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友生:对脾胃生理病理的认识】
1
对脾胃生理的认识
1.脾胃是元气之本:
元气是健康之本,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命门真阳虽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是人由胚胎生长发育成人的原动力,但既生之后,人体的生长发育,一切生理活动,全靠脾胃水谷精气的维持,故《内经》有“人受气于谷”和“得谷者昌,失谷者亡”的定论。先天禀赋再足,若没有后天脾胃的充养,就难以维持生命。因此,在既生之后的生命活动中,脾胃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2.脾升是升降运动的关键: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在这个“小宇宙”中,与自然界一样存在生生不息的升降浮沉运动。而在人体内的升降浮沉运动中,最重要的就是脾胃的升清降浊。在脾胃的升降问题上,万氏指出,脾升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关键。认为前人所谓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胃气,就是指脾的升发之气。如果脾气不能升发,反而下陷,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五脏六腑失养,元气就会匮乏和消沉,生机也就不能活跃如常,而发生种种病变。这就是李东垣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依据,而升发脾胃阳气,也就成为李氏《脾胃论》的理论核心。但是,万氏对李氏独重脾升之论,认为不够全面,因为在人体升降浮沉的生理活动中,脾升和胃降相辅相成,是必须并重而未可偏执的,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只不过脾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已。
2
对脾胃病理的认识
1.气火关系失调:
人体生命活动全靠气来维持,气足则健康,气虚则病作,故《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而气虚病作的关键则在于脾胃中气受到损伤。李东垣创立阴火说,其基本论点即“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首次把《内经》“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的理论引申到脾胃气虚与阴火产生的关系中来。但是,李氏却未能把脾胃气虚与阴火随生的机理阐述明白,而只是一再强调“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等等。可见李氏虽然发现了脾胃病理中气火关系失调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但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万氏有鉴于此,对阴火产生的机理,气火关系失调的所以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说:
气有余而化火,乃属一种实性亢奋,可称之为实火,多见于新病壮实之人,例如外感病的实热证;
气不足而生热,乃属一种虚性亢奋,可称之为虚火,多见于久病虚弱的人,例如内伤病的虚热证。
在虚热证中,因阴虚而导致阳亢的阴虚热证为其常,因气虚不能内守,向上向外浮越而显露出虚阳亢奋之象的气虚热证为其变。但这种虚阳亢奋,是因脾胃气虚而向上向外浮越所致,它和少阴阴盛格(戴)阳证是因心肾阳衰而向上向外浮越的虚阳亢奋又同中有异,不可混淆。
脾胃气火关系失调的病理状态,除上述气虚阴火亢盛外,还有一种气郁阴火亢盛之证。前者万氏名之曰“阴火虚证”,后者名之为“阴火实证”。阴火实证的产生,缘由阴邪(外感寒湿,或内伤生冷,或忧思郁结等)郁遏阳气,令阳气不得发泄而出现的“火”象。这种“火”象,既不同于气有余而化火的实性亢奋之象,又有异于阴亏或气虚而生热的虚性亢奋之象,此种郁火,只须宣散,解其郁闭,令“火”得以发泄则愈。
上述阴火虚、实证,东垣虽均有涉及,但终因语焉不详而难以领会。万氏将其条分缕析,使之合于规范,令人耳目一新,说理浅显,易懂易学,便于掌握运用。
2.升降运动失常:
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健运,就能维持如《内经》所说的“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则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都会发生病变。因而,脾胃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理的又一重要方面。它可以引起上、中、下三焦及其所络属的脏腑的各种病证。举例来说:
脾胃升降失常,直接引起中焦不和,而现脘腹痞满胀痛之症,就是因为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中气壅滞不通所致。脾气不升而反下陷,常见神疲肢倦而嗜卧或久泄不止而脱肛;胃气不降而反上逆,常见呕恶嗳气而不思饮食。
脾胃升降失常,间接引起上焦不和,或在肺而现咳喘痰多之症,就是由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不能运化水谷变成精微上输于肺,反而化生痰湿上泛于肺,使肺气宣降不利所致。或在心而出现失眠之症,就是由于“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之浊阴不降,循胃络通心而上扰心神;或由于脾虚气血生化无源,血不养心而心神不安所致。
脾胃升降失常,间接引起下焦不和,或在肝而现胁痛满闷之症,就是由于脾虚失运,脾气壅滞以致肝失疏泄所致。即使先因肝郁,也终必传脾,而应以治脾为主。或在肾而现腰痛浮肿之症,就是由于脾虚生湿,湿聚成水,水湿困肾所致。
万氏认为,李东垣对脾阳不足,不能主升,湿土病现的病机论述较详,而对胃阴不足,不能主降,燥土病现的病机论述较少。后世叶天士有鉴于此,提出脾胃分论,创养胃阴法,以弥补东垣升脾有余而降胃不足之缺憾。万氏对此,能兼收并蓄,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
脾胃病变的治法方药
万氏认为,李东垣善治脾胃,应是金元以前的最高水平,但到了今天,其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至少两个方面:
一是偏重脾胃之阳,而忽略脾胃之阴,温补脾胃之方虽多,滋养胃阴之法极少。
二是对脏器间相互影响的认识也存在不足,只着重阐述了脾胃和肺、肾的相互影响,而对脾胃和心、肝的相互影响则略而不详。
因此,在讨论脾胃病变的理法方药时,不仅要注意到脾胃阴阳两个方面,也要同时注意到脾胃与肺、心、肝、肾四脏的相互影响。为此,万氏拟定脾胃寒热虚实证治要点如下:
1.脾胃寒热实证治
(1)脾胃寒实证治:多因内外淫邪的寒湿犯中,脾胃为其所困,以致中气失运,而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呕恶不思饮食,大便溏泻,舌苔白腻润滑,脉迟紧等症的,宜用香砂平胃散以温运中气,祛寒燥湿;
若兼见嗳腐吞酸口淡恶食等寒滞症的,则宜加山楂、六曲、谷麦芽、鸡内金等以温消食积。
若因寒饮留中,而见脘腹痞满,水声沥沥,时吐痰水,舌苔白滑,脉弦迟等症的,宜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更加枳实、陈皮、桂枝等以温中逐寒饮。
若因久痢沉寒痼冷内结,而现腹胀满痛拒按,下痢白冻而里急后重,甚至大便不通,舌苔白腻,脉沉弦迟等症的,则宜用温脾汤加减以温下寒积。
若因寒凝血瘀而现脘腹硬痛固定不移,舌有青紫瘀斑,脉涩等症的,宜用手拈散加桂枝、乳香等以温化瘀血。
(2)脾胃热实证治:多因内外淫邪的湿热或燥热犯中,如太阴湿温的三仁汤证、连朴饮证和阳明燥热的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
若因胃火上炎,以致口疮、牙龈肿痛,甚至吐衄血的,宜用清胃散或泻心汤以清泄胃火。
若因热滞中阻,而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不大便,嗳腐吞酸,口苦恶食,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的,宜用保和丸合小承气汤等以清导食积。
若因浊痰凝聚,而现心下痞满、不食不饥不便、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的,宜用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辛开苦降以化浊痰。
若因热痰壅结,而现心下硬满疼痛拒按、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的,宜用小陷胸汤加枳实等以清化热痰兼宽中下气。
若因水热内结,而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不可近手、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的,宜用大陷胸汤或十枣汤以逐水热。
若因瘀血蓄积肠间,而现少腹硬满、大便不通、小便自利(或不利)、如狂甚至发狂等症的,宜用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以下瘀血。
若因热结血瘀而现脘腹硬痛固定不移、舌有紫红瘀斑、脉涩等症的,宜用失笑散加丹参、赤白芍、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等以清化瘀血。
若因瘀血内结于脾,而现左胁腹痞块的,宜用鳖甲煎丸以活血化瘀消痞。
至于因脾胃内蕴湿热而生虫的,多见脐腹时痛时止、口吐清涎、夜寐磨齿、肌瘦面黄有斑点、唇内有白点、舌苔花剥等症,一般可用化虫丸以驱虫止痛;但病性属寒而伴有舌淡苔白脉迟等症的,宜用理中安蛔汤;病性属热而伴有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的,宜用连梅安蛔汤;病性属寒热虚实错杂而伴有渴不欲饮、饥不欲食、舌苔白黄相兼等症的,宜用乌梅丸。
2.脾胃寒热虚证治
(1)脾胃虚寒证治:属于脾胃气虚的,多见神疲肢倦、少气懒言、不思饮食、肌肉消瘦、胃痛喜按喜温、舌质淡红、脉缓弱等症,宜用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温胃祛寒。
若因脾气虚导致阴火旺,而现久泻不止、久热不退、烦渴不思饮食、神疲肢倦、少气懒言、脉数而虚大或细弱等症的,则宜用补中益气汤升补脾气以降阴火。
若因脾气下陷以致脱肛的,亦宜用补中益气汤升举脾气以收脱肛。
若因脾气虚不能统血而见大便下血不止的,则宜用归脾汤以补气摄血。
若因脾气虚不能摄精而见膏淋或白带淋沥等症的,都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补气摄精止带。
若由脾胃气虚发展成为脾胃阳虚的,除现有上述脾胃气虚证外,还多现有身寒肢冷、脘腹冷痛喜热按、时吐清水、大便溏泻、舌质淡白、脉沉迟弱等症,宜用附子理中汤温补脾阳以化寒湿。
(2)脾胃虚热证治:本证是因脾胃阴液不足所致。多见胃中灼热、饥而食难下咽、咽干口燥、或胃中热痛而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干红或舌心光剥、脉细数等症,宜用益胃汤或增液汤等滋养脾胃阴液以清热润燥。
若属于脾胃阴阳气液两虚的,则必同时现有上述寒热虚证,如胃中热痛而大便溏泻、或胃中冷痛而大便燥结、或舌红苔黄而脉迟缓弱、或舌淡苔白而脉弦细数,等等。投药稍偏,即难接受,一般宜用资生丸等平补脾胃法以稳步取效,不可急躁图功。
脾胃病常与肺、心、肝、肾有关。例如:脾胃病涉及于肺的,由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因脾虚生痰上泛于肺,而现咳喘痰多、不思饮食、神疲肢倦、大便溏泻等症的,宜用六君子汤以健脾化痰为主。脾胃病涉及于心的,常见胃不和而卧不安,宜用半夏糯米汤或温胆汤以和胃安神。脾胃涉及于肝的,常见土虚招致木克的腹中急痛而脉弦等症,宜用小建中汤以培土制木。脾胃病涉及于肾的,常见腰冷痛而沉重等症,宜用甘姜苓术汤以培土制水。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五脏六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无论脾胃病影响到其它脏腑,或其它脏腑病影响到脾胃,只要症见肌肉消瘦、不思饮食,消化功能日差,气血日见衰竭,都必须以健补脾胃为主。否则,脾胃一败,就难以救治了。前人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确为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