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用同一个方子治疗风湿病,疗效为何千差万别?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老中医桂枝附子汤医案思考丨文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112篇原创文章
今天读两则关于桂枝加附子汤的医案,发现一名中医用药,十分注重药症对应,用药丝丝入扣,但治愈时间却长达一个多月。而另一名中医,寥寥五味药,却达到了迅速治愈的目的。
第一个医案:中年男性一个月治愈
1、周身关节背部肌肉疼痛半年有余 中年男性,2020年4月22日初诊,患者主诉:周身关节及肌肉疼痛半年余。以后背部强(通僵)痛为主,以脊柱部位明显,疼痛时难忍,遇寒加重、得温痛减,患者平素畏寒怕冷。
查:舌质淡红、有裂纹,少苔,舌下络脉紫暗,脉沉细无力(气血少)。
处方:桂枝18g,附子15g(先煎1小时),炒白术20g,干姜15g,生姜10g,红枣15g,炙甘草10g,赤白芍各20g,茯苓20g,葛根30g,细辛3g,当归20g,桃仁10g,川芎10g。7付,水煎服,日1付。(此为桂枝附子汤因项背疼痛加葛根,因舌下络脉紫黑为有淤血加当归川芎桃仁,因湿重加白术,茯苓,干姜,细辛)
4月29日二诊:患者诉背部疼痛减轻,腰酸、下肢乏力,于上方加桑枝15g,桑寄生20g,丝瓜络20g(疏经活络)。7付,水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
5月6日三诊:患者诉关节痛、肌肉痛较前好转,后背疼痛消失,颈项部仍酸痛,怕冷感明显减轻,双手抖,遇寒后腹痛、肠鸣,大便稀。查:舌质淡暗,舌上有裂纹,少苔,舌下络脉紫暗,脉沉细。
处方:桂枝18g,附子15g(先煎1小时),生姜10g,红枣15g,生黄芪30g,人参20g,当归20g,茯苓30g,赤芍20g,白芍10g,川芎10g,桃仁10g,干姜20g,细辛3g。12付,水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因腹痛肠鸣大便稀加人参而内含理中汤意,加黄芪促气血达四肢末)
5月20日四诊:患者关节及肌肉疼痛明显好转,大便尚调。给予附子理中丸调理善后。
临证思考:胡希恕先生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将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融为一炉,而创制桂枝汤加茯苓苍术附子汤,用以治疗风湿痹病,并在讲座中一度将该方作为治疗风湿痹病的标准方。
但观看此案,为何看似药证符合而病情却屡次出现辨证。中年男性治疗竟然长达一个多月,可见治疗效率并不高。我们来仔细分析此案。
1、初诊:周身关节及肌肉疼痛半年余。以后背部强(通僵)痛为主,以脊柱部位明显,疼痛时难忍,遇寒加重、得温痛减,患者平素畏寒怕冷。舌质淡红、有裂纹,少苔,舌下络脉紫暗,脉沉细无力。
从脉证少阴证当为主证,用桂枝加附子汤,背部强加葛根。但因舌下络脉紫而认为有淤血,加当归、川芎、桃仁,因湿重加白术,茯苓,干姜,细辛)看似很完善,但所加药味已经超出主证用药,成了桂枝加葛根汤加附子,加茯苓后又有苓桂术甘汤方意,川芎当归芍药而有四物汤方意,看似很完善,但却有过之嫌疑。本患者关节疼痛半年有余,久病必虚,而用此方发汗利小便加疏通血脉,可能会伤津液太过。
2、二诊:4月29日二诊:患者诉背部疼痛减轻,腰酸、下肢乏力,于上方加桑枝15g,桑寄生20g,丝瓜络20g(疏经活络)原本津液已伤,而出现腰酸,下肢乏力,可见气血已虚,而医生竟用上方更加桑枝桑寄生丝瓜络。(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桑枝、丝瓜络去风湿通经络),势必导致气血更虚。
3、三诊:患者诉关节痛、肌肉痛较前好转,后背疼痛消失,颈项部仍酸痛,怕冷感明显减轻,双手抖,遇寒后腹痛、肠鸣,大便稀。查:舌质淡暗,舌上有裂纹,少苔,舌下络脉紫暗,脉沉细。从三诊可见,用了如此多的通经活络、当归川芎之后,设下络脉依然紫按,脉依然沉细,而且反倒出现手抖、腹疼、肠鸣、大便稀的太阴证,而且颈部仍酸疼,而关节痛、肌肉疼也仅仅是好转,可见此为药所误而出现变证。此时在三诊的方子里减去了桑枝丝瓜络桑寄生,增加了人参、黄芪补气。基本上变成了附子理中汤了,所以服用后症状改善。后用附子理中汤善后。
第二个医案:六十岁农民10天治愈
6、风湿病的疼痛。杨某,女,60岁,四川一农民。既往有风湿病史。1974年8月初,身觉不适,畏寒、头昏、身痛。某日正弯腰时,忽感腰部剧烈疼痛,不能伸直,头上直冒冷汗,遂倒床不起。
诊见:腰痛如割,不能转侧,身觉阵阵畏寒发热,手脚麻木。面色青暗,唇乌。舌质微红,苔白滑腻,触双手背微凉,脉浮虚。
此为太阳证,风湿相搏,卫阳已虚。法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以桂枝附子汤主之。处方:桂枝15g,制附子60g(煎1小时30分钟),生姜30g,炙甘草10g,红枣30g。
连服四剂,诸症悉减,再服四剂,基本痊愈。从此行走,劳动如常。1979年6月追防,患者谈及5年前病愈以后,未再复发(《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临证思考:此方为桂枝附子汤,以30克大剂量附子,八剂而痊愈。
关于两则医案的思考
1、从两则案看,医家需抓主证,如一味强调药证对应(注意不是方证对应)如一诊之活血化瘀,二诊之腰酸下肢乏力而用所谓的活络,看似丝丝入扣,却更加剧了人体津液虚衰导致变证百出。
2、用药精准也是功力的一个具体体现。第二个医案用附子达60克先煎一个半小时,同时重用生姜大枣各30克。若遇时医,必加大量补肾壮药之品,药味杂沓恐不效。
3、用药精简不仅考验抓主证的能力,更考研中医的定力,很多时候,是中医自身有贪多求快的欲望,导致用药繁杂,反倒效用更加不明显。
关注秦楚古方 | 守护人人健康
扫描二维码 咨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