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五十三:柏林会议
由德法共同发起,于1884年11月15日至1885年2月26日在柏林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英、法、比、德、美、俄等15个国家的代表。
1884年11月15日,柏林会议在俾斯麦主持下开幕。
这次会议虽然为讨论刚果问题而召开,但是由于当时西方列强争夺非洲殖民地的矛盾日益激化,非洲各族人民的反瓜分斗争方兴未艾,这就决定柏林会议还必须讨论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确定瓜分非洲领地的原则,以防止相互间矛盾的激化,并镇压非洲人民的反抗。
但由于与会国家,尤其大国之间矛盾重重、争吵激烈,使得会议时间一再延长,直到1885年2月26日才结束。
会议议程有三项:1、刚果河流域的自由贸易,2、刚果河和尼日尔河的自由通航,3、确立欧洲列强进一步占领非洲领土的有关规定。
会议确定“刚果河流域的河口和附近地区”为自由贸易区,“所有输入这些领土的货物一概免除进口税和过境税”,各种船只,不分国籍“均可在上述领土的沿海地带、河流,刚果河及其支流、湖泊、港口通行无阻”。
“任何一国,不论正在或将要享有上述领土上的最高统治权,皆不应在上述有关贸易方面取得任何独占权利或各种特权”。
强调“有效占领”问题,提出承认占领的两个条件:首先是任何国家在非洲进行新的占领时,必须分别通知与会各国;其次,必须保证建立足以维护他国既得利益及保护贸易与过境自由的统治机构。
柏林会议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最高潮的到来。
根据1885年2月26日柏林会议通过的《最后议定书》,所有与会国都承认比利时对刚果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相当于今刚果民主共和国领土)拥有“主权”,成立“刚果自由邦”,由利奥波德二世任国家元首;法国对下刚果河右岸拥有“主权”。没有分得领土的各国,享有在刚果盆地自由贸易和刚果河自由航行等权利。
柏林会议是西方列强赤裸裸地瓜分非洲的分赃会议,同时又是进一步争夺非洲的新起点。
它标志着西方列强争夺和瓜分非洲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此次会议,西方列强划分了在非洲中部的势力范围,确定了在非洲拓展殖民地的共同准则,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了合法依据,从此掀起瓜分非洲的高潮。
所以柏林会议对非洲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非洲未来的命运。
柏林会议结束16年后,即1900年,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欧洲列强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
参考书目:1.《非洲史教程》陆庭恩、艾周昌著;2.《非洲通史》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编写组著;3.《非洲通史》(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何芳川、宁骚、彭坤元著;4.《非洲通史简编》(从远古至1918年)杨人梗著;5.《崛起的非洲》顾章义著;6.《非洲的过去和现在》陆庭恩、宁骚、赵淑慧著;7.《非洲简史》王飞鸿著;8.《非洲通史》(1-8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9.《非洲国》(英)马丁·梅雷迪思著;10.《非洲简史-从人类起源到种族、宗教与革命》(法)凯瑟琳·科罗里-维德罗维什著;11.《非洲史》(美)埃里克·吉尔伯特、乔纳森·T·雷诺兹著;12.《非洲史》(1800-1918、1918-1967)苏联科学院非洲研究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