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点——我的“教学手记”

慢一点——我的“教学手记”

2017年6月10日

昨晚在家里跟孩子渗透诗歌知识,想激活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读的是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先从景物入手,让孩子抓住景物,然后描述特征。闺女是这样形容的:无声的泉眼,浓郁的树荫,含苞欲放的小荷。我问:“小荷是含苞欲放吗?”我猜孩子是照着套版来形容的——提到荷,就联想到花,想到花,不就是含苞欲放吗?“含苞欲放是快要盛开的样子,你再读读,诗中的小荷是什么样子。”孩子仔细看了看说,露出尖尖角的小荷,嗯,我知道了,尖尖的小荷。——是啊,尖尖的小荷,基于文本的特征!

接下来是最后一景物——蜻蜓。我曾经改写过这首诗,我写的是“飞舞的蜻蜓”。孩子今天读诗,却脱口而出——顽皮的蜻蜓。我有点意外,却也惊喜。咬文嚼字一下,“顽皮”比“飞舞”有韵味。飞舞是客观,顽皮是主观,带拟人,带情味儿,有生命力和活力,是童心和童趣——是孩子的视角和心理。

如果去引导,孩子的思维会变得很活跃;如果去表达,孩子的语言很有个性和生命力;如果去发现,孩子其实很有思想和灵气。语文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分数,而在于思考、发现、自我表达。

2020年6月2日

今年继续带高三,语文卷上,诗歌依然是难点,是整张卷子最难读懂的文本。套路和方法都教了,可是读不懂诗歌的时候,看见试题,依然是一片迷蒙。

诗歌怎么读?诗歌是需要涵咏的,是需要有审美的眼光的,是需要引导并常态化的品悟的。

读诗是一个系统工程。越来越发现,语文的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从小学开始培养阅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表达。

想起一中校报曾经刊登过一个充满灵气的小姑娘的文章,具体内容不记得了,但是文章题目印象深刻——《慢慢来,比较快》。

现在一切都太快了,读书快,讲课快,做题快……到了最后,功利一点说,没有从小学养成的“慢”,想快也快不了,因为最后所有拿不住的分数,归结起来几乎都是“读不懂”和“思维水平”“语言表达”的问题——因为高考的语文,要求识记的分数实在太少了。

这就是现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