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什么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帛书为何删掉一句经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为什么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这段经文是最难理解的,是争议最大的。这里第一句和第二句都出现了二个文本,而且帛书直接把第二句经文删掉了。最大争议是第二句经文。

争议有三:

1.王弼本河上公本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研究家认为与第三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完全相同,这是不符合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五善位论述的。

2.“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与“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有下德不如上仁的内伤。历代注释家为此百思不得其解。

3.无以为”和“有以为”到底是什么含义?与第一段经文的关系是什么?注释家认为一定是文本出现讹误所致。

帛书没有下德一句,社会分类为四类:

上德、上仁、上义、上礼

但王弼本河上公本和其他几十个版本都是分为五类:

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

五分是几千年来的固定分类法,怎么能因为出土帛书就成为四分法呢?帛书真的那么可靠吗?帛书的传承师是二流的宫廷传承师,不能成为判定《道德经》原文的可靠依据真正可靠的依据还是义理。

马其昶、姚鼐认为文本应该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严遵的一个版本正是如此。“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关键的一句经文,是老子论说社会衰落的第一环,是《道德经》回应社会精英周公德教为何衰落的质疑的核心理论依据。

德的二分法清晰解释了周公德教衰落的根源,老子没有批判德教,而是用德的二分法来解释德教衰落。德有二种,一种是上德,一种是下德。上德不会衰落,下德会衰落。

第二段与第一段紧密联系,是进一步解释德教衰落的细微原因。如果没有德的二分法,则《道德经》就失去了济世救人的落脚点。社会五分法与德的二分法有直接的逻辑联系。

三十八章与三十七章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三十七章以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二大法则立论,义理深刻完整,指导修行心流清晰。

三十八章正是以二大法则来论述《道德经》第二大主题“德”的义理,离开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二大法则,德的主题就无从立论。德的二分法正是以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二大法则为理论依据。

上德是无为二大法则的完整体现,下德只体现了无为法则,但违背了无为而无不为法则。

德体章论述了德的本体就是“无为而无以为”。什么是无以为?冯友兰认为“无以为”就是“没有模拟造作”,“有以为”就是“有模拟造作”,陈鼓应赞同此说。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句法,与上下文有关。

此处无以为就是“无以功德为”,有以为就是“有以功德为”,中间省略了主题“功德”二字,因为第一段已经阐述了这一点。此句法与庄子“无以天下为”相同,根据不同的主题而省略,义理不变。

释德清注释:“以,恃也。然上德所以有德者,以德出无为,功成事遂,而无恃为之心,故云无以为。”上德者德出无为,而不依仗无为之功

第一段是以功德归属来判断上德和下德的分别。第二段更以无为有为和功德归属二个视角来细分。三十七章把贪心分为对外在功德的贪心对内在功德(法味)的贪心

德体章主要论述德之体德之用。德之体是无为,德之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里就涉及德的社会属性——行德与功德的大问题,正是行德和功德这个大问题产生了德的分裂,上德和下德。

德的分裂是因为德之用,不是德之体。玄德是“有德而无主”(王弼语),无主则没有功德主体,行德者不需受恩者感恩,也不应该有功德妄念,而是直指本心,以无为用,毫不执着。但受德者必须感恩,这是二个不同的角度。

老子宣说《道德经》,在德的主题上,就是要修复世人不感恩的铁石心肠。孔子要唤醒世人对父母的感恩,这就是孝道。孝道的根源就是父母的恩德,世人常说父母恩重如山。

父母的恩德是看得见的有为恩德,而道之玄德是看不见的无为恩德。世人知道对父母感恩,但更应该对“无主”的玄德感恩。这是《道德经》宣说德教的密意。庄子对孝道的论述是父母的恩德和天地的恩德(玄德)递进论述的,正是老子德教思想的发扬。

经文: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上德者道法自然,遵循无为法则和无为而无不为法则。《金刚经》说:“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佛教倡导以三轮体空而行布施(布施就是行德施恩),在布施中,布施者以无“布施者、受施者、布施物”三轮的无心行布施。这只有完全证悟空性的大修行人才能做到。

上德者是三轮体空的,完全证悟空性。时时刻刻都在行德施恩中,却毫无行德施恩想,故避免世人“知恩图报、感恩戴德”的俗套,从中解脱出来。受德者必须知恩图报,感恩戴德,但行德者却毫无索取受恩者感恩的心。

上德者是无心行德而德广大无边。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是也。

王弼注说“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上德是无心之德,天地之德是上德,至广至大,因为天地无心。无心是以无为心,功德安在?天地的心与世人的心相反,世人以有功德为宗旨,天地以无功德为宗旨

行德施恩,必然有功德,这是玄德,看不见的功德。即使看不见的功德也不应该执着,而应该回向众生。这才是上德的圣人境界。天地无心是天地伟大之所在,但天地无心只是以无为心,天地无凡心,但还是有“玄心”。

所以王弼注解说:“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易经·复卦》王弼注)。凡夫只有一双肉眼,所以不能看见天地的“玄心”,如果恢复了自己的“玄心”,就能觉知天地的“玄心”。以佛法对待布施的功德的理念看待老子此段经文,宣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如何对待功德行德者不作功德想,受恩者应作感恩想。

世人对看得见的有相布施会感恩,对看不见的无相布施不感恩,这是世人的愚痴。但老子知道,只要世人感恩心没有断灭,一定能够恢复对无相布施的感恩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