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多大?

中国艺术品市场所创造的回报率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资金不断涌入艺术品市场。在西方的财富整合中,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形式,被称作安全的资产管理方式而深入人心。在西方发达国家,80%的富豪会将30%的资产配置为艺术品。

在西方的财富整合中,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形式,被称作安全的资产管理方式而深入人心,不同于获利目标和期限明确的金融产品,艺术品资产化是将艺术品作为有效资产,区别于一般标准化资产标的物的另类投资。

资产配置就是用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来分散资产风险。艺术资本与其他金融产品的关联度非常小,这也是艺术品适合做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胡润、福布斯排行榜上,中国前50位的富豪参与艺术品市场的大概不超过3个。而在西方发达国家,80%的富豪会将30%的资产配置为艺术品。

总的来看,目前国外艺术品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三种:艺术品组合投资模式、艺术家信托投资模式和艺术品对冲投资模式。

1、艺术品投资需要具备哪些常识?

纵观全球,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国际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显示,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收藏需求会出现增长趋势;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便会进入“井喷时代”。文化艺术品列入家庭资产的配置表也必定是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有个机构对艺术购买者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

国内高收入阶层中过20%的人群有收藏习惯,他们大约可将超过其财产1%的部分投入到艺术品收藏。假设全国个人储蓄总额其中16万亿元中有50%属于高收入阶层,则意味着,至少每年800亿元资金在理论上是可以用于艺术品的。

由于艺术品正如名车、别墅一样成为高级品位、财富与权势的象征之一,所以目前富二代、艺二代人群正被吸引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

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具有保值性强,安全系数高的优点。这些是艺术品的魅力所在。

当然,艺术品作为家庭配置资产,不像投资房地产,具备简单的知识即可,艺术品投资需要具备多方位的知识。

所有的艺术品都可以做资产配置,目前推荐的是流通性强、市场成熟的艺术品,以近现代绘画和当代艺术为主。来源是在平台上委托卖出的艺术品及管理机构推荐的艺术品,从中筛选优质艺术品,通过管理公司来实现投资预期。达到投资期限的艺术品,可以通过客户购买、画廊交易、拍卖等方式变现。

资产配置是以艺术品流通的真实价值作为推荐对象,根据艺术品市场交易行情和拍卖行情得出判断。随着艺术品市场继续活跃,这样的艺术品交易平台会越来越多。

客观来看,根据目前的市场和政策环境,艺术品资产配置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艺术金融化模式,相对于艺术品基金、信托的门槛要低,让普通家庭可以参与进来,分散股票、房产投资的风险。

同时,艺术品投资作为一种中长期投资行为,要五年以上才能看出明显回报,且在回报上是远远超出其他资产的。这要求资产化的支撑主体需认同艺术品资产化形态的存在,对投资有理性的认识,不盲从跟风,将艺术品投资作为必得的财产追加行为。

而在对艺术品资产化的探索过程中,从文交所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艺术品类产品的尝试,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其实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最重要的落地是融会贯通,把握好融资与投资的进出口,建立一个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从而解决大众对艺术品资产配置的担心。

另外,鉴定、评估、保管、保险等基本过程是产品上市必须要达到的前提条件,投资机构的信誉、背景、规模和运营模式,直接影响人们对艺术品资产配置的认同度。

2、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艺术品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在过去的5~10年中,艺术品的表现都超过了金融资产、股票和房地产。全球股市从回报率为6.5% ;而艺术品的年平均回报率达到了16.6%。

巴克莱银行曾对英国本土各类资产在不同经济情况下的表现研究表明,艺术品投资在高成长的环境中表现优异,而在高通胀环境下的表现要远远好于房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

无论从艺术品资本特性还是国内外经验看,资产配置是艺术金融投资的重要选择方面。在当下世界经济震荡的环境中,艺术品市场所创造的回报率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资金或是热钱不断涌入艺术品市场,这可能会进一步助推市场投资取向出现偏差的行为,即过度重视理财投机性投资,而轻视资产配置型投资。即在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更多地重视艺术金融产品的金融特征,而忽视了艺术金融产品的内容:艺术品本身的特质。

两者的最大差别就是前者把艺术品当作一种金融产品,获利目标与期限明确:后者将艺术品作为有效资产,是一种“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财产持有概念。

在世界发达国家,艺术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标准化的投资标的物,而是区别于一般意义标准化资产标的物的另类投资。在西方财富整合中,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已深入人心。在西方艺术品作为投资还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时候,他们已经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选项。

所谓资产配置就是用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来分散资产风险。艺术资本与其他金融产品的关联度非常小,所以这也是艺术品适合做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艺术金融产业并不一定是我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但在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所提升出的理念——资产配置是重要的,值得去关注与学习。因为我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资产配置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

总体而言,艺术品市场水比较深,在投资艺术品时,个人或机构拥有专业的知识看起来是必须的。

随着人们艺术鉴赏水平的提升,艺术品拍卖屡出高价的推动下,艺术收藏、投资,让越来越多的人跃跃欲试。但不同的人总怀揣着不同的心态与目标,一般来说,藏家出于保护艺术品或学术性收藏的态度购买艺术品,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而怀有投机心态、期待短期获益而进入艺术市场的人,往往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以收藏和投资两种不同的方式进入艺术品市场的买家们,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认为没有必要扬此抑彼,其实在现代社会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有时候是合二为一的,买家们的行为都是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艺术品收藏就是一种长线财务配置。艺术品收藏行为的开启,需要投资者对艺术品价值判断和市场规律两方面都有深入的理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吴冠中的作品只有数百元,1984年,范曾四尺整张《人物》精品挂牌价也只有8千元,且这一价格无人问津。然而,10多年后,吴冠中和范曾的作品在市场上动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但是如果当时吃进吴冠中或范曾的画并立马转手,恐怕很难有如此收益。由此可见,艺术品不太适合短线操作,它的价格上涨是需要有一定时间和周期的。

海派名家陆俨少,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他的作品收购价为15元一平方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涨至100元一平方尺,然后又升至1000元一平方尺;到1990年陆俨少山水画每平方尺高达1500美元;2000年,陆俨少的作品在海内外市场上也大幅攀升,精品每平方尺从3万元跃上5万元乃至10万元。可谓是验证了“长线是金、短线是铜”的艺术品投资经。

艺术品投资在当下,既充满机遇,又存在各种风险,如果想要全面的投资艺术品,就一定对艺术品投资有充分的认识。从行业属性来看,艺术投资如果把投资周期拉长,那么相对于其它投资项目而言,艺术品投资更安全,增值效果更明显。

来源:岳氏鸿麟

声明:本文、图片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网络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登载此文和此图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