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让人泪崩的七分钟

《觉醒年代》,让人泪崩的七分钟

《觉醒年代》,已经不能仅用“好看”来形容了。历史的厚重,矛盾的尖锐,思想的深邃,形象的鲜明,语言的精彩,细节的魅力……注定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

在这部经典中,最具冲击力的,在我心里是第39集24分钟起的那令人泪崩的7分钟。这七分钟,相对整部剧来说,是比较沉默的七分钟,是相对安静的七分钟。它没有守常和仲甫慷慨激昂的演讲,没有润之和中夏的意气风发,也没有警察厅的张牙舞爪。然而,就是这短短的七分钟,让你泪崩,让你的心像被揪着,挠着。

这七分钟,是从父子送别开始的。

陈延年和陈乔年要去法国勤工俭学了,临上船,发现父亲陈独秀来送行。这让兄弟二人既意外又感动。父亲不仅来送行,还带来了亲手炒的——炒糊了的南瓜子——因为陈延年从小就喜欢吃炒糊的南瓜子。

一小袋南瓜子,浓缩了深深的父爱。陈延年和陈乔年自然地捏起南瓜子品尝,在这一幕里,陈独秀不再是那个言辞犀利、勇往无前的思想领袖,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爸爸。他凝重的神色,故作轻松的语气,都掩不住内心的眷恋和不舍。父子间的无声的拥抱,融化了曾经所有的隔阂。因为远渡重洋,因为将要时空相隔,拥抱的瞬间,流淌在一个真男人,两个有志青年之间的唯有爱和温暖。我们隔着屏幕,还看见那一层淡淡的淡淡的感伤。

这南瓜子,这无声的拥抱,是编剧的用心和匠心。无情未必真豪杰,温情未必不丈夫。这两个细节,不仅没有弱化英雄的形象,反而使英雄的形象更加真实和饱满。

走吧,走吧。两位青年踏上求学的路,寻找救国的真理。前去未知,路会通往哪里?人生又会走向哪个方向?在父亲深情的凝望里,他们坚定地迈开脚步,然而,忍不住回望。

真实的回望,望见父亲牵念和鼓励的目光。向前,向前,追寻理想之光!

向前,向前,风度潇洒,帅气阳光。

向前,向前。1927年的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我们只看见挺直的脊梁。回首,一张血肉模糊的年轻的脸,一张目光温和纯净,笑容灿烂的脸。那目光似乎在说,瞧,希望就在前方。这是陈延年。革命烈士,宁死不跪,被乱刀砍死。一年后,还是上海龙华,还是一双带着脚镣、血肉模糊的赤脚,向前,向前,走向刑场。同样年轻的脸庞,同样的笑容,同样的目光。这是陈乔年。他说,让后代享受我们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

剧中,导演采用了时空交错的艺术手法。前往法国时的雍容潇洒、阳光帅气、步履坚定,与赴死前的衣衫褴褛、血肉模糊、步履蹒跚,以前后镜头的方式呈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下子就震撼了人心。这其中没有对白,刻在我们心里的,是他们明媚的笑容和无畏无惧的从容。这让人泪奔的笑容和从容啊!

那么鲜活而可爱的中国青年,就这样为理想、为中国从容就义了。他们走上了一条路,追求真理和幸福的路。他们的理想,照耀了中国;他们的生命,驱赶着曾经的寒冷和黑暗。

两个温暖的细节,两组强烈的对比,没有画外音,没有任何议论和抒情,这近乎沉默的七分钟有着无比丰富的内涵——理想,追梦,坚贞,无畏,今昔……

为什么这短短的七分钟有着令人泪奔?我想,最根本的是我们英雄的救国救民、为正义和理想舍身赴死的精神;此外,再现这种精神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也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英雄从未远去,中国青年可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