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最后一座移动的寺庙,你注意到了吗?

公元1771年,也就是乾隆36年,土尔扈特部东归。土尔扈特部是蒙古族中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明朝末年的时候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塔城地区),迁移的队伍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开拓家园、繁衍生息,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

虽然远离故土,但是他们一直与内陆保持着联系。时间过了140多年,此时的土尔扈特汗国已经笼罩在沙俄政府的巨大压力下。沙俄政府除了征收他们大量的苛税,还在土尔扈特征兵与敌国作战,脏活儿累活儿危险的事情都让土尔扈特的士兵在前,为此土尔扈特部苦于征役人人忧惧,当时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忧心如焚。这样还不够,沙俄政府还逐渐插手土尔扈特政务,甚至还迫使他们放弃自己所信奉的佛教,改信东正教。种种压迫之下,渥巴锡带领部族分三路东归。历经八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伤亡八、九万人,他们终于回到故土。根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

为了妥善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清政府指派官员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在这趟充满血泪的归乡之旅中,牛羊有被落下的、群众也有被落下的,唯一没有被落下的就是信仰,这个信仰如今静静伫立在巴音布鲁克的草原之上。

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寺庙,被称为是草原上最后一座移动的寺庙,它就是巴润寺。

巴润寺的简介是这样的:巴润寺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东归时幸存的寺庙之一,也是草原上最后一座“移动的寺庙”,1968年前,巴润寺共有喇嘛、格林、曼吉等40余人,最多时达200人,设佛堂12座(蒙古包)、僧舍90顶(蒙古包)、牲畜4万多头(只)。

2008年7月,因年久失修和为方便信教群众,巴润寺请高僧重新选址,2010年5月,破土动工,2011年8月,新建寺院竣工。由此,巴润寺结束了设在蒙古包里的佛堂随季节搬迁的历史。

因为土尔扈特是游牧的民族,为了方便祭拜,所以他们的佛堂设置在蒙古包内随着牛羊而迁徙。在漫长而艰难的东归途中,巴润寺的庙堂和僧舍也和牧民一样,逐水草而行。据说,“庙是用马驮着八个蒙古包拉回来的”。

寺庙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转经筒、金塔和金顶在耀眼阳光的照射下金灿灿的,踏上台阶,在庙前还可以焚香祈福。

区间车的第二个停靠点就是巴润寺,你是否注意到了呢?或者说是你参观了吗?这可是土尔扈特部东归辉煌悲壮历史的见证者,是很值得一观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