

略有文化底蕴,与周围环境保持得体的距离,在处理周边关系的时候识大体,总顾大局,凡事忍让,是母亲的所长和优点。

我的母亲略有文化底蕴。母亲读过书,经典如红楼、三国、封神演义,古典如倚天屠龙、碧血剑等,现代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等,她读过不少,对人物情节了如指掌,记忆力十分惊艳。而且母亲口才上乘,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常常有一众人围在她身旁,听得津津有味。文化极度匮乏的环境里,我的母亲,是焦点人物,是乡邻啧啧夸赞的对象,是我的小伙伴艳羡的对象,在童年是让我感到十二分骄傲的。她对于经典戏文更是精通,每次村里唱大戏,她都拣选最好的位置,端坐几小时不觉疲乏,凝神倾听,专注非常。附近村里唱戏,近的地方她与旁的票友结伴徒步,远的地方她搭乘别人的拖拉机去,十分热衷。对于戏文的经典桥段,她能信手拈来,思维流畅,语言丰富,十分有吸引力,有时候还扯开嗓子来两句,旁的人夸她有文化,她总是微微笑,不忙不可迭地推脱,也不显示出令人讨厌的得意神色,自然自信的那神情令少年的我十分迷恋,暗自模仿。小时候每当村里唱戏,我都在旁陪伴;大戏落幕,旁的人问她,她有问必答,为那些看戏投入但是显然没有看懂听懂的人解惑,我必凑在身前,耳濡目染,接触的比旁的伙伴丰富得多,自然见识多,下笔传神,脱颖而出。母亲是我热爱文学、爱上读书、爱上写作的启蒙第一人。

难能可贵的是,母亲与周围环境总是保持得体的距离。她不似北方农村人那样喜欢串门、家长里短、长谈阔论。母亲是勤快的,她不是去田间劳作,就是在后园子里摆弄蔬菜,很少偷得片刻闲,一辈子都没有摸过麻将。她沉溺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喜窥探别人的家事,也不喜欢张扬自家,尤其是丑事。她总是说“自己家的事千万到外面不要说,记得,啊!”所以,我从小便养成了习惯,纵然内心丰富万千,嘴巴上像拧了螺丝一般,很少妄言妄语。很早开始写日志,练就善于描写内心世界的好本领,也是缘于母亲的熏染。母亲和周边人不热络,不和某个人好成一团,也不和那个人特别生分,她和谁都客客气气的,但是她也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和街坊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好,也不坏。成年后回过来看,那是城里人的处事态度,与人保持礼貌的距离,却又不至于太过生分,没有纷起的矛盾,是很不简单的。

母亲识大体,顾大局,很是难得。家里有爷爷,大姑子三个,小叔子两个。爷爷是俄文老师,本身有知识分子的傲气,又有在外头工作的子女,里子面子都有,气场十分足,压根也不把我母亲放在眼里。气急了谩骂母亲也是有的,大部分起因当然都是因为心疼我们几个孙子孙女导致的。记得母亲挨骂多是因为洗衣服。小时候,农村人习惯在河里洗衣裳,母亲攒了好多衣服,挑了到河里洗。来回路长,加上洗衣的时间,需要大半天。母亲挑着满满一担子衣服刚进家,就被爷爷数落半天,嫌她衣服积攒过多,洗的时间太长,耽误做饭喂养我们。爷爷耳背,声音大,训斥母亲街坊都能听到。又不是干了亏心事,平白受斥,我都替她抱不平,但是母亲从不回嘴。偶尔母亲背过身低声嘟囔几句,面对爷爷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挂在脸上,流露不满的。所以,爷爷经常夸赞她识大体。她和几个姑妈,也处得和谐。姑妈都在城里工作,吃公家饭,拿公家钱,有能力眷顾娘家,处处帮扶我们,但是也少不了指手画脚的干预、居高临下的指责,母亲从不较真,谦虚聆听,态度温和,从来不气急败坏地表达姑姑们的不满。我想她心里,肯定是有不满的,但是,人家给予的多,她仰仗地多,给点气自然也是不能不接受的,两相抵消,她便不好计较了。

母亲的缺点,是摆在面上的,邋遢、少精致、爱占小便宜。

母亲的邋遢,是我最难以忍受的陋习。爷爷是俄文老师,生活很精致,我便承了爷爷的嗜好,从小洁癖、精致,对生活的小情调有很多期许。晨起和爷爷一起把偌大的院子打扫一遍是多年的习惯,房间地面要干净,地下见不得一个烟头;东西要摆放整齐,避免一切凌乱。收拾利落了,才觉得一天真正开始。母亲的凌乱不是一般的,东西摆放没有秩序,满眼生乱不说,找东西的时候找不到,只听得父亲急不可耐得催促要一件出门的衣服,母亲慌忙应答,越急越乱,索性把整个衣柜都弄乱了,最后才找出。父亲骂骂咧咧地走了,母亲还得在繁重的家务中抽出时间来收拾残局。母亲清晰的时候,我绘声绘色描述过这个场景,把她笑得前俯后仰,连连称是。

母亲少精致。吃葵花子的时候,乱吐一地;把碗筷泡在水池里,等到没有可以用的了再洗、吃过的挂果皮懒得扔塞到枕头底下是常有的事。我最最看不上的是,母亲吃苹果梨子总是把果子的核全部吃进去,把甜的汁吮吸了再吐出渣子。这固然是一种节约,但是我认为更彰显一种生活态度,那是和精致的生活相对立的一种态度,是一种对富有和有格调生活的放弃和对贫穷生活的靠拢和妥协。每个人有自己的习惯,但是我因了俄文老师的爷爷的小资情结的影响,心里特别看不上母亲的做法。多番表达不满,奈何母亲不改。

爱占小便宜,是农村人多有的陋习,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母亲也有,常常令我感到羞愧。有时候到田间帮忙,见得母亲左右张望一番,顺旁边人家的玉米棒子。我从她那神色慌张中感受到了危险和羞愧,劝她不要如此,我们家也是有的。她说,别人也顺我们的,看,旁边的一大块包米都没有了,欺负我们是傻子。我顶反感她的做法,但是又没有制止她的能力。常常感到羞愧,但是也没有勇气,不吃她采回来的新鲜包米棒和毛豆。后来母亲第一次手术前,担心下不了手术台,曾经袒露过,说那些我看不上的小偷摸确实是不好的,那会儿因为家里穷,孩子多,将养困难,境界低了些,只好如此。而且,别人确是经常偷我们家的棒子和毛豆。做的时候,做贼心虚,心跳加速对心脏是非常不好的。现在有钱了,谁还在乎别人的那些东西。生死关头,母亲的吐露,是对伤害我自尊的一次道歉。她知道我心气高,站在田埂上,看她那样心里是恨恨的。我哪里有资格不原谅母亲,她都是为了我们,她其实也曾经如我一般心高气傲,只是一个穷字,让她不得不低贱。

作为个体,她的缺点很多。我的小叔,是个大医生,在很多场合嘲笑她,看不上她。我也看不上,但是,她是我的母亲,她为我母的伟大,足以盖过这些瑕疵。母亲的伟大,我懂得。

小时候的我,是家中最瘦弱的孩子。病了的时候,母亲给我单做番茄鸡蛋面,做溜溜饼,在我的央求下放下手里成堆的活计,给我讲那些戏文故事。那会儿小,只管听得入迷,哪里能想到母亲会在夜晚还要熬夜赶工,完成白天耽误下来的活。但是,母亲从不拒绝我,也从来不朝我抱怨。这后面的辛苦,是我稍微长大悟出的。母亲对我尤其偏心,还因为其他孩子都是“正出”,只有我是“庶出”,因为我的爸爸早去,弟弟妹妹管叫爸爸,我管叫叔叔。母亲心疼我,特别顾我。北方冬天冷,家家做好饼子馒头,放在库房里慢慢吃。东西匮乏,得收放起好,不然孩子多,往往提前一扫而光。母亲放的时候,会示意我指给我,让我饿了的时候,自己取了吃。这些细节,旁人怎可懂。尚在懵懂的时候,母亲就灌输我,像姑妈那样活着,到城里去,当教员,自己挣工资说了算,决不能像她这样在农村里过一辈子,听这个听那个,唯独不能有自己的独见。可见她是有诸多委屈的,只是不能言说。她常常说我是文曲星下凡,读书好。这大概就是最朴素的励志和鼓励式教育了。母亲是了不起的,寓教在日常的点滴言语中,激发孩子的原动力。听了母亲的话,我从小就立志到城里去,也觉得自己异常聪明,学习特别上心,自然功课成绩好。在小学是一等一的尖子生。开了个好头,带动了弟弟妹妹,母亲脸上生辉,十分开心。

我和弟弟妹妹成绩都好,一路绿灯,妹妹是公务员,我是高校老师,弟弟也能自力更生。母亲的辛苦劳累,不表也知。种过好多田,也养过猪,没有钱的时候还能四处求援,低下脸向别人挪腾。好不容易,我们都出息了。母亲脑瘤,手术,一蹶不振。

母亲第一次开颅后,恢复得很好。不久就能站在灶台边上做好吃的饭菜。她烧的一手好菜,那味道,我永远都无法模仿。怪我们没有医疗常识,以为切除了肿瘤,可高枕无忧了。

6年之后,母亲视力锐降,糊里糊涂找不到回家的路,才引起妹妹的重视。二次手术后,母亲能认识人,能看电视,但是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事,被她好的口才说得像真的一样。后来,大小便偶尔失禁,辛苦了父亲,也让做女儿的我,肝肠寸断。悔段了肠子,又有何用。到如今,也只能以微薄的金钱聊表孝心。

今日撰文,写给我那平凡的老母亲。

作 者 简 介

石志华,南京农业大学外语老师,硕士,公开发表论文20篇左右。业余时间爱好文学,广泛阅读,喜欢写作。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

  • 成长只在一瞬间

    文〡晓无涯 图〡二哥画画 前天周六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眼看着就要过年,而年货我却一样没买. 连日来莫名手麻,让我很多事力不从心,于是,上午的时间里抽空去扎了针灸.下午打算带着娃们一起逛超市打年货 ...

  • “只要不离婚,我就照顾他”,有一种女人,一生都在为他人做嫁衣

    昨晚,母亲打电话说,姑妈又被她老公打了,我爸正在生闷气. 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了.从我刚记事起,我爸就三天两头地去处理姑妈两口子吵架的事,那个时候,他们应该刚结婚不久.姑妈的老公家暴,所有人都劝姑妈离婚 ...

  • 垄上日记:大姑妈,冬日的探望

    大姑妈 清明尚能自由地行走 陪你去我父亲的坟上磕头 念叨着你的哥哥多多保佑 不曾想半个把月后 大腿上竟有了未知的肿瘤 一小片叫做淋巴的毒 日夜向正常的肌体渗透 原本健壮的大姑妈呀 很快就被啃噬得枯槁消 ...

  • 一次一次回家,一次一次出发

    2月6日 凌晨四点半,外面的风有些冷,缩进羽绒服里,去开车.回家750公里,快的话,今天下午能到家. 抬起头,看见了天上圆圆的月亮,脑海中突然蹦出"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用何时,就是 ...

  • 【缑城草木记】南瓜贼事

    喜收南瓜 十岁那年初秋,正值处暑时节.爸在三块种番薯的自留地边嵌种的南瓜获得了大丰收,第一批便装了十三担,满满二十六大脚箩. 这个大脚箩是什么概念呢?装谷子用的大笸箩,一担谷子有200余斤.装南瓜时, ...

  • 绥宁县一张50年前的珍贵照片 历史的印记,你家有吗?

    时事  热点  新闻   爆料 投稿 广告 爱心 邵阳同城 | 免费招聘求职 一张50年前的"全家福" □黄田 最近翻看家里的相册,一张发黄的50年前的"全家福" ...

  • 『雕塑头条』石凯华丨东北师范大学美院雕塑系2020届本科毕业生

    ▲ 石凯华创作照 导师评语 2020释缓人类节奏,脆弱的生命体得到更多的休息和思考.思考生命的价值.思考生存的意义.找寻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原则.回溯周而复始的轮回-- 石凯华是众多学生中最踏实的一个,每 ...

  • 熊志华丨深沉如海的乡愁(散文)

    记忆在时光隧道展开,延伸,搜寻. 温厚故事里的人和事,像一台老式的留声机,发出磁性般的声音:像播放的老电影,看见熟悉的面容.意想中的山水,物景,画面如此逼真.那样遥远,却又很近. 雄伟的南昌八一起义英 ...

  •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杜兴成作品丨我的母亲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我母亲白玉英姓名的这几个字,就像她的品德一样 ...

  • 【战疫.专刊】原创. 云朗诵.视频版《十赞英雄》作者:张志华

    [战疫.专刊]原创. 云.朗诵.视频版<十赞英雄>(组诗十首) --疫情之下,一座城,一条心,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英雄. 作者:张志华  朗诵:河北鹿泉诵读协会成员(孙尊华.齐喜霞 等10人 ...

  • 每日重点·推荐丨当代艺坛翘楚书法家——董志华

    摘要:在这个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努力,不断创新,通览古今,融贯中西,使中国书画艺术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将中国艺术逐步推向世 ...

  • 【西散原创】姜文志作品丨东风景物记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诗人王维奉 ...

  • 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幸家沟黄土层中发现的一个石核 揭开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序幕

    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幸家沟黄土层中发现的一个石核 揭开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序幕 来源: 神秘的地球 时间:2020年6月06日 10:08 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幸家沟黄土层中发现的一个石核 揭开中国旧石器时代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周志华《散步》

    [阅读悦读·散文]周志华<粉红色的记忆> 文/周志华 [作者简介]周志华,赤峰人,闲暇时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作品见于期刊<白柳>以及<琴泉><赤峰文学艺术&g ...

  • [文学原创]•闵志华:许 愿

    图片由作者提供,旨在分享若侵权请告知删除 ·闵志华 许  愿 你的唇贴近香甜的蛋糕 有多少往事在缠绕 可是,你脸上为什么没有快乐 也没有愁容 是不想吹熄这蜡烛吗? 这一吹,就吹老了容颜 吹老了我们,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