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婚姻将走向何方:门当户对真的会幸福吗?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欢迎投稿,敬请关注、阅读、分享、评论!
婚姻是任何时代都说不尽的话题,也常常成为网文的焦点,特别是一些情感类公众号,更是把两性关系和男女感情大写特写,甚至爆出惊人观点。
某知名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说,五十岁的张先生是一名亿万富翁,年轻时家境好,他自己又颇有经商天赋,早早地事业就成功了,因此追求者众多,有官宦的女儿,有富家千金,也有貌美才女。最后他选择了年龄比自己小,才貌双全,但家境一般的女孩做了妻子。
张先生思想传统,两人结婚后,妻子相夫教子,处处听张先生的。但因为妻子家庭条件不好,一帮穷亲戚经常向他们借钱,碍于面子,又不得不借。
更可恨的是他妻子有个不争气的弟弟,因为做生意欠了一大笔钱,为了夫妻关系和谐,他先后借给妻弟几百万,加上之前妻子家里一帮穷亲戚的借款,上千万的人情借款让张先生不堪重负。为此,他向朋友发牢骚:“娶妻子,还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好”。
文章还嵌入式地把婚姻发展史武断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代,讲的是门当户对,媒妁之言;第二阶段是近代,随着个性解放、婚姻的自由,爱情在婚姻中地位上升;第三阶段,婚姻又将进入门当户对时期。
当然婚姻的三段论,是与时代密不可分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我国饱受儒家精神枷锁摧残,仅仅家庭出身,就决定了男男女女的社会地位,在那个社交封闭、生活圈子有限、层级森严的时代,跨阶层婚姻真的很少。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思想自由,特别是新的社交媒体不断出现,一些未婚或者处于恋爱阶段的男女,会通过社交平台认识、接触、了解,最后组成家庭。
于是出现了“珍爱网”、“世纪佳缘”、“百合网”及一些交友中心,甚至有些传统媒体也加入新时期婚恋大军,开办“婚恋交友”、“情感故事”甚至相亲节目。婚姻由熟人社会,迈向跨区域、跨阶层。
其实不管在任何时代,婚姻都是价值的组合。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价值观,从没有太多交集的两个人走到朝夕相处,相濡以沫,其磨合期一定是漫长而痛苦的。
爱情也是有保鲜期的。最近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爱情保鲜期是18~30个月。过了这个阶段之后,男女要么分手,要么让爱变成习惯。实际上,这个期限比理论数据更长,因此有了“婚姻七年之痒,十年之痛”的说法。
文章最后认为,在未来社会,那些想通过婚姻跨越阶层或改变生活质量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少,门当户对又将成为婚姻主流。
文章后面有一些读者留言:“同样的亿万富翁,漂亮温柔,凭啥给你相夫教子”、“欲戴皇冠必受其重,门当户对就没问题了吗?家庭中谁会对谁让步?”
更有读者狠怼,针砭时弊:“门当户对去吧,我身边的几个有钱人,家族企业相互担保,动则几千万借贷,拖累的让你翻不了身。”很显然这代表了不少人的观点。
有人怀念婚姻门当户对的时代,但社会文明之路走得太远,特别是人口失调,男多女少的社会,门当户对是多么的难。纵然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奇缘,又能否跨越爱情保鲜期呢?
也有人说,每天看手机、读网文的多数是小白,成功人士谁也不会天天玩手机。可细想一下,社会到底谁是大多数呢?流行的价值观如果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能上升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吗?
其实,当下社会已经进入价值多元时代,这里面既有阶层的融合,也有阶层分化。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往往还会把婚姻作为某种期待,而社会上层人士考虑最多的,则是如何保持稳定。
而婚姻是最复杂也最简单的价值组合系统。其简单是因为最初那一瞬间“眼缘”,其复杂在于两个人很难维系价值继续匹配。婚姻的裂变往往在于一方降低自我追求后,两个人的价值出现大的落差,婚姻也随之变得岌岌可危。
其实价值匹配的婚姻不仅仅体现在个人事业上。无论是在互补的家庭,还是一起比拼的家庭,包容式的自我成长始终是最稳定的价值增量。幸福的家庭虽有千种理由,却一定是因为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