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笔下不确定的真相和历史

■王丽荣 伍华星

近日出版的格非中短篇小说集四种,是格非中短篇小说的最新集结,囊括了他自创作起步至今的小说43部,其中既有其早期先锋色彩饱满的实验之作,也有新近的成熟之作。

作为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的格非,其写作具有坚韧、准确、绚丽、隽永的智性特质,笔下的人物都是面对荒谬的误解、欲望的冲突和命运的捉弄的现代个体,人生故事大多笼罩着支离破碎、幽明恍惚的神秘色彩。他将人生宿命的哲理意识灌注于每篇小说之中,通过迷宫般的现代叙事全力呈现世界与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深入探讨现代人的精神处境。

格非同时也是清华大学教授。莫言曾评价:“我们小说家里面有两个大学者,其中一个就是格非,这两个小说家最让人骄傲。”格非长期浸润于学术环境之中,其学者身份无疑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一抹哲学与思辨的浓重底色。如小说《锦瑟》,由四个故事构成,主角都叫冯子存。隐居乡间的冯子存在被处死前讲起一连串的故事,故事以李商隐的诗句为线索串联,首尾相接,第一个故事与最后一个故事的重合让整个结构成为一个完美循环。而在《青黄》中,小说围绕着“我”对江南渔村麦村九姓渔户的历史调查展开,“青黄”这个颇有争议的名词引起了“我”的兴趣:青黄究竟是一个漂亮少妇的名字,还是春夏之交季节的代称呢?随着“我”在麦村的调查,“我”发现了一个个与此相关或不相关的故事,而“我”所追寻的江南渔村的那段模棱两可的历史,却更闪烁迷离;“青黄”是故事的起源,但随着故事的进展,其含义却越发模糊。如同格非其他的众多作品,这部分小说将创作野心置于小说对梦境、命运、时间等重大课题的探讨,书写了一个个关于宿命和轮回的文化寓言。故事情节的重复叙述与相互消解,扑朔迷离的时间与支离破碎的回忆,故事情节有意空缺,冷漠的爱情,知识分子的崩溃……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格非独特的叙事风格。在那些循环往复的“回忆”中,我们常常感到时间与空间的秩序感失效,如同置身在夏加尔的画中,可以心醉神迷地飘浮在空中,游荡在作家精心编织的梦境里。

除此之外,格非的小说也不乏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关注,这也是伴随着作家创作理念的转变而出现的风格的转变。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是其艺术追求发生转变的标志性作品,它们“清晰的时空结构和透明的情节线索消解了以往神秘晦涩的艺术倾向,而且还在对文本游戏色彩的抛弃过程中实现了风格由混沌向澄明的升华”。不仅如此,格非还开始把目光由对文本自身的单纯关注更多地投向了现实社会人生,创作出了一批对现实社会人生饱含着人文理想关怀的作品。如《戒指花》讲述的是记者丁小曼在报道调查一则老人奸杀少女的新闻过程中,认识了一个可怜的小男孩,动情于小男孩不幸的身世和命运。如果说他的《欲望的旗帜》所表现的是大学校园中的知识分子的困境,那么他的《戒指花》则走出了校园,直视当今中国的广阔社会现实。在小说里,对当下的刻画,格非使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用手中的笔直指媒体行业的虚假报道、网民的恶俗、行业潜规则、群众间的冷漠等现象。《戒指花》里仍能看到格非作品里精致含蓄的风格特点,同时由于对底层人物、弱势群体的描写的视角转换,作品中又展现了作家心底的温情。格非的小说既保留了“记忆”中“此刻”与“过去”的时空感,又不断深入社会现实和当下生活,宛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出深入的省思。小说集中的《相遇》,被誉为格非“最好的短篇”;《时间的炼金术》则被称为格非写作主题与艺术成就的总结之作;而被称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小说《褐色鸟群》,则既是格非本人的代表作,也是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迷舟》则是格非的成名之作,由此篇开始,格非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格非的这些小说曾深度参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革命,既有现代叙事艺术的繁复、精致,又承继了古典小说传统中的灿烂和斑斓,他作品中那些人性的迷思与暗语,已成当代文学重要的语言奇观。正如毛尖所言:“格非是一个霍桑式的悲观主义者,因为他在本质上是悲观的,所以他才会写那么多看上去阴郁的东西。但是在那些悲伤的时刻,他总有一个抒情的东西出来……在那里固执地给出一些慰藉。”在格非的笔下,真相和历史都是不确定的,一连串的事实构建出一个让读者无法走出的迷宫。

(0)

相关推荐

  • ​王卓君:《熊猫蜀安》书评——天马行空是大侠|小说

    <熊猫蜀安>书评:天马行空是大侠 王卓君 初见李蓬,戴着眼镜,顶着一头稍有些发卷的黑发,温文尔雅,斯斯文文.他自诩为大侠,当然,这大侠主要出现在他笔下那些江湖中--仗义执言.路见不平拔刀相 ...

  • “子一代”笔下的东北故事

    "和光读书会"的成员是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点的师生,主持人戴瑶琴,启动于2018年6月.去年,读书会部分成员参与了中国作家网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专题的系列读书活动,&quo ...

  • 苏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作品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苏童 关注公众号:听潮观书 人物简介 01 苏童,本名 ...

  • 格非:不要太相信作家的话,作家有时候会故意说谎(2)

    这样一来小说就面临非常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在今天变得非常严峻,我们要重新来讨论自传性的问题,小说究竟跟我们有关系吗?跟我们写的这个人,假设我们有很好的材料来源,我有很好的语言能力,也有讲故事的能力,我是 ...

  • 丁帆:在 “变”与“不变”之间 ——以格非小说为蓝本剖析“先锋派”的沉浮

    小编说 5月22日,由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毕飞宇研究中心主办的格非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扬州召开.近3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协会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围绕格非的文学创作及其当代文学意义展开深入研 ...

  • 《人面桃花》:格非笔下的女性意识探析

    文/酱子 <人面桃花>是格非先生"江南三部曲"的开篇之作,该作品取材于清末民初风雨飘摇的江南腹地,讲述了一位没落宦家小姐陆秀米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在与厚重的时代背景交织 ...

  • 清华教授格非:中国孩子人格单一,国民生活在对平凡的恐惧中

    因为社会的发展,资源的竞争,许多中国父母在接受自己'平凡'一面的同时,渴望着孩子的'不平凡'.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家长们慷慨地.激情昂扬的,在孩子们的生活和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平凡,原意为 ...

  • 格非:远方的消失与经验传播途径密切相关

    我们总是用"文学"这个概念,来指称有史以来一切文学写作和作品,殊不知现代意义上"文学"这一概念,最早也是从18世纪末才开始出现.从根本上来说,现代意义上的&qu ...

  • 众家言说|格非:我读《玫瑰之名》

    爱世界,爱文学,爱<世界文学> 我读<玫瑰之名> 格非 去年冬天,我在法国南部的索拉日修道院呆了一个多月.这座矗立在半山腰上的修道院属于圣方济各修会,地点已靠近了意大利北部(我 ...

  • 格非《奇人胡惟丏》阅读答案

    奇人胡惟丏 格非 ①我们班,有一个名叫胡惟丏的奇人.他的年龄比我们大个四五岁,落拓不羁,一副名士派头."丏"这个字不算冷僻,但老师在点名时常将它读成"丐",从而 ...

  • 《月落荒寺》:格非的意象与存在之书

    我总觉得,格非若专去写诗,风格大抵在叙事抒情的冯至与象征主义的李金发之间. 从<褐色鸟群><欲望的旗帜>,到近年的<江南三部曲><望春风>以及刚刚推出的 ...

  • 格非:越是可口的东西,往往越容易让人厌腻

    格非,1964年生,江苏丹徒人,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清华大学文学教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有<迷舟><相遇>等中短篇小说,<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 ...

  • 清华大学的教授格非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

    清华大学的教授格非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父母才是最好的父母? 来自各国的顶尖医生,学者,心理学家,最后得出的一致结论认为:60分的父母才是最好的父母. 什么才是60分的父母呢?它是指:即不对孩子不管 ...

  • 格非: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