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来临,你是否已打开“放假胖三斤”模式?

“ 假期不仅要放松,更要健康。”

一到假期,就会在朋友圈里出现各种吃喝动态(无论是居家,还是出行途中),随之而来的假期结束,大家见面都会说“假期胖三斤”这句话。

对大多数国人来说,七天的假期,是顶格的公众假期了,放松放松,甚至适当地放纵放纵自己,也是难免。

说到底,胖三斤还是“吃”所导致的。但是吃吃喝喝,从来都是我们度过假期的重要形式,真的无可厚非。

一、为吃而运动,还是为运动而吃

这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态度。

态度一:

“为了晚上那顿烤肉,我得先去跑10公里”。这种说法,我们恐怕不少见。与此相关联的,还有一个表达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都已经跑了10公里了,还不多吃点?”

态度二:

为了接下来那个10公里我能跑得动,我得吃点东西。

仔细体会一下,是不是属于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尽管最后都可以被兑入到老掉牙的“摄入VS消耗”这个模型里?

我是非常典型的态度二持有者。

我坚持认为,不饿着才好从事体育运动。从此处衍生,我一直认为靠节食来减重是非常奇怪的举动。

只有不饿着,才能更好地运动。在这个理念下,运动前适当进食,是为了运动中维持状态,运动后的进食,则是为了 补充。

这与为了能让自己吃得心安理得,因而去运动、去消耗,因果关系是不一样的。

二、就运动需求而言,人体的脂肪储存几乎是“无穷无尽”

长跑者的训练课,有个很重要的训练使命,就是提高自己的脂肪使用能力,尽量在运动中,把脂肪调动起来。

为什么调用脂肪这么重要?

相对于运动的热量供应需求来说,人体内的脂肪存量,几乎可以被理解为“无穷无尽”。

说无穷无尽当然是修饰手法,总有个总量的尽头,但不必担心把它用尽,却是事实。

以一个130斤(65公斤)体重,体脂率15%的人为例(够美吧?),脂肪含量为9.75公斤,好算点,10公斤吧。每公斤脂肪燃烧的热量是9千大卡。

一场马拉松消耗的热量是多少呢?

我自己实际记录的是3100多。

有一个理论值,无论高手低手,基本都是每公里每公斤体重1千大卡。那么以本案例中65公斤体重来算,2900的样子,就算3千吧,这样好算。那么1公斤脂肪够供应3场马拉松。要把全身脂肪燃烧完,理论上,足够一口气支持这个65公斤的人跑30场马拉松!

当然这是理论值,实际运动时并不能100%燃烧脂肪那么纯粹,消耗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还牵涉到其他许多因素。但用来说明“身体存储的脂肪,对付运动,可以理解为无穷无尽”这句话,是足够了。

三、身体对能量的消耗是个很复杂的系统

我们只知道运动能够燃烧存在在身体各处的糖(来自碳水)和同样存在在各处的脂肪(有皮脂和内脂之分)。但是它们都不是均匀地消耗的。

有的身体组织只能靠某种物质来供应能量,譬如,我们常说的“红细胞只能吃糖活着”,就是它只能由碳水供应能量,脑细胞主要由碳水供应能量,当碳水不可得的时候,它只好去寻求别的能量途径(好像也能活着),所以长期断绝碳水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给断绝。

同样,对于脂肪的消耗,虽然我们很希望消耗它,但也不能说,在某一个时期,我们一点不摄入脂肪,只是消耗库存,企图来加大消耗的力度。为什么呢?

因为身体还有一个很机警的机制:学习。

一旦平时的摄入模式变了,它就会警惕,是不是闹饥荒了?

为了应对饥荒,它就会开启“勤俭节约”模式。一方面一旦能摄取能量的时候,疯狂地摄取,用作储备。一方面,平时“过日子”时尽量节俭,减少消耗。

可能有人会说,减少消耗好啊,吃很少一点就可以支持很长时间。但这就意味着人的精神可能是不振作的,状态是差的——仅仅在维持基本的生理机能而已,甚至可能连基本生理状态都未必能保证。

同时,这也意味着基础代谢是很低的。

这是我们想要的状态吗?

普遍认为,对于减肥大业,不能用极端手法,更不能用节食的方法。很多节食的减肥爱好者,在恢复正常饮食以后,会大幅度反弹,甚至超过原来体重水平,就是因为身体的“饥荒”应急机制,让它在有条件摄取的时候,疯狂摄取的缘故。

用“节食体重反弹”搜索,可以在网络上查到很多答案。

三、营养均衡是安全健康的法门

我看了一些相关的书,发现宏观营养三大要素中,无论碳水、脂肪、蛋白质,都有被妖魔化过的时期。

在饿肚子成为历史以后,碳水也有过被否定的时候。

但是,即使那些否定碳水的人群,也没有人(一个都没有)敢断然采取0碳水这种极端态度,即使“爱吃糖”的脑细胞可以被迫去吃别的营养,但红细胞却只能“吃糖”,0碳水就意味着死亡。

不吃米面的人不少,但连水果、蔬菜都断绝的人,真没有听说过。这些食物里,也有碳水。

碳水(米面、水果、豆类、番薯土豆等等)被我们吃下去后,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是很重要的营养素。在医院里,有的病人不能进食,通常就是注射的氯化钠(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所以葡萄糖是对身体很有用的东西。

没有被利用的葡萄糖,会存储在肝脏和肌肉里,存储在肝脏里的,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长跑中非常宝贵的“肝糖”。所以我们一般描述运动员在比赛中用糖做燃料时,有时候用“碳水”这个词,有时候又用“糖”,有时候也叫“肝糖”,其指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肝糖的存量很少,一般理解,只够维持半小时燃烧。

在马拉松运动中,长跑高手无不都是调用脂肪的高手,把有限的碳水(在本文中糖和碳水的概念经常被混用,尽管严格来说,是有区别的,糖分很多类,碳水是获得糖的途径,但为了好写好读,在这个特殊的语境里,基本混用了),留到冲刺阶段使用。

因为碳水(糖)是优质燃料,氧化代谢快,供应能量快,带动冲刺力量。

只要人体其他的能量够用,它就一直储藏在那里。

但是,如果摄入碳水过量,身体会发生一个动作,即,把不是脂肪的营养物质,譬如,碳水化合物,转换成脂肪。储藏营养以备荒,这个事情,身体干得很拿手。

人体把其他营养素(例如碳水)合成脂肪的效率其实不高,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才能提高合成脂肪的效率,这个条件,就是过多地摄入碳水。

四、导致胖的原因,除了吃得多,还有生活方式

上面我们说了,将碳水转换成脂肪的效率其实是不高的,只有加大摄入碳水,这是提高身体合成脂肪效率的条件。以下几条,恐怕比单纯“多吃饭”更要引起减肥爱好者的警惕。

1、不良的饮食习惯

  • 虽然碳水不是轻易就会被合成成脂肪的,但是过多了,也就会了。所以,还是要适当控制摄入碳水的量。

    有的人说,我吃饭很少,主要吃水果、吃零食,加上喝点酒。那就不想跟你多说了,谁都知道水果和零食都是高碳水。

  • 喝酒。酒这个东西比较特殊。从形式上来说,它像碳水,民间不是有“酒是粮食精”这句话吗?而从供能特性上来说,它更像脂肪。但是它与常规脂肪不同的是,它在消耗时的优先级很高。换言之,如果喝了酒,优先消耗酒的能量,且往往阻碍其他物质的分解供能。

    所以,我始终认为喝酒能导致发胖,并不是酒本身带来了多少堆积,而是其他两个方面:一是喝酒容易多吃菜、肉、坚果;二是喝酒容易导致别的营养物质得不到正常的消耗(代谢)。

2、不良的作息。作,劳作,广义也包括锻炼。所以不好的作息习惯,也包括从来不锻炼。

所幸的是,一到假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运动,而且多是户外活动。

明天就开始假期了,同志们,动起来吧!

五、假期可以过得很开心

我从自己的瘦身塑形过程中,对饮食有这样的看法。当然,这仅仅是自己的心得体会。

1、每天碳水摄入一定要保证。起码在摄入比例上,一天的摄入中,50%能量来自碳水,这点不能动摇。换句话说,三顿都要有主食,但量和分配要合理。

2、十分喜欢吃水果,因此要与吃米面统一考虑总量,毕竟水果也是高碳水。

这点,很多朋友们都有误区,以为不吃饭,光吃水果,就是低碳水生活,那是骗自己。

3、坚持按照自己的运动课表执行运动,既不必因为假期而懈怠,也不必因此而发疯加量。长期慢跑打下坚实的有氧基础的同时,身体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燃脂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练成了易瘦体质。合理科学的训练计划,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基本上按照课表推进,而不是随心发挥。一项长期爱好的运动,如果总是在随心操作的节奏下,就是随波逐流的态度,很容易走入一会儿冒进、一会儿懈怠的状态。这是一项长期爱好最可怕的敌人。

运动中也不必过于纠结本次训练消耗的脂肪多还是碳水多,而是根据既定的每周课表来追随。

4、顺应自然,不极端,不让身体判断为“饥荒”的状态。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