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哲学:你到底有没有好好审视过自己的人生?
“哲学”是什么?
在用哲学书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大部分人会把哲学看作是什么?
可能是专属高智商群体的思维游戏
可能是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高谈阔论
反正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是遥不相干的。
这些答案,恐怕都有失偏颇。
人们喜欢哲学,因为哲学似乎意味着聪明,听说某人从事哲学工作,人们可能会“哇哦”,惊呼一下;
人们又不喜欢哲学,因为哲学还是太没用了,大部分人不会主动去接触哲学,了解哲学。
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人都曾经遇见过哲学,与哲学的邂逅可能只是一件特别特别小的事情。
比如说,
小时候奶奶带你到庙里去拜文曲星,说是只要虔诚期末一定能考好成绩,你小手合十跪得比奶奶还久,结果期末考试还是没考过那些没拜文曲星的,你怀疑他们偷偷拜了没告诉你,但更怀疑拜文曲星根本就没用,不然大家都考第一了谁来当第二呢?
比如说,
朋友问你,妈妈和妻子同时落水,你要先救谁?
救妻子吧,妈妈可曾生你养你;
救妈妈吧,妻子还要陪你下半辈子。
你思考了“爱情”和“孝心”对于个人的价值,在二者之间做出权衡,无论得出什么样的答案,思考的时候,哲学便已经开始了。与爱情和孝心相关的,这是哲学中伦理学的领域。
再比如说,
那年你大二放了暑假,坐火车高高兴兴辗转一天回了家,晚上妈妈跟你聊天聊得好好的,忽然有些严肃有些失落的对你说:妈妈跟你说件事儿,你听了别难过。你有一点点慌,然后妈妈告诉你:你外婆不在了。
外婆往日的音容笑貌一下子窜进你心里,又被“不在了”这三个字风一样给吹跑了。你还没来得及仔细难过,眼泪已经下来了。晚上躺在床上你忽然开始思考死亡这件事儿,外婆不在了,她去了哪里。
死亡可又是哲学里的一个大命题啊,这回的相遇,未免悲伤了些。
像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
你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讲解艺术的文章,杜尚从家居用品店买了个小便池签上自己的名字,怎么往展厅一摆就成艺术了呢?它美在哪里?你摸着下巴,开始了美学的思考;
你看到公交上、地铁上、马路上,几乎所有人都把眼睛埋在网络世界里,你开始想人工智能会在什么时候统治世界?你咽了下口水,开始了科学哲学的思考;
你早出晚归,朝九晚六,在家和公司之间两点一线,感觉自己碌碌无为,人生没有前途,也没给社会做什么贡献,你开始思考要不要这样活着,人应该怎么样活着?你有些难受,但始终还想活出个“人样”来。
哲学不是什么大事,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思考“什么是什么”的每一个瞬间。
当你在心里发问“人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爱情是什么”“美是什么”“真理是什么”等等问题的时候,哲学就已经发生了。
同样地,其实当我们问出“哲学是什么”的时候,哲学也在发生着。
哲学是什么呢?
书本上说:
哲学是我们关于自身和世界的信念及态度的总和。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世界又是怎样的,把我们的思考统合在一起,梳理出其中的脉络,这就是哲学。
“哲学”这个词发源于古希腊,它的本意是“爱智慧”
哲学不等同于智慧,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对智慧的心向往之。
而智慧从何而来呢?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而来,从我们自身的生命经验和别人的生命经验而来。
学会追问,就可以声称自己是哲学的一份子了。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从不说自己是个智慧的人。
他只说:
我唯一的所知就是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招人喜欢,但也招人讨厌,喜欢和讨厌都因为他是个“问题青年”,当然他也是个“问题中年”“问题老年”。他一生都在发问,把别人问得哑口无言。
他把自己的追问叫作“产婆术”,他专门为别人的思想“接生”,通过追问一步步引导别人去得出结论。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哲学家的潜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我们生来就有追问的能力。
可惜从小到大,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家长和老师,或者参考书上得到答案。
我们在课堂上被追问、在考场上被追问,可是那些固定答案的追问说实话都挺无趣的,偶尔我们自己或者朋友之间问了个很有灵性的问题,也会被纷繁世界的种种信息迅速冲散。
毕竟,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
扮演一个好孩子、一个好学生、一个好职工、一个好对象、一个好家长......
过一点儿在别人眼里是称得上“好”的生活已经挺不容易了,像哲学这种无用之学,恐怕是不值得花时间的。
可是,好孩子、好学生、好职工、好对象、好家长,真的就等于好生活了吗?
或许再加上一套不错的房子,一辆不错的车子,环境也再好一点儿?听起来是挺好的。
不过,好像有些程式化,或者说想当然?“人是什么”“幸福是什么”“爱情是什么”“美是什么”……
这些问题房子回答不了、车子回答不了,就连一直挂着“好”这个标签的我们自己也回答不了。
可是转念一想,这些问题也并不是必须得回答,生活里还有好些事情要忙呢,把那些事忙完,生活也就过去了。
生活这件事儿,像是发生过,又像是没发生过,
我们,像是活过,又像是没有活过。
匆匆百年,人如烟云。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
可能作为人来讲,去追问,去思考,去赋予生活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的意义,才能让我们生而为人的身份更有分量。
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在他的短文《人是会思想的苇草》中所写的: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 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思想、人、高贵、死亡、天使、恶魔、道德、尊严……
这些词语碰到一起的时候,好似遥远,却又振奋人心,如果说某一件事情值得一个人在上面花一辈子的话,这件事只能是“整理思想”了,还能是什么呢?除了这个通过不断放电来形成我们意识的大脑,作为一个人,我们还有什么比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存在更优越呢?
讲了这么多,
再次引用苏格拉底那句话来作为结束想来也是合适的: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也许大家可以顺着这句话思考一下:
审视过的生活就值得过了吗?
“如果不值得,那该怎么办?”
观万物之生,学为人之道
想听更多有关职场哲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