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手机轶事二则
原创|手机轶事二则
文/欢爸
时间/2020-12-27 05:58
【引言】子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注】岁月不欺,后浪已来。
【正文】原创|手机轶事二则
手机在年轻人手里,基本上是功能用全、性能也用到极致,所以比较讲究配置,在老年人手里,功能要简单的多,也就一两款APP常用,大型APP几乎不太会用到,智能手机在老年人手里,有时候还会有很多使用上的障碍。
前几日看报道,说三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有将近一半的人几乎不会上网,只是用于简单的打电话,那篇文中的意思是,不能为智能而智能,应该是智能为实用服务,要给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便利,而不能成为使用者的拦路虎。
作者的观点当然是对的,看过也没太当回事儿,而且今天要说的重点也不是手机智能,只是发生在身边的趣闻轶事,分享给欢粉。
上月底的时候,老妈的手机无意中摔过,背板是钢化玻璃的,碎了好躲裂纹,老妈用透明胶带粘上,继续用,发现声音小了很多,几乎听不见,疑是摔坏了什么部件,跟老姐说,让我空了去看看。。
月初忙到现在,破事儿颇多,除了抽空给老妈开药、送药,就再没去过。
老妈也并未催我,依旧每日报个平安,让我不用急着去。
老话说,母子连心,忽一日,觉得老妈的情绪不太对,不由得担心起来,自己也有些坐立不安,赶紧过去看看。
过程也不复杂,在回家的路上发了个朋友圈,经过也就大致能理清楚了。
【自省随录】老妈无意中把手机摔了,她自己也不知道啥时候摔的,机壳背面摔得比较惨,然后用透明胶贴上,有无意中把扬声器的出声孔给贴住了,贴得还挺严,手机声音小到要贴近耳朵才听得到。
之后的十多天里,老妈始终处在懊恼和自责当中,情绪不好。
昨日过去取病例,找到原因,把老妈手机音量小的问题解决,她如释重负。
回头想想,我更该自责,拖了这么多天才去,让老妈被不良情绪困扰了这么久,却一句催促的话都没说过……
接下去说多少话都是多余的,不说了。老人的事尽量不拖延,咱们一起努力~
老妈当着我的面,嘴里一直说着,老了,没用了,啥时候摔的都不知道。
说了好多遍,这让我十分自责,后悔没有早些去看看,拖了这么久。
老妈总是不想成为儿女的负担,大事小事都自己扛着。
所以,我们姐弟分工,老姐负责陪聊,然后把发现的蛛丝马迹反馈过来,我和弟负责干活儿,其实陪聊比干活儿累人,好在效果还不错。
这次确实是自己拖太久,一方面确实比较忙,还有个不太能说得出口的原因,自己对高科技的新鲜玩意也有距离感,不太敢去触碰,就更别提解决问题了。
比如手机哪个功能怎么用,别来问我,我也不知道,不是会修压力表、温度表,就会修手机哈。
举个比较悲催的例子,自从欢欢力主换了个高级点儿的电饭锅,我就没做过米饭,都是娘俩负责操作的,感觉那个锅就不像个正经锅。
手机轶事第二件,就比较搞笑。
昨天,老爸的手机充不进去电了,可能跟老妈说的时候语气比较重,老妈赶紧来电让去看看。
虽然周六,早上还是没空,下午去的。
一路上,心里就犯嘀咕,怎么就充不进去电了呢,不会有啥高难度的故障吧,畏难情绪开始弥散。
不过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上,谁让咱是长子呢。
心里盘算着,我哪儿是修手机的料,要是真修不好,干脆换个新的算了。
拿到老爸的手机,果然是没法充电,插头都插不进去,换了自己随身的充电线,也是插不进去,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啥,跟自己的手机对比着,也没啥毛病,可就是插不进去。
如今的手机,不像以前的,还能拆一拆,现在的拆都没法拆,不是专业修手机的,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一时束手无策,只能瞎看,室内的光线看不清,拿到阳台上继续看,插孔缝隙很小,找来缝衣针,扎了几下,似乎也看不出有啥异物,信手多挑了几下,感觉机壳有个小块可以动,继续挑,挑出来个瓜子壳样的东西,于是,故障排除。
虽说那异物不是老爸故意放进去的,冥冥之中感觉是对我去得少的一种提醒吧,别等到老爸故意制造些借口才去,那可就不好了。
轶事二则,是分享,也是自省、共勉。
子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如今,子不啃老就好了,养是基本不用养的,有心就好,所以今人将“养”换成了“孝”。
宋叔跟父母是老同事,老两口走的早,群姐一直说羡慕我,每每提醒我常回家,顺便替她带好。
终不能,让群姐白白羡慕一场...
【荐读(独立思考,再做判断)】
【注】今日央视《海峡两岸》由李红主持,嘉宾:郑又平、于强,话题:民怨效应会压倒民进党当局?
作者相关文章:
原创|英国新冠病毒变异首例确诊是9月20日,三个月之后才想起来恐慌、逃离、封城...
养成阅读后,点“在看”、点赞的好习惯,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