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东亮丨秋雨绵绵忆恩师
这场秋雨下得格外缠绵而悠长。我想这是上天专为徐文洲老师的离世而洒下的泪水。苍天有眼啊,怜悯人寰。为逝去的人铺就一条温润而富有诗意黄泉之路。让她在归去的路上不寂寞,有这一派潇潇风雨、黄花红叶的秋韵作伴,我想她老人家应该走得不寂寞。
来的路上,雨泪水交织模糊了我的双眼,其中泪水是热的,雨水是凉的。我的心多半是悲凉的。我没敢在微信中发布信息,我怕很多人为难。怕那些想来而来不了的同学们为难。但我是一定要来的,尽管九点钟以后,我还有很多公事要处理。但我觉得为恩师送行这件事情,和单位的事相比尽管是私事,它是我生命中的大事。一定要来,不管其他人,不管风雨有多大,一定得来。
在庄严肃穆的殡仪馆大厅,我看到她的遗像依旧笑容可掬,但是音容宛在,青魂已逝。于哥那声泪俱下的长篇悼词不失为一片感人至深的纪念性散文。在司仪的主持下,我们郑重的给老人行磕头礼,对于恩重如山的老师,这个跪礼,她收之安然,受之无愧,名至实归。
今年中秋节前夕,得知老师在敬老院中摔伤了腿住进了医院,心中不禁暗生愁云。经验告诉我,九十多岁的老人摔倒绝不是件好事。老人最怕卧床不起,老年人在没有一定的活动量时,身体各部分器官都会逐渐老化,很快趋于功能衰竭。在惴惴不安中希望奇迹出现,我还想等老师哪天出院了,我一定去得看看老人家。前段时间和一位在郑州工作的同学聊天,她很关心的询问老师的身体如何让,我不拍拍脑壳,是啊,早应该问问了。我和于伯安哥哥(徐老师的孩子)通了电话,情况果然不好,老师的身体每况愈下,该检查的都没落下,该用的药都已用过,医生也很客观很无奈地说,老太太可能支撑不了多久了。
终于,在我10月16日的微信朋友圈中我看到来自“笑对人生”(于伯安)的消息内容:“东亮弟弟,我妈今天早上七点三十八分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妈走得很安详……”
我毫无表情的愣住了大约五分钟,眼泪也随着思绪和记忆流到了腮边……
大约在五月份的一个上午,我去敬老院看望了一次徐老师,那是我二十五年来第一次见到老师,没成想也是最后一次。那天我买了水果和纯奶来到老师住的房间,此前就听说她已经患了轻度阿茨海默症(老年痴呆)了,沟通起来有些不方便。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我来到他房间,老师看起来没多大变化,只是头发比那时候白的更多了,戴着老花镜在床边坐着,像是在看书,又像是在想着什么事情。怕她听不清我讲话,我下意识地大声说,“徐老师您好啊!我是宋东亮,是您的学生。“啊,东亮-----”她一手扶住自己耳朵,显出出很努力听的样子,另一只手要拉着我,意思是叫我坐下。我又重复了几遍,确定她还是没听清,还没想起我到底是谁。我就顺手拿起她桌子上的笔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上我的名字,她拿起纸念叨“宋东亮”三个字。顿时眼睛一亮。“哦……咦、咦、咦……”那表情是惊诧也是欢喜。东亮,是你呀,快坐,坐我跟前。她一会儿叫我椅子上,一会儿又叫我坐她床边,欢喜得像个小孩子:“咦,东亮来看我啦,哈哈,好啊……”
她拿起窗台上她作品获奖的奖杯叫我看。时而拉开抽屉寻找着什么,也不知她在找什么,是找抽屉里的点心?还是找床头柜里已经放苦楚的苹果?反正她拿了吃的东西一个劲地往我手里塞。但她似乎又为找不到什么东西而唉声叹气,怅然若失。她时而站起来继续寻找,时而又坐下和我说话。令我很难过的是,我和老师的交谈仅限于这些惊诧的语气词和作为亲切称谓的名词,交谈已经谈不到实质性的话语,沟通出现了严重阻碍。我也有些不知所措,当年神采飞扬,侃侃而谈的老师,此刻竟然成了这个样子。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儿童。时而用手拍拍额头,看看我都不记起了,究竟记不起什么了,她说不清,我也搞不明白,可这这一切并不妨碍我对她老人家敬爱和尊重。后来,伯安哥哥告诉我说,他把我写老师的文章打印出来让妈妈看,她欢喜得不得了,说她的学生有出息了,我可以想象到她看文章时的激动,可以看到她将那几张纸珍藏起来时的欣慰。东西放的越金贵越是找不到。这话,她重复了好几遍。记得那天她还说,我不想啊,在这里住,我想出去转转。后来于哥哥真的带她去游乐园坐了小孩子坐的电瓶车,她老人家可开心了。
那天,老师那儿童式热情叫我热泪盈眶。她非常正式地要留我吃饭,我知道这不可能,但又不好拒绝。我们又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下坐了一会,我便借故溜掉了,因为,要是正式的告辞,估计那天我可能就走不了了。我匆匆离去,没有正式告别,也没多说上一句话,因为,我想来日方长嘛,我以后会常来看她,但我万万没想到,那匆匆一别,竟然成了永别。
作 者 简 介
宋东亮,男、45岁,笔名:始祖鸟。河南郑州荥阳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荥阳市作协理事。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暨大河刊社驻荥阳工作站副秘书长。现就职于荥阳市住建局。本人自幼酷爱文学、历史,中学期间曾尝试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多年来笔耕不辍。本人曾在《世界汉语文学》、《楚河汉界》、《荥阳文学》、《荥阳慈善报》、《荥阳学习》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2014年,散文《双清仰止》入选《中国散文选粹》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