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之行(2)——敦煌,瓜州,玉门,嘉峪关
在甘肃,自嘉峪关以北,就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这里,在这条丝绸之路,在这一段河西走廊上有埋藏着多少故事,多少战争,多少人物。
嘉峪关长城在这里,玉门关在这里,阳关在这里,千年敦煌在这里,莫高窟在这里,归义军也在这里。
这一段的地形地貌,充满着塞上风采,这些年常常看到有人说去拉萨,但来到这大西北,这长长的沙漠,这塞上风光,你会不自觉地以为这种美,这种意境是有别于其他的,也许是一种粗狂的美。
尤其唐朝的塞上诗句描绘了不少塞上风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些诗词之美至今都影响着当代人,以及一些商业行为。比如在敦煌可以看到许多种夜光杯,比如在这里你会不自觉地也想在这里体会回顾下古人的生活。
敦煌之行,是我此行的重点,提前半个月在飞猪购买的莫高窟票不能用了,于是在窗口等着退票,等了近一个小时终于等到,甚为难得。
看到了这千年敦煌,这千年莫高窟,无论如何,敦煌的许多内容还尚存在世界,许多人把王道士当罪人,简直可笑,他背不起这个锅。
1900年就发现的敦煌,直到1908年斯坦因来,以及之后的伯希和,这期间国人在哪里,王道士可是反馈过的。哀起不幸,怒其不争,及至重视,8000卷到京,草席敷衍打包,这是什么样的心态呢?更不谈途中丢失。那么,斯坦因和伯希和们会这样做吗。更可笑的是,1922年,又有白俄兵来莫高窟住,这是一副怎样的镜像。
也去了敦煌的博物馆,敦煌博物馆完全超出了预期,馆藏设计陈列与说明可以媲美省级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敦煌的兴盛与衰落,至明之后百十年之久以至断层。
在这里看到了归义军的历史,唐朝末年,张议潮收复沙洲,及至河西地区,后来在宋朝时被西夏所灭。
敦煌市没有一丝人气,反倒是这里——鸣沙山月牙泉,人气爆棚,非常之热闹,在这荒凉之地。
来这里,就是看了些沙子。还有五只骆驼各自鼻子被前方的尾部绳子处相连为一组,供一波波游客骑乘一圈,而游客只能被掌驼人不停歇的按路线一直前行而不能停留。还有那闻之出彩的月牙泉,在傍晚下透着更加迷人。
爬到了沙丘高处,风沙比较多,比较担心被这细沙吹到眼里。没想到居然下起了一点点雨滴,难得在这荒漠地带遇到一场不大不小的雨,敦煌这座城市,矗在一片荒芜的沙漠之上,也是甚为神奇。
只是这大风把沙子吹起打在身上,不得不赶紧下去,离开这小沙丘。这里,对于我这样没见过沙漠的人而言,是值得来的。
莫高窟,也许因为处于丝绸之路要道,文化交融之地。也许是因为处于这荒漠之中,离中原王朝太远,无论战乱抑或繁华,都对它影响不是太大。
也许是这沙漠,使得它部分被埋没沙漠之中物流,而让人忘记有藏经的存在。也许是这干燥的气候,使得它整体不因空气潮湿而自然损坏。
看过许多关于莫高窟的介绍,所想大于所见,而所见能让人更加感知它的存在和对接记忆中的故事。
敦煌之行感慨颇多,而敦煌之行也让我对敦煌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去一次的。
去了嘉峪关,这里大蓝天、大朵云、大日光,盘踞在河西走廊要道。
在嘉峪关长城步行到峰顶和关顶,看了下这里的建筑和风格,感受古之将士在嘉峪关所做 不胜唏嘘。在这里静静的坐了会,看那广阔天空。
长城,我在北京去了长城的一段,我在山海关去了山海关的最东段,在这次我来到了长城的最西段。过了嘉峪关,就是古人多提到的玉门和山海关。
也去了嘉峪关博物馆,读取这嘉峪关城近几十年的发展,酒钢位于嘉峪关,也给嘉峪关带来了不少经济上的发展。嘉峪关和酒泉两座城市真是太近太近了,我也很好奇两地的往来。
瓜州故名思议,以瓜而得名,在这里专门吃了本地的瓜果,确实甘甜。瓜州县城不大,但位于交通干道,这里作为一个枢纽点,北连乌鲁木齐,南连兰州,西连敦煌,在历史上也是颇有故事的一座城池。
而玉门呢,这些年应该是比较郁闷的,从一个高收入城市,落入到现在不得不整体从老城迁出,进入一个新的城区发展。这里边最大的问题就是作为一个资源型的城市,起也资源,败也资源。
在西北吃饭时,往往店家会给你配一壶棕褐色的茶水,一个塑料杯,一个带有捏嘴的镂空杯架,塑料杯放入杯中,慢慢畅饮这一壶水。这的确是一种特色,忘记了茶水的味道,而且很有西北的味道,我在其他地方没有看到这样的。
去了西北的感慨就是,大漠风光浩浩荡荡,不属于高原美景,自带另一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