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编写第一步:资料整理的细节问题1

我在写这个小系列的预告篇时,想当然地说自然科学类的著作比较难写,有治学严谨的教授更正我。

他说,写好书,不管什么领域,都难!

教授说的很对,我也深以为然,接受批评。我武断地说说自然科学学术专著更难写,是偏颇了。

什么书,写好都难,就像做事,多小的事情,做到极致好,也是难的。

不过,自然科学的学术专著,是建立在作者十数年或者数十年的学术研究基础上的,包括理论研究、实验验证、仿真、工程实践等等,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是我认为学术著作比较难写的原因。

正是因为撰写学术著作是建立在作者乃至作者学术团队多年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所以,在撰写学术著作时必须对之前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也要参考本领域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对于作者整理发表或者未发表的文献资料,我一些小建议。

在整理已有的文献资料的时候,一定要去掉原文献内部引用的指向关系!

一定要去掉内部的引用指向关系!

一定要去掉内部的引用指向关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会有这个建议?

因为在我们审校稿件时,公式图表引用指向错误,是最难被发现的错误之一!

譬如有的参考文献,本身就是综述性质,很长,有个地方引用了本文中序号是(3-14)公式,在整理的时候,序号没有去掉,又带到了书稿中。

好巧不巧,这句话正好被放到了第三章,而第三章正好有个公式,序号也是(3-14),编辑就很有可能无法判断,这句话是不是正确的。

若是这句话被放到其他章节,编辑更是无法判断正误。

万一真的无巧不成书,编号(3-14)的公式,在书稿中的序号也是(3-14),那,作者你赢了,小编甘拜下风。

但是,这世界,没有事事都这么巧的。

很有可能,文献公式引用到书稿中,编号已经发生改变,但是作者整理时,有思维定式,自己很清楚指向的是哪个公式,而实际上不是这回事,作者自己看不出来,编辑就更看不出来了。

图、表格的引用,也是同样的问题,一旦书稿中有这种失误,除非特别懂的编辑(这种几率也比较小),很有可能是发现不了的。

这种错误,最大的可能,最后被读者发现!

另外,在不同章节之间进行公式、图、表格互引的时候,最好将章序号写上,比如,在第六章引用第三章的公式,最好在公式序号前面加上“第三章的xxx”这样的说明。

也许,这个说明性文字在编辑确认后会被删除,但是在编辑审校稿件的时候,可以确信,作者不是笔误或者原来的引用没删掉,而是确实是跨章节在引用公式图表。

在交稿前,作者最好把图表公式的序号全部捋一遍,正文中是否有引文,指向是否正确,变量说明是否完整,推理是否正确,数据是否正确,是否是最新数据,序号是否连续等等。

图表公式可以说是专著的关键,是核心。

学术著作的文字可以平实平淡,甚至有一些语法错误、错字也无伤大雅,但是理论、公式图表、数据不能有错,否则会误导读者。

魔鬼藏在细节中。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本学术专著,细节的严谨,才能成就整本书的严谨。

在整理资料的初步,就注意到每一个细节,势必对书稿的整体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