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透视西医疾病 中医透视西医疾病——帕金森的病源本质简析

本文也许目前阶段不会为人们所重视,因为没有数据统计与临床验证,因为挑战了当前的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但这是用中医生命医学换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现代医学仍不知原因的疾病,让我们对这个看似神秘的疾病及其本质了然于眼前,有完全不一样的认知与了解,也有系统的解决方案。

未来,现代医学必定会在某个时候(也许多年以后)经过无数研究(现在开始着手脑肠轴理论的研究了),发现原来真是这个原因,殊不知,我们老祖宗医圣张仲景1800多年前就已经揭示了这个生命的道理。

帕金森病被视为困扰人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用现代医学界自己承认的话来说,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阻止疾病的发生和进展。这个是目前西医对帕金森病的认知,似乎医学与病人只能无可奈何。

任何事物都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判断与分析,如果从中医生命医学的角度来看,我倒觉得西医的帕金森病这个病名好象一片树叶,一叶障目,让我们习惯于遵循当前这样的理论研究结果与不知原因的事实,或是所有人都往目前既定的这个方向去研究,让我们看不到病的本质,从而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西医对此病着重于研究神经元及神经系统的问题,对其临床表现与症状也只是看到外在表现而已,如果我们用中医生命医学的眼光来审视与分析这个帕金森病的证状,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其本质根源,简单明了,而且可以将该病的早期症状辨证提前到四五年以前。

我们不妨先对目前西医、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知现状进行分析,看看其不足之处在哪里,从中医生命医学的眼光来反观已成定局的理论及其治疗效果到底如何。以下有关帕金森病的相关内容是从百度百科上摘取的专业介绍文字。

一、帕金森病的西医认知现状

定义: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帕金森病的名称是因为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在英国发现此神经综合症。

简评:现代医学习惯于对病的部位或组织本身的变化进行研究,此病着眼于神经元的研究。同样,也习惯于用某位发现某类病症的医生来进行疾病的命名。这种定义实际上一方面是脱离了生命本质的研究,忽略了生命作为整体运行的本质,另一方面对疾病的命名也是僵化了对疾病的认知,以追求名称、总结症状特点为研究成果,同样鼓励了研究者忽略对生命千变万化的认知。

症状: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疲劳感等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根据隐袭起病、逐渐进展的特点,单侧受累进而发展至对侧,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和行动迟缓,排除非典型帕金森病样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对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有效则更加支持诊断。常规血、脑脊液检查多无异常。头CT、MRI也无特征性改变。嗅觉检查多可发现PD患者存在嗅觉减退。

简评:现代医学对疾病症状的认知存在逻辑上的错误和本源上的缺失,这也导致了现代医学一方面对疾病的认知、诊断滞后于疾病发生本身,另一方面导致其治疗方向上往往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很多情况下,现代医学与中医生命医学在认知与治疗方向上是相反的,从而导致其无效或长期性。

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被视为症状表现,视为此疾病的结果,因而现代医学无法通过这种症状去探寻病源本质,中医生命医学则将这些证状视为辨证寻找病源的依据。而对便秘的认知,则是与中医生命医学的认知是相反的逻辑,是因与果的颠倒,后面会进行详细的剖析。正如对心脏早搏与第四、五胸椎的疼痛一样,认知逻辑上两种医学完全相反,现代医学认为是早搏引起第四、五胸椎处疼痛,中医生命医学则认为是第四、五胸椎处疼痛(存在错位)引起早搏(部分早搏的原因),所以治疗上也会南辕北辙。

原因: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简评:这又是现代医学的通病,很多疾病至今仍未找到病因,因为这些疾病没有病毒、病菌、结构性损伤等现代医学重视的致病因素,所以现代医学找不到原因,本质上是忽略了生命本身作为整体的运行规律,关注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疾病部位或致病因素本身。找不到原因,其治疗上就难以准确下手,就不能称为好医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最有效的药物。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改善症状,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

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运动并发症,包括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症状波动包括疗效减退和“开-关”现象。异动症又称运动障碍,表现为头面部、四肢或躯干的不自主舞蹈样或肌张力障碍样动作。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制剂有关,还与用药的总量、发病年龄、病程密切相关。

非运动症状的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晚期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欣快、错觉等。而抗PD的药物也可引起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便秘的患者可增加饮水量、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也可减少抗胆碱能药物的剂量或服用通便药物。泌尿障碍的患者可减少晚餐后的摄水量。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增加盐和水的摄入量。 睡眠障碍: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睡眠障碍。若经调整抗PD药物后仍无法改善睡眠时可选用镇静安眠药。

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与药物治疗一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术后仍需服用药物。

简评:治疗方式透露两个信息,一是因为没有找到原因,因此治疗仅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进展与根治,包括手术,也只能改善症状,二是药物治疗会产生并发症,有强烈的副作用、负面功效,有些症状其实是西药自己造成或加重的,这也是现代医学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专科基本只关注这个专科的疾病,至于引起的其他科的病,是其他科要解决的问题。关键问题还是对病因不明晰。

二、帕金森病的中医认知与治疗现状

我在百度上查询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相关资料,感觉对于这个疾病,中医理论研究与治疗相对较少,可能是帕金森病先入为主,定义为神经系统方面疾病,而古时中医似乎从来没有涉及过神经系统的问题,目前中医直接界入神经系统治疗的情况也相对有限。从有限的资料了解到目前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知与治疗方向、原则。

有文章指出,中医认为帕金森病应以年老体虚、肾精亏耗、髓海不足、瘀血阻络、气血亏虚、痰热风动为主。

据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雒晓东医生分析,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方法采用分病治疗、分类治疗,即以帕金森病的分期、症状为切入点,选择中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包括:1、中药治疗:适用于疾病早期及便秘、嗅觉障碍、忧郁症、焦虑症、疼痛、麻木、体位性低血压等非运动症状;2、中西医结合治疗:适用于疾病中晚期及运动症状;3、颤抖症状:因肝风内动所致,采用平肝息风治疗,如天麻素注射液;4、动作缓慢、僵硬症状:因血不养筋所致,采用补益肝肾、养血柔筋治疗,如葛根素注射液。

有的中医提出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几个基本原则是:熄风。治疗首先是补肝肾之阴、养血活血祛风;化痰,临床中,要分清患者是阴虚还是阳虚;第三是消瘀。化瘀的药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较为平和的养血和血之品;第二类是活血化瘀之品;第三类是破血逐瘀之品。

也有用针灸进行调治的,认为针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但在帕金森治疗上没有明显效果。

可能还会有其他中医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可以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但是,上述仅有的这些分析及治疗方式,说明目前中医对帕金森病仍缺乏整体的研究与认知,尤其是对其本质根源没有相应的剖析,这一点与西医是一样的,或者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跟从西医的理论的,对证状的辨证,如肝风内动、化痰、消瘀,是帕金森症的致病原因,但研究仍未深入到本质,在表述上也让人不易理解。

三、用中医生命医学换个角度看帕金森

鉴于现代医学对帕金森病的病因仍无所知,也没有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现代中医也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们不妨大胆地换个角度来探索与审视帕金森病的症状,剖析其根源及不能有效治疗的原因,分析其发展进程,包括更早期预防。

我提出中医生命医学,其实也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生命医学,是关注人体气、血、水的运行,关注寒与热,关注空间堵塞的医学,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已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只是我们摒弃了,忽视了,现代很多种重疾或所谓的疑难杂症都可以用这样的理论来进行剖析透视。用中医生命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透视帕金森病的方方面面,我先把研究与思考的观点表述出来,后面再一一剖析原因。

在病因上,我认为便秘是帕金森的致病因素,而不是结果,便秘不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症状,而是重要致病因素。这一点与西医的认知是完全相反的。西医研究表明在帕金森的早期症状出现之前的四五年或更长时间,很多病人都有便秘,这正是其根本原因,用中医生命医学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将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治疗提前到四五年前甚至刚开始便秘时。便秘伴随着帕金森的发生与治疗全过程,这也是难以根治帕金森的原因之一。这种认知是颠覆性的,西医与中医对致病症状的相反思维逻辑不改变,就不可能治好帕金森病。

在发展进程上,西医对帕金森病的认知是滞后的,出现早期症状时,实际上是已经出现了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已经晚了,已经到了病的阶段了。由于神经元的死亡及持续改变,所以帕金森病已经在恶化过程中了,出现的症状既是受神经元、神经系统非正常运行的影响,也同样在继续受导致帕金森病的致病因素的影响,包括便秘及其他体内环境,体内环境不改变,病的进程就不会停止,所谓并发症的出现其实不完全是神经系统的影响,而是体内环境的持续影响及西医药物的副作用影响,体内环境的判断是症状的表现,西医认为这些症状是帕金森的结果,中医则认为是身体运行异常的证状,通过辨证,从中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神经系统的异常或损坏应该只是这些症状的部分原因。不少病人最后死于肺炎也应该不是神经系统变坏的结果,而是体内环境变坏的结果。

对于症状的认知,中医的理解与西医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正如前面所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普遍被认为是帕金森病的症状,抑郁、便秘、睡眠障碍、疲劳感等被视为非运动症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会对病人的运动机能产生影响是肯定的,但是,这些运动并发症及非运动并发症应该不是全部是由于神经元的死亡引起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是病人体内气血水等环境存在问题,前面分析中,中医的诊断是有相应理由,包括体虚、肝风内动、痰阻、瘀阻等,只是这些诊断不够具体,说起来人们也不易理解。我们下面会详细剖析,会发现这些既是帕金森病人的病的结果与表现,也是使帕金森病病情继续发展的因素。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就可以在治疗上标本兼顾,可以用中西医结合来治,在西医的治疗上,我认为手术治疗可以改善病情的发展,但西药的治疗表面上可以改善病人的表现,但实质上可能加速病情的发展,包括产生的很多副作用(这是西医自己承认的事实),是在加快体内环境的恶化。

对于病名的看法,我认为帕金森病的命名阻碍了对此种病症的治疗,有如一叶障目。帕金森病的命名,让医生与病人的思维局限于将这类症状归因于神经系统的问题,看不到症状的本质,关注点集中在神经系统,忽视了人作为一个生命体整体运行的事实,忽视了人体生命的运行除了神经在传递信息之外,还有气、血、水的运行,还有寒与热的问题(遗憾的是西医对气、水、寒、热都没有概念)。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也似乎全是神经科医生的事,其他科医生没有义务、责任或资格去治疗。

中医是生命医学,关注的是人整体的运行,当某个组织出现问题了时,我们往往要到全身去找原因,去分析相互之间的运行依存逻辑,从上到下,从外到里,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也才能全面地进行调治,从而实现有效的治疗。对于帕金森病,尽管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出了问题,但是我们不会只关注大脑里的神经元,而是要找到影响神经元的全身上下的潜在因素,也要找到那些症状(中医称为证状)的问题所在,消除了产生这些证状的问题,也就会使病的表现得到解决,也就有可能使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中断。这才是医学的逻辑。

四、用中医生命医学剖析帕金森的本质

1.证状的病源本质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医生对于病人这样的记录或表述,“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现震颤、动作慢之前很早就可能出现便秘,有临床研究表明,与平均每天排便一次的男性相比,便秘的男性可能发展成为帕金森病的危险是其2.7倍。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大部分存在便秘的人并不会发展成为帕金森病,但如果便秘,风险就会增高。部分患者在初期症状并非是震颤与僵直,而是以非运动症状便秘、失眠等症状首发,一般出现运动症状时,病程或已经多年。”对于帕金森病的便秘,这是目前医学界普遍的认知。实际上,我认为,正是便秘是导致帕金森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我们基于这样的观点,那么对于帕金森病及其他病的预防,至少可以提前四五年以上。

便秘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是归于阳明病,对于阳明病的证状,其中会有“微烦、烦躁、谵语、郑声、不得眠”等很多证状,有很多条辨在做这样细致的分别说明。其中最典型的几条是: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便秘会导致很多问题,包括意识不清的问题,看起来象精神方面的问题,这就是现代医学上观察到的很多精神病人、抑郁症病人、焦虑症病人都有肠胃病的原因,这与中医的逻辑也是相反的,张仲景已明确描述转入阳明病(便秘证状)后,会“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会“微喘直视”、会“谵语(就是胡说八道)、郑声(就是重复说话)”、会“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这些都是其他重病可能出现的证状,帕金森病人早期应会出现这样的证状,可见便秘的严重性,也能看到,我们现代医学对便秘缺乏认知,对于其致病逻辑的认知是反的。老中医胡希恕先生用一付中药治好过一个拿斧头砍人的被视为精神有问题的女性,其实就是解决了她的子宫瘀血的问题。瘀血与便秘同样会导致这些证状。

用中医生命医学的角度来分析,烦躁、谵语、郑声等其实是大脑神志不清,神志不清的原因是大脑神经系统受到了干扰,这种干扰来自于便秘。便秘是大便、食物糟粕被堵在肠道内,长期积存,会产生浊热与浊气,浊气有如生活中的大粪池中的沼气,浊热与浊气在肠内生成,会顺着体内空间往上走,直至大脑,大脑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与侵袭,所以会有神志不清或烦的问题。当浊热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神经元产生影响,浊气包含了某些毒素,则同样会对神经元产生影响,我在此猜想,多巴胺能神经元在长期的这种环境中慢慢顶不住,因而出现变性死亡,当死亡比例达到较高时,就会出现神经系统的问题,表现为帕金森症的首发早期症状,如震颤等(当然,震颤还有其他原因),有些病人首发症状不是震颤,医生认为是便秘。首发症状出现时,多巴胺能神经元已经出现高比例的变性死亡,如果不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无法意识到是便秘导致的结果,就会找不到原因,这也是现代医学目前仍认为未找到确切原因的原因。当浊热或浊气达到更严重的程度时,就会出现脑膜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就有对刚痉的剖析与调治方案,刚痉类似于西医所说的脑膜炎。西医的病毒性脑膜炎中,有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情况,大脑中怎么会有肠道病毒?根源还是在于便秘,所以张仲景开了一个最简单的大承气汤来调治。

便秘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因而会长期存在,正是由于其长期性,持续不断地产生浊热、浊气,大脑持续不断受到影响,平时不在意的精神问题、情志问题、抑郁问题、焦虑、失眠等,都与此相关。

从中医生命医学的角度分析,便秘还不是本质,还要更深一层分析。便秘是肠道中水分不足,大便变干,肠道蠕动不足,因而不能正常排解,堵塞积存在里面。这是胃中干燥或胃的蠕动不足,是发汗太过,总之,是津液产生不足。津液不足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可能是人为或医生的问题,发汗太过,导致体内津液丧失太多,另一方面是人的肠胃本身出现问题,不能有效吸收饮水或食物中的水分,可能是肠胃、尤其是胃偏寒或过热的问题。中医讲究气、血、水的运行,水包括吸收的津液,除了通过肠胃吸收进入血管血中外,还要被吸收进入人体的三焦水道系统,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西医通常会认为补水是要吸收进入血中,认为是血把水输送到全身,因而病人需要补水时,直接输液,但这只是解决其中一部分水分的问题,正常水道系统仍未得到有效供应津液。

因此,帕金森病的另一个问题震颤就会产生,因为这个除了与神经系统有关之外,还会与病人的水道系统、水的分布异常有关。大脑神经元出现问题,神经系统传导信息出现异常,出现运动症状是必然的,因为指挥系统出现了问题,手脚自然会不听使唤,这已经是病症的结果。所以手术,安装人工大脑起搏器能改善症状,相当于替代了部分神经的功能。但是,从中医生命医学的角度来看,震颤等运动症状,其本质还来自于体内环境的问题,着重在于水的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中医生命医学认为,水在体内存在多种形态,包括正常的津液(不限于血中的水)、水饮、湿、痰,水饮、湿、痰还会有寒性与热性之分,水在体内也存在于不同的部位,包括深浅层次不同(从皮肤到肌肉,到三焦系统,最深层次是组织器官外层包膜)、部位不同(从头、颈、胸腔、横膈膜、肠胃、到腿脚),非正常的水积存在不同层次、不同部位,就会造成堵塞,影响生命整体的运行,造成很多疾病,有些看似疑难杂症,找不到病毒、病菌的病,其实是水的堵塞的问题,风湿问题是典型的一种,有时心脏病也未必是心脏有病,而是心脏外包膜内有水湿积存导致表现为心脏疼痛。

水在体内的分布不平衡,就会表现一些特殊证状,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所述,如气上冲胸、奔豚、肌肉跳动、痒和痛等,这其实是个物理问题,是水的分布不平衡,出现压力差的问题。震颤的可能原因之一就是水在体内的分布不平衡,而且是长期的不平衡,因为运行通道的堵塞加上神经系统的问题,各处压力不平衡,信息传导出现延误,从而导致肌肉跳动。所以体内环境不调整,这个问题可能就会一直存在。运动迟缓也可能是因为水湿积存压迫肌肉及神经信息传导受阻的原因。

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当水与寒相结时,就会对肌肉产生紧缩影响,肌肉在寒湿的环境下,如自然界的现象一样,会形成冷缩的状况,肌肉冷缩,便会变紧,变僵直,从而表现为肌强直。这种现象其实在《伤寒论》中的葛根汤证就有描述,这是感冒证状之一。在《金匮要略》关于痉病也有非常形象的描述与分析。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普通感冒会有“项背强几几”的情况,痉病更会有肌强直与震颤的情况,痉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脑膜炎,脑膜炎表面上脑膜发炎,本质上是津液不足、水分异常(不足与分布不平衡)、血中水少而过热的原因,其实与帕金森病有些相同,只是脑膜炎来得更危险。张仲景对脑膜炎的解决办法是解决津液的正常供给与吸收问题(栝蒌桂枝汤、葛根汤)、疏通肠道(大承气汤)的问题,不是用输液的方式,西医的输液只是把水分补到血管中,没有补到水道系统内。强直性脊柱炎其实也是肌强直的问题,用中医生命医学的理论来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本质很大程度也是寒与水的运化问题,后背肌肉受寒的影响太大、周期也非常长,长期作用后变得紧缩,强力紧缩拉扯,使脊柱出现侧弯,其实是个物理问题,由于找不到病毒、病菌,西医便定义为自身免疫系统问题疾病。

我们看到张仲景在描述痉病时,用了“独头动摇”,“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这样的表述,这些不是病毒的作用,而是体内环境的物理问题,是水的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我们用同样的思维来看帕金森病,会发现其实相差不大,尽管帕金森病已经论证是有神经系统受损,但病人长期的体质(或体内环境)决定了他必然会发生这些证状,不单单是神经系统的作用。

2.进程的本质

由上所述,我们了解了西医所说的帕金森病的病源本质,也由此观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该病的发展进程。

便秘是一个长期过程,便秘可能引发其他诸多疾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其中的方向之一是帕金森病。这也是前面研究表明的,“与平均每天排便一次的男性相比,便秘的男性可能发展成为帕金森病的危险是其2.7倍。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大部分存在便秘的人并不会发展成为帕金森病,但如果便秘,风险就会增高。”为了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生或其他疾病的发生,便秘问题必须在发生时就要解决,不能容忍。当经过多年积累未得以解决时,多巴胺能神经元已经出现变性死亡,这时为时已晚,开始了难以逆转的进程。

西医通过西药的治疗只是解决标的问题,部分解决现象问题,实际上未触及导致疾病发生的体内环境的调整,包括便秘问题,而且每种西药的使用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副作用,例如DR激动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症状,嗜睡,幻觉等COMT抑制剂的副作用有腹泻、头痛、多汗、口干、氨基转移酶升高、腹痛、尿色变黄等。当前西医对便秘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是“建议病人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没有其他方案与思路。在这种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体质与体内环境仍未得到改善,神经系统非正常的运行及西药的作用,加上原有体内环境的继续负面作用,病人因此踏上不可逆转的病程。手术可以改善部分症状,对肢体震颤和肌强直的效果较好,但从本质上未调整病人的体内环境,所以同样“仅能改善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也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感染是晚期帕金森病人致死性并发症。因为帕金森病人免疫作用下降,常产生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发炎等。坠积性或吸入性肺炎与心脏功能衰竭是致死性并发症,有研究表明肺炎是危及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主要疾病之一。感染引起败血症、心肾功能衰竭和全身衰竭,不但使其病情加重,而且是晚期帕金森病死亡的主因。这些中晚期危及病人生命的病症,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炎症的问题,西医的炎症在中医认为是过热的问题,体内有热(如便秘的浊热,与肌肉的寒湿可以同时并存)及血中水分减少也会生热,因而容易出现组织器官部位过热而致西医所说的炎症,中医认为很多情况下,病人会呈现下寒上热的状况,寒热并存;二是血中水少的问题,由于病人体内环境与体质的问题,病人对水分的正常吸收能力下降,血中水少,心脏运行所需的血偏少,容易导致衰竭,这其实也是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根本原因。三是毒素及病菌对血液的影响,毒素除了进入大脑影响神经系统之外,也可以进入血液及其他组织器官,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这些因素是交叉综合作用,在神经系统受损的环境下,更容易对帕金森病人产生危及生命的影响。

从进程来看,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应该是有一个综合实施调治的方案,仅对神经系统的治疗,不管是药物还是手术,都不足以有效治疗或阻止疾病的进程。

3.其他相关证状的本质剖析

除前面提到的帕金森病的各种症状的分析之外,此种疾病还有其他相关症状,这些症状中,有些可能确实是因为自主神经出现障碍引起的,因为神经系统确实受损,行动肯定受到影响,在此我们不做过多分析,因为西医神经系统有系统的理论支持,但也还有其他不少证状,我们可以用中医生命医学的观点进行分析或审视,让我们对该病有更进一步认识与了解,也可以让我们对如何有效调治该病有更好的思路。

以下选取百度网上关于帕金森症状的通常描述,用除西医神经系统理论之外的中医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以供参考。

运动症状:

运动迟缓一般指动作缓慢,始动困难。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时候运动比较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运动幅度会减小,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多个方面。有的人单纯面部表情减少,瞬目减少,这种患者称为“面具脸”。

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有的患者因为不能主动吞咽唾液,也不能咽下,以致出现流涎。夜间可能出现翻身困难。

尽管中医概念里没有帕金森病,但类似的症状早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已有描述,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如“微喘直视”,“直视谵语”,“口不仁,面垢”,“卒口噤”,“口噤不得语”,“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描述的这些证状与面具脸、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吞咽问题、翻身困难等表现相类似,尽管不好判断是否就是帕金森病,但产生的原因是类似的,如前面所分析,是便秘、津液不足、水分分布不平衡等引致。动作缓慢、变得不灵活,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神经元已经受损,大脑信息发出出现一定障碍,神经系统同时受肌强直等压迫,使信息传递受影响(包括误导与延迟),我们人身体每个组织、器官均应接收正常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当神经受到一定程度尤其是长期的挤压时,信息传递就会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组织、器官正常的运行,这一点在中医整脊治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帕金森病人的神经系统受前述各种因素影响肯定会受到挤压,从而表现出非正常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就是肌肉等组织因水分分布不平衡、寒及强直等影响,组织处于非正常的状态,在接受大脑神经系统指挥时,也会出现执行偏差。所以,在治疗时,单纯的药物控制或手术都不能全面有效解决问题。

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有不平的路面就有可能跌倒。

患者出现越走越快,不能止步的情况,这个在医学上的名词叫“慌张步态”。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冻结现象”,表现为行走时突然出现短暂不能迈步,双脚就像被粘在地上,必须停顿数秒后方能继续前行。

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与前面所述相同,一方面确实是神经受损的影响,信息的传递出现延迟,所以大脑信息的指挥与机体执行出现偏差。另一方面,因肌肉组织内水分不平衡、供养不足(尤其是水分津液),使身体整体出现不平衡,两者叠加,导致特殊的行动障碍与特征。手术解决了神经信息发出正常的问题,但整体的神经系统受挤压及身体整体不平衡的内在因素并未解决,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或治愈。

非运动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抑郁、焦虑、淡漠、痴呆、谵妄等;

前面已经对精神症状进行了剖析,这些证状的出现一方面是便秘等原因影响,另一方面也与病人本身对疾病的担忧等心理作用影响,但总体上在前期长期受便秘等因素影响更大。我们用中医生命医学的这个观点重新审视西医面对的疾病,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根源于此,我们在面对精神疾病、抑郁症病人,包括有医生指出自闭症小孩,都会存在便秘问题,我们在医院的肠胃科,面对肠胃疾病的病人,又会发现他们很多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可能大部分医生从未思考过其关联性,或者从未用反向逻辑进行过这种思考。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已经指出其证状根源所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多汗、体位性低血压、摔倒、性功能障碍等;

这些症状归为自主神经障碍,在医学上应该是有相应的道理,自主神经受到影响,机体运行就会出现异常。但有些手术的治疗,会改善这种症状,包括便秘的状况,这说明其实病人除了大脑神经元受损变性死亡外,大脑以下的神经系统可能还未受到实质性的损坏,要不然手术安装脑起搏器也不至于当场病人就可中止震颤、手脚运动明显改善。从中医生命医学的角度来看,帕金森病人的体质是属寒的,体内太寒,因而会出现胃、肠(大肠、小肠)、肾、膀胱、女性子宫等组织器官处于寒的状态,有寒则会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对水分不能有效吸收,因而吸收津液不足,全身水分不能正常供养,血中的水分也会出现不足,血会偏热,导致炎症的出现,也会使病人喝点水,水就会很快排解出来,导致尿频、尿急、夜尿多。身体相对较虚,表不固,会多汗,多汗也会进一步使体内水分丧失。血中水少,身体正常水分津液不足,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也容易出现头晕,容易摔倒。因寒,男性也许会出现前列腺肥大问题。自主神经系统障碍与这些生命非正常运行并存,就会使帕金森病人的症状更加明显。

睡眠障碍:失眠、白天睡眠过多、多梦、梦境逼真、不安腿综合征、噩梦伴有拳打脚踢、喊叫等;

对于睡眠问题与精神状态,张仲景有非常形象的描述,“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卧不着席,脚挛急”。这些其实是大脑神经系统受到浊热、浊气的干扰影响,不能正常运行,大脑的信息出现混乱。

感觉障碍:鼻子的嗅觉减退、肢体麻木、疼痛等;

中医生命医学强调空间问题,当空间出现阻塞,便会影响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臭觉的减退或消失有多种原因,可能由于鼻腔阻塞,空气到达不了鼻子的灵敏区,也可能是受病毒感染和过敏反应嗅觉神经受伤或损坏,鼻息肉、鼻粘膜肿胀等也会影响臭觉。肢体麻木、疼痛这些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就是痛则不通,麻与疼痛都是因为不通的原因,肢体的麻木、疼痛是因为有水湿的阻塞,使肌肉、关节或其他部位出现运行非正常,气、血、水的运行不畅。这些证状还是与前面所述原因相关,而不只是神经系统的问题。

胃肠道症状:味觉缺失、流涎、呛咳及吞咽困难、便秘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神经系统受损相关,机体组织接收信息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机体组织的执行。便秘也可能会受神经系统的非正常运行影响,但综合来看,已经是帕金森病的病人,仍然未改变导致其得病的体质与体内环境,因而,会继续产生便秘这种证状,便秘也会继续对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产生影响,两者相互作用,使得这种状况持续发展,难以逆转。但是,对身体进行整体调理,对便秘背后更深层次的因素进行调理(不是单纯的用西医方法通便),应该可以改善病人的病程,对便秘导致神经元的受损进行控制。

帕金森病人可能还有其他很多种症状,包括中晚期的症状,这些症状的根源在于体内环境,生命的气、血、水出现非正常运行,神经系统出现非正常运行,表现出来的证状可能会有很多种,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应单归于神经系统的治疗,应从整体上进行调理,这样才能进行有效治疗与改善病的状况。

五、用中医生命医学调理帕金森证状的原则与方法

综合前面对帕金森病的病源本质剖析,我们应该可以掌握对该病的治疗方案,我的建议是用西医手术治疗结合中医生命医学调理原则来进行。

帕金森病由于确实经由长期的浊热、浊气环境使大脑神经元变性死亡、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影响身体,出现相关运动症状,已经受损的神经元难以逆转,大脑神经元信息的发送会出现误差,但其他神经系统应该没有实质性受损,所以,我认为手术通过调整大脑信息发送的方式可改善症状,因而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西药药物的使用,则是出于消灭症状、消灭和控制疾病表现的警报信号的目的,以使症状消失,视为治疗,从未改变体内环境,而且其大量的副作用对人体造成更大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伤害,反而恶化体内环境,是一种不太可取的方式,我不建议使用。

从中医生命医学的角度来说,我一般不用“治疗”这个词,而用调治或调理这个词。我认为,中医从来不是治疗疾病的,中医针灸、手法与中药,是对人身体整体运行状况进行调理的,中医生命医学从结构、气、血、水、寒与热、空间疏通等角度来进行调整,使偏于非正常运行的状态调整到正常的运行状态,基本不会针对病毒、病菌等进行对抗式治疗,也不会针对证状(疾病的表现)进行消灭式、对抗式处理而消除这些表现,证状是身体反映出来的警报信号,不应该用直接消灭的方式来处理。当调正这些方面的运行状态,生命恢复正常的运行,原来出现偏差的表现为病的证状就会顺从人体本能自愈能力而消失。

从中医生命医学的角度,我认为调理帕金森证状的原则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调理便秘的问题。便秘堵塞肠道,疏通肠道空间,让肠道的运行恢复正常,肠道内环境恢复正常,用功能医学的用词来说,是调整肠道菌群的平衡。便秘的调治不是简单地通便,而是解决肠胃水分正常吸收问题,使肠胃能正常吸收水分转成津液,同时还要解决过分出汗丧失津液的问题。肠道的堵塞,会引起帕金森病及其他很多疾病,一方面是粪便糟粕的积存产生浊热、浊气,另一方面是引起周边及全身气、血、水的运行异常。肠道通了,浊热、浊气排除,大脑不会持续受到影响,神经元不会处于一种恶劣环境,大脑神经细胞不会受到干扰,气、血、水的供养也很充足,大脑信息发送正常,很多症状就会得以缓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有很多具体的调理方剂,可以辨证用方,前文中提到的调治痉病(脑膜炎)的方剂都是可以选用的。

二是调理水分吸收及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水分吸收的问题在于肠胃,首先在于胃,胃寒或湿太重,蠕动就会受到影响,胃对水及食物中的水分的吸收气化转换就不足,表面上喝了很多水,但基本没有吸收,水分吸收有限,全身组织、器官、大脑的水分的供养就会出现问题,一方面肠道水分不足而便秘,另一方面全身运动能力就会下降,这也是帕金森病为什么全身运动不灵活的原因。所以调理脾胃很重要,胃的寒湿的状态需要改变,要恢复脾和胃的消化能力。水分的补充,不仅是恢复水道系统对全身组织器官的供养,也是对于血管中水分的补充,恢复血的运行状态,充盈心脏和血的运行,减少血的生热因素。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喝了很多水,但水未进入正常的水道系统,因多种原因影响,水(包括水饮、湿、痰)在体内不同深浅层次、不同组织、不同器官部位均可能形成积存、阻塞,如在肌肉中、在咽喉部位、在颈部、在胳膊、腿上等,当这些积存,且出现不平衡时,就会有痒、疼痛、跳动、震颤等证状出现。所以,中医生命医学强调在补充水分津液的同时,要对非正常积水进行排解,疏通各个组织、各个部位的水湿痰的瘀阻。如果患者有血瘀的证状,也要考虑活血化瘀。如果存在气的阻塞,则需要疏通气的运行,中医说肝气郁结,情志问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气、血、水的正常运行是生命正常的基础。

三是调理寒的问题。在西医中,没有寒热概念,中医则非常强调寒与热,中医通常用阴、阳来表述,所以很多人认为太玄。实际上,对阴、阳,我重新解读一下,就会非常容易理解,阴是组织、器官本身及其产生的液,阳是组织、器官的热能、动能,尽管西医没有寒热概念,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组织、器官均有其应有的热能、运行动能,如果体内环境太寒,热度不够,热能不足,就会使组织、器官的动能不足,这个组织、器官就会法正常运行。正是因为如此,帕金森病人的胃、肠、肾、膀胱、女性子宫可能总体上偏于寒的状态,整体热能不足、动能不足,因此对水及食物、生命运行的运化不足,因此会出现水的吸收问题、消化问题,会出现尿频、尿急的问题。所以要调理寒的问题,对胃、肠、肾、膀胱、女性子宫者综合调理,包括对心脏供血、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调理。中医对不同器官、部位有精准的加热方剂,有调理血循环的方剂,有排解寒的针灸方法。

以上只是提出了调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具体还需要根据病人的证状进行辨证分析,制定综合的调理方案。在中西医结合的情况下,帕金森病人的整体身体环境应能得到改善,身体的运行趋于恢复正常,疾病应能更有效地得到调治。

帕金森病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基于中医生命医学的角度,我们重新审视疾病的根源与本质,基于这样的认知,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我们都应该可以有全新的思路去进行治疗和调理,这也许能为医学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