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用了正确的方法,孩子咋没变化?3个关键词助力父母深度觉察
怎么给了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他还是没啥变化?
一个学习过心理知识和育儿知识的妈妈仍然"搞不定"自己的孩子。她很奇怪,在沙龙里问"我已经对孩子做到不乱发脾气,什么事都尊重他,和他商量,但是他还是很任性,这是怎么回事?"
我让她举一个例子。她说:就说昨天晚上吧。9点钟我就跟他商量该做睡前准备了,他随口答应了一声,继续玩,我也看时间还早,就没说什么。到了9点半,我再次提醒他该去洗漱,他还是没有去,在屋里跑来跑去。到了10点,我感觉我的耐心已经消耗殆尽,这一次我走过去和他正是商量,说再不睡觉明天就起不来了。他很生气,还说就不刷牙,明天也不要上学了这样的话。我告诉他:从9点开始我就在提醒你了,现在已经一个小时了。而你还不肯去。那你想怎么样?孩子开始哭,就是不说要怎么样。我认为在昨天的事情上,我已经做到温和而坚定了,我没有打骂他,还问他想怎么样?但是他既不肯说自己想怎样,也不去做该做的事。我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我问她:你愤怒吗?对孩子的行为是什么感受?
她犹豫了一下,说:有点愤怒,也有困惑。还有一点焦虑。如果我就这样任由他想几点睡就几点睡,那我看明天真的不用上学了。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度"到底在哪?
一个人,从无知到有知,是一个过程。比如一个家长,原本不了解任何育儿知识,教养孩子全凭本能,在这个阶段,她有可能会在这个阶段使用一些不恰当的,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方式对待孩子。到了下一个阶段,开始学习心理学、育儿学,意识到原来自己很多方式并不恰当,于是开始拿着"新技术"应用到孩子身上。但是结果依然不理想。
如果他们能坚持下去并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才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对理论理解的更透彻,更准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些育儿理念逐渐和自己的人格融汇贯通,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使用起来越来越自然。
很显然,这位家长现在的状况,处在第二个阶段。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处于"为什么我使用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却没有发生改变?"的困惑中的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觉察和改变。
1. 觉察"焦虑":成长具有滞后性
焦虑的家长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我已经改变了,怎么孩子好像还是没什么变化?
这样的家长,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盆奄奄一息的花,叶子已经打蔫了。花农甲对叶子做功,不断的尝试把每一片叶子捋直;花农乙给花浇了足够的水,然后就走了,等待花根吸收了水分,叶子自然舒展;花农丙也给花浇了水,但是蹲在花旁边等着,过了一会看花没什么变化,就开始担心是不是土也有问题,最后把花从土里拔出来使劲研究,最后花死了。
焦虑型家长就像花农丙,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折腾"。这种折腾能够满足他们自身对于缓解焦虑的需要,但是结果却可能是把孩子(花)折腾的奄奄一息。
这类家长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够尊重。比如一盆花因为缺水而叶子打蔫,我们找到了正确的路径进行修复,给它浇上水,但是从根系吸收这些水到肉眼可见叶子重获舒展,中间还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是这盆花发展的规律。如果不遵守,花可能就会被折腾死。
而焦虑的家长往往受不了等待,他们想要的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虽然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焦虑问题,但是改变起来却很困难。
孩子的成长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一粒种子埋在地下,可能过很久都看不到发芽,那就说明种子死了吗?当然不是,种子正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努力生长着;一盆植物奄奄一息,即使我们使用了正确的方法对它进行"抢救",比如移植到更肥沃宽松的土壤中,避光浇水....但是它可能仍然需要漫长的自我修复过程——养过花的人都知道,如果植物换一个环境生长,都需要一个"缓苗期",在缓苗期,我们只需要提供合适的环境,然后不要打扰它(比如频繁的搬动花盆)就好了。
孩子的成长和变化远比一盆花要复杂的多。孩子的变化也同样需要"滞后期",家长从做功到看到孩子变化,中间需要一个过程。
问题在于为什么焦虑型的家长忍受不了等待,认为孩子毫无进展呢?可能有几种原因。
第一,延迟满足能力差。
焦虑型家长大多数都有这个特质,这种特质的形成当然源于他们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焦虑型家长需要认识到自身的这个问题,并有意识的加以注意。
行为的刻意培养是可以重新塑造和改变人格的。如果家长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这个问题,并在生活中刻意训练,那么就会有很大几率的改变。当然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是任何改变都必须付出努力。
第二,习惯追求完美。
焦虑型家长一般都会伴有明显的完美人格。在孩子是否有变化这个问题上,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变化,而是孩子的改变还未达到他们理想中的状况。他们会对这种改变视而不见,然后进入到焦虑的阴影中不能自拔。
简单说,就是"这个结果不是我想要的"="没有变化"。
我们常说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挑剔的完美家长来说,他们就非常缺少这样一个发现孩子"美"的眼睛。
第三,焦虑容易制造幻象。
很多人都说自己讨厌焦虑,但又很难摆脱焦虑,其中一个自己很难意识到原因是,焦虑可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幻觉。
比如说一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焦虑,这个行为带来的自我幻觉可能是"因为我忧心忡忡,所以证明我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家长",又或者可能是"因为我很焦虑,所以也从侧面说明我很努力"....焦虑的好处是给人呈现出一种假象,让人们误会自己很努力。
当然,这是潜意识里的内容,在意识层面很难觉察。
第四,自我评价失真。
焦虑型家长内心中有一个逻辑:他们首先认定自己"已经做到了",所以"孩子就应该有改变"。而事实上,"已经做到"这个判定标准不应是由他们自己判断的,因为他们的自我判断常常失真,并不准确。另外,"自己做到,孩子应该改变"也经不起推敲。这不是必然的,也不一定是马上发生的,改变的程度可能也与他们的预期不符。而焦虑型家长会容易忽略其他所有的变数,把理想结果当成现实考量,这同样会给他们造成焦虑。
2. 觉察"控制":学习不是为了操控
这是很多学习者都应该自我反省的部分。
不少人接触心理学,育儿学,是源于自身的需要,比如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想要寻求解决之道。但是抱着这种目的学习的时候,往往会不经意的带偏了自己的方向。比如在学习的时候重视"办法",忽视"道理";或者是把学习的方法用来操控别人,而不是用来反省自己等等。
功利心和目的性太强的人,学习之后可能家庭关系变得更糟——当他们使用无法辩驳的理论知识占据制高点对别人品头论足时,往往更容易引发对方的逆反和防御。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尚未修通,没有自我完善,却拿着半生不熟的"武器"指挥别人。这样做必然失去他人的信任。
像文中案例中的家长,她的内心当中可能有一种信念:我已经使用了"正确"了方法,所以孩子应该改变。这个逻辑背后其实有一种难以觉察的操控意味:因为我做到了"A",所以,孩子就会表现出"B",换言之,孩子是可以被我掌控的。
比起明显的道德绑架或其他操控形式,这种操控的确非常难以觉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操控。
该怎么区分潜意识里是想操控孩子还是真的做到了顺其自然,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呢?其实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觉察。当孩子没有按照你的预期去做的时候,你是感觉完全可以接受,还是感觉焦虑、愤怒?
家长们需要明白一点:用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用爱与自由的态度支持和保护孩子,这并不是与孩子"谈判"的筹码,这种支持的背后没有"我给你自由,你就应该学会自律"的期待,而是真的尊重孩子本身的存在。
所以,育儿不是话术,而是父母的修行。如果父母对孩子有这样隐匿而不易觉察的操控,那么孩子也会一样使用这门"技术"。孩子也会和父母一样,在内心中产生一个幻觉"我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比如假装没听见、哭闹来操控家长"。
于是不知不觉之间,父母和孩子就成了互相操控以及互相摆脱操控的局面。
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度怎么把握?",什么程度算爱与自由?什么程度算溺爱?什么程度算为孩子树立规则?什么程度算操控孩子?
这是让很多家长困惑的问题。
3. 觉察"敌意":谈"度"就是在释放敌意
在我看来,教育孩子的过程在,是没有"度"这个概念的。当一个人一旦涉及到"度如何把握"的困惑时,就有可能意味着ta陷入了辩证法的逻辑陷阱。因为这个"度"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什么时候会谈到"度"这个话题?答案常常在于我们认为已经"忍无可忍"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会有一种困惑:到底怎样才算合适的度?难道要这样一直忍下去吗?
"忍"本身,就意味着我们感觉到自己被挤压了,比如像本文案例中这个家长的困惑一样,她觉得自己从9点一直等(忍)到10点,孩子还是这样"不懂事",当她潜意识里操控孩子的企图没有如愿,她就会产生"什么度才算合适"的愤怒?
当她提出"度"这个话题的时候,其实已经对孩子有敌意了。她感觉到自己被"挤压",在潜意识里,她已经断定孩子不去洗漱睡觉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敌意和攻击。而这种想法,来自于她自身敌意的投射。
从耐心地给孩子自由,到无法忍受孩子的行为,这个转折点,就是家长感受到敌意的时候。当家长认为孩子在试探自己的边界,挑战自己的底线时,就意味着自己的敌意在向外投射。
在人本心理学中,不管是温尼科特还是罗杰斯,都认为"一个人最好的发展是成为你自己",这句话有一个前提是"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父母不需要把握一个度,而只需要"相信"孩子自己就是值得信任的人就够了。
4. 做真实的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法宝
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是没有针对这位家长的问题做出解答。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家长能够做最真实的自己。
这句话说出来很简答,但是做到却很难。如何能做到不释放敌意,不制造焦虑,不操控孩子?如何不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不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呢?
就需要家长能在和孩子的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这句话的重点在于"真实",一是需要家长破除很多幻象,二是需要家长能真实的表达。
比如在文中这个案例里,家长需要面对很多"真实"的部分。
比如,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自己对孩子不听管束,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程序是有愤怒、焦虑以及失望的情绪的。这时候需要家长能做到自我觉察,起码在意识层面上承认自己的情绪。承认情绪而不是否认情绪或者压抑情绪,会更好的帮助家长看清自己。
当看清自己这些情绪的时候,家长可以问问自己:这是否意味着自己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操控孩子呢?那些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背后,是不是隐藏了"如果孩子不睡觉,我就会很焦虑"的逻辑?所以,到底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自己出了问题呢?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家长可以洞见真实,知道焦虑和愤怒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孩子的敌意。
第二,家长不需要拐弯抹角或者按照所谓正确的方法对待孩子。正如科胡特所言"家长是什么人比家长做了什么要重要的多",家长完全可以真实的向孩子表达边界,表达自己的意愿。
比如,家长可以明确告知孩子"我希望你几点睡觉,我认为最晚的睡觉时间是几点"——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这不是在拿自己的标准控制孩子吗?
控制的本质是,你必须按我的来。而家长提出建议,提出自己认为合理的方案,并不是在控制孩子,而只是在表达自己。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家长这样说了,但是孩子不听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是否对孩子实施控制的问题了。家长作为比孩子年长的人,一定要学会开动脑筋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和孩子死磕——那样就变成了母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家长需要仔细观察,看孩子不睡觉的动机是什么?比如说,孩子白天睡多了,到晚上很精神;比如平时或者以前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不够,孩子很贪恋此刻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一直拖延着不想睡觉,其实是想把这个美好的时间保留的更久一点;再比如,可能是孩子的一种试探,ta在用"不听话"的方式试探父母的底线....
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家长需要做的,是开动脑筋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要,顺藤摸瓜解决孩子的问题。
比如如果是因为白天睡多了,精力旺盛,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第二天起不来影响上课。这时候家长需要知道两点。一是现在是在为白天让孩子睡太多买单,没办法。二是第二天上学不精神,这是孩子的事。家长可以和孩子在以后做出总结,更好的树立规则(比如白天应该睡多久比较合适),但是这一次只能这样。
当家长想明白这一点后,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偶尔一次不精神,没有那么可怕。关键是要让孩子自己为这个结果买单。
当然,家长还可以制造一些利于睡觉的气氛,比如关上灯,告诉孩子你可以不睡觉,但是妈妈要休息了。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就更需要家长的耐心。家长可以直接点破孩子的想法,比如问孩子"是不是怕睡着了以后能这样和爸妈一起玩的机会不多?",家长往往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为以前的疏漏买单。当孩子的内心力量增强,相信即使今天不玩,以后也还有机会的时候,ta自然就不会那么歇斯底里。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父母持续的耐心和抱持。
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家长其实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够了。比如刚才提到的,家长不需要过分的和孩子商量,而只需要明确的告知孩子"妈妈现在需要睡觉,请你保持安静,但是你如果不睡觉,可以找一些其他方法玩"。
"没有敌意的拒绝"是关键所在,家长不是威胁也不是恫吓,而是"我尊重你的选择,但同时你也要尊重我(睡觉)的选择"。那些执拗的孩子,多半是感受到了父母的敌意,而如果父母本身能够心平气和,温柔的坚定,不含敌意的拒绝,那么孩子也会感觉到这一点,当他心情放松安静,睡觉就会水到渠成。
所以,家长的自我觉察决定了之后的"动作"到底能到什么水准。
家长是真实的,孩子就是真实的。没有那么多的对抗和防御,关系就变得简单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