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某锂电池产品鉴定报告靠钱买,生命的代价谁来买单?!
第一种:特供型号,促销骗局
这类电池厂商为了能够快速的回笼资金,促销手段层出不穷,低价诱惑赠豪礼,限量限价限时抢购。一些标注特供电池,自称低价,但是又是因为特供,消费者无法货比三家,就给了厂家回笼资金的机会,此后厂家就携款潜逃,消费者毫无售后可言。
第二种:低价促销,质量堪忧
低价格往往会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电池厂家抓住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以超低价格吸引顾客,顾客以为有利可图,却不知已经掉入厂家的陷阱。当厂家打着低价的幌子时,电池可能所用材料均为比较低端的材料,产品做工非常粗糙,因此质量也难以保障,唯一的好处就是价格低。但是目前很多新闻爆出劣质电池导致事故发生,所以追求价格低廉的同时电池质量也是不能忽视的。
第三种:假货遍地,以次充好
以次充好的电池经常看见,假货更是遍地都是,很多经销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利用消费者无知,在电池内部灌注水泥等重物,如此既能减少资金投入,又能赚取更多利润,但实际上这些做法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本期编辑:Susu
热文推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