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龙头新产业今日创业板上市:实控人翁先定曾掌管新华信托多年

盈利能力指标领先同业上市公司。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C叔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300832)终于迎来了自己的IPO敲钟时刻:今天正式登陆创业板。

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公司从2017年12月过会到证监会2020年4月核准发行,中间整整间隔了842天。新产业是国内领先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研发与生产厂家,这正是当前市场极力追捧的行业之一。

公司实控人曾掌管新华信托,涉及一起诉讼

公司实控人翁先定曾于2004年出任新华信托董事长,后随着明天系入主新华信托,翁先定与明天系共同掌管新华信托。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公司实控人翁先定涉及新华财富的一场诉讼,翁先定将自己的1800万股份质押给保荐券商作为履行赔偿义务的担保直至诉讼结束。而新华财富此前原是新华信托的孙公司,后经过股权变动,已与新华信托无股权关系。

国内免疫诊断中的化学发光是增速最大的细分市场,进口替代是国产厂商最大的发展机会

IVD行业大致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血液诊断、POCT(床旁检测)及分子诊断五大细分领域,公司现在主要的业务化学发光属于免疫诊断的一种。

目前国内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约700亿,其中仅化学发光就占三分之一左右,约240亿空间。化学发光在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自动化上具有显著优势,其不仅抢占了一部分生化诊断的市场,还收获了一部分免疫诊断中的酶联免疫市场,双重取代下5年平均增长率28%,在IVD各个细分中增速最高。

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仍以海外巨头为主,行业占有率前五均为外资品牌。进口品牌依靠先进的技术、品牌优势、稳定的质量,占据我国免疫诊断市场将近80%的份额。随着国内化学发光免疫诊断技术的发展,国产品牌的性价比将逐渐显现,而基层医疗对价格的高度敏感性也将促使进口替代进程加速。

国内首家突破化学发光技术,唯一打开国际市场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龙头

公司专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研究二十余年,并于2010年2月推出国内首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试剂,打破了国际知名诊断企业对该领域的垄断。截至2019年,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在国内的装机量已经超过了6800台,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同行业竞争对手。同业中,A股已上市的安图生物,作为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发光仪市场保有量约为4000台。

此外,凭借技术领先优势,新产业成为国内化学发光行业中仅有的国内-海外双线扩张的企业,产品远销瑞士、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香港、台湾、印度、巴基斯坦等百余个国家或地区,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欧洲。2015至2019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维持在20%左右,海外营收CAGR高达20.8%。

仪器类型和试剂品类最为丰富,可满足不同医疗层级需求,高性价比实现进口替代

仪器类型方面,公司目前主要有8款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不仅可以满足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第三方检验机构的高通量要求,也可以满足二级、一级医院以及诊所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小型化需求。

公司拥有122项配套试剂,是全球提供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种类最多的供应商之一。试剂种类是否齐全主要影响中小型医院的选择,基层医院由于资金实力和样本量的关系,普遍只有少数几台免疫仪器,为了提升仪器使用效率,必然希望覆盖的项目越多越好。而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在产品丰富度和检测项目数量方面显著领先于本土同行。

技术优势支撑核心原材料自产,高性价比和本土化服务助力公司实现进口替代。相比行业部分国际知名企业委托专业厂家研发生产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公司依托完整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核心原材料的自产。这在保证产品稳定性的同时造就了产品的高性价比,推动公司产品在二级及以下医院快速扩张。

另外,公司以部分特色检测项目为突破口,加上出色的本土化售后服务,成功切入三级医院市场。截至2019年,公司产品用户包括907家三级医院、1848家二级医院、320家一级医院以及2775家未定级医院,医院系统覆盖率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盈利能力超越同业竞争对手

公司2017、2018、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4、13.9、16.8亿元,CAGR为21.4%,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6.9、7.7亿元,CAGR为19.8%。公司营收利润增长主要系试剂销售规模增大所致。

2017至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8.7%、80.8%、80.0%,净利率分别为47.2%、50.2%和45.9%,ROE分别为28.3%、27.1%和22.9%,主要盈利能力指标也都领先同业上市公司。

随着新产业的上市,IVD行业迎来新的重磅玩家,从目前市场的热点来看,公司无疑会享受一波行业整体的估值溢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