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这么在意回撤?

今天跌得比较多,整个抱团的氛围都崩了,CRO的凯莱英、康龙化成、药明康德;工控的信捷电气、雷赛智能、汇川;锂电的赣锋、新宙邦、宁德时代;重工的浙江鼎力、三一、恒立液压;老牌抱团爱尔眼科、晨光文具、中公教育等等等等。
这些其实或多或少都是疫情受益的公司,也是机构重仓的票。
我不害怕机构结账,我比较怕底层逻辑的转变,就是疫苗出来以后,恢复到以前的秩序,然后转单逻辑、出口逻辑、疫情增量逻辑、去库存逻辑全部被推翻。
而且这几天杀的都是出口企业,转单企业,疫情增量企业。
而这些企业的业绩,包括现在的断层,多数都是受益于疫情导致的超预期,只有部分是疫情受损然后三季度恢复超预期的。
机构兑现不可怕,兑现完过后还会回来,但是逻辑一旦发生根本变化,那么就不会再回来了。
就像这样

今天讲讲自我熔断。什么是自我熔断?
自我熔断就是我自己的一个保险措施,当总净值回撤超过5%的时候,我就会立刻清掉手上所有的仓位,然后冷静分析自己的持仓策略和市场环境。因为我买的都是一些机构重仓的票,而且的话单票上限一定不会超过20%,也就是说,我的持仓在5~10只左右,而且是处于不同行业的,单个行业不会超过百分之20%, 那么就持有至少五个行业。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的规避掉一些大多数的风险,当大盘没有暴跌的时候,各个票应该是此消彼长的情况,就像昨天,即便有一只暴跌的,也会有其它的票上涨,所以昨天净值也没跌多少。

当净值大幅回撤的时候,要么是我的选股出了问题(太弱),要么是整个市场出了问题,无论是哪个出了问题都应该及时调整。
这招是我在第一家公司学的,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我在华大基因调研,川普宣布2000e关税,然后大盘暴跌,我们公司单日净值下跌超过5%,然后风控部直接清掉了所有仓位,然后就紧急开会,讨论了一下大盘跌到2500的情况,正是这个措施使得那一年公司避免了后面的巨大损失。
而这个自我熔断从五月到现在救过我三次。
之前风电暴跌、消费板块瓦解、医药板块瓦解,都靠这个及时止盈,然后再调整策略。
每一次自我熔断后我都会认真的调整持仓和行业,以及审视大盘的风险,然后再出发。
有的人问:我自己就几十万或者就十几万能这样做吗?
当然可以。
这时候你其实可以分散两到三只,不用像我这样五只以上。

另外我今天就破例讲一次鸡汤,我平常非常少讲鸡汤,应该说是没有讲过什么鸡汤。

其实我并没有跟其他人一样,什么都看,我从19年到现在都是比较专注机构龙头票,然后就偏重择时,所以就有了净利润断层的策略。

而且我是个右侧交易者,我不做左侧。好股票可能需要好价格,但是更需要好时机,我认为好时机比好价格更重要。
我为什么这么在意净值?
因为我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于股票账户的收入,那我肯定不可能说关注其他更多的东西,然后放弃自己的主要收入,对吧?所以的话我主要就是把自己的账户做好,回撤跌的时候跌的比人家少,涨的时候涨的比别人多就够了,至于说什么价投不价投的,我无所谓,我到股市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当价投的。
我完全不在意你们或者其他人说什么,我自己清楚: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
你可以去看那些优秀的基金,他们不是永远不跌,而是跌的时候跌得少,涨的时候涨得多,盈亏比永远大于1,能做到这点,就比市场98%的人优秀了。
像今天这种情况,实际上在一年中有三四次这种转换的情况发生,基本上每个季度都会有一次,跟机构调仓是吻合的。比如之前的消费板块,绝对走长牛的一个板块,他可能会假摔一次或者两次,因为你没有办法他到底是真摔还是假摔。现在的消费板块,除了几个龙头,跌30%的比比皆是。那么在这种时候,你只是一个散户,你要去跟这些超级机构比吗?比不了。
你能做的,就是控制回撤的同时,赚更多的钱,然后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今天清掉了凌霄,昨晚做的计划是如果凌霄低开直接砸出,如果修复则补回,但是很遗憾他直接低开,那我全部砸出去了。
然后昨天减仓其实减得非常漂亮,昨晚在排除掉很多出口受益的企业后又加回了星宇、顾家、汇川,然后今天全跌。
出了火场不该贸然返回。
今天回撤2%,从高点总回撤4.3%,明天一个低开就自我熔断了。
明天估计也无操作了,先等等看方向,然后再决定了。
选对方向比啥都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