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智障孩子的康复教学案例
一位智障孩子的康复教学案例
刘敬锋
桐城市育才学校
学生基本情况:
程某某,女,生于2007年8月21日。3虚岁时能喊爸爸妈妈,会走路,能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后来和别人玩耍时无语言,喜欢尖叫,母亲对其制止,无效。由于父母生意忙,常常把孩子独自留在出租屋,但和院子里的大人有交流。四岁时在长春市检查,没有结果。期间上过2年幼儿园。7岁时,在苏州儿童医院检查,测得智商为26。怕鲜花、小草,看到时满脸惊恐、哭泣。偶尔在没人的情况下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调子,吐字不清。之后两年由外婆带着。
家庭情况:
母亲怀孕时28岁,孩子足月。爷爷说话含糊不清,奶奶后天吃药导致聋哑,小孩父亲及其姐妹兄弟正常。
第一次报名时情况:
程某,漂亮的一个小女孩,个高,瘦瘦的。无言语,躲在外婆的后面,目光躲闪,不和别人对视。不搭理任何人。
入学后情况:
集体课时,不配合老师,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外婆带着做,外婆到哪里,她就去哪里,一个人不说话也不和别的小朋友玩。当她发现有人的衣服没扣上或者有点凌乱时,立马要帮别人整理好。个训时,必须要家人陪伴,不然她就离开单训室找家人,不哭。在感统教室里不敢荡秋千,不敢走平衡木……不要别人碰她,也不去惹别人
针对观察和询问的情况我对孩子进行以下方面康复训练:
一、和孩子培养感情,找契机
单训时,家长进教室,学生坐前面,家长坐斜后面,让孩子有安全感。记得头两个星期,一直都是我在说,喊她的名字,或者拉拉她的小手,(她一直回避)或者找几张常见小动物的图片,让她看看,学学动物的叫声,或者唱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一切办法都想尽了,她的金口还是没开,真是愁煞人了!外婆也是一个劲的咂嘴,干着急。我还是强颜欢笑劝慰她老人家,这事不能急,慢慢来!我是心里着急,却无奈呀!有一天,我依然如此上着单训课,突然发现她的手一边敲着桌子,一边向我的手伸来,我赶紧迎过去,她看着我笑笑,又和我玩着这个游戏,我也和她一样将手伸过去……终于赢得她的一笑。我心中一阵窃喜。以后每次上课前我都和她玩这个游戏,第三周的一天她突然看着我喊“老师”,我怀疑听错了,赶紧说“再喊一遍”,“老师”,我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终于开口了。我不失时机地表扬她 ,以后只要她模仿,只要她发音,我都一个劲地表扬她。这期间,我让她外婆在她不注意的时候出去,逐步减少陪读时间。慢慢的我开始教她张开嘴巴,学习舌操,唇操,她也跟着后面学了。她外婆笑了,说别人这样教她,她是不会做的。这说明我取得她的信任,好的开端来临了。
二、锻炼胆量
程某胆子特别小,在集体课上,特地常请她上来表演。单训时,我把她带到感统室,和她一起坐在秋千上荡起来,先让她把脚放地上,慢慢脱离地面。走平衡木时,我走前面,让她拉着我的衣服走,千万不能急躁,还要适时表扬。时间在流逝,她的进步也是飞快的。
只要走出第一步,后面就好办了。还有跳绳,我一拿绳子,外婆就说她不行。我说你等着瞧吧!一堂课时间她就学会了,而且能连跳好几个,外婆乐得合不拢嘴。现在这孩子不仅不需要家长陪,还自觉得跟着老师后面学说话,学动作。一看到秋千等设施就高兴地爬上去玩。
三、加强和家长沟通
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里,把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而且急于求成,巴不得一学就会,或者自暴自弃,不管学什么都先下结论,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个要和家长做好沟通,讲清这些孩子的一些发育特点,发现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给以表扬。不要溺爱孩子,不可以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家长放手后,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以前孩子看到吃的零食、开水,虽然想吃想喝,但是只是看着,不知道去拿,现在呢,一个人去拿着吃拿着喝,而且开始扫地,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外婆特别讲了一件事:农村里收棉花,大人从地里把棉花桃子摘回来,她就一个人把棉花从棉花桃里拉出来,不要大人插手,而且能把这件事做得漂亮。这位孩子的外公这样教孩子,老师听了后很高兴,比如吃鱼时,外公说:“你说,鱼,我就给你吃。”孩子不自觉的就跟着后面说“鱼”,日积月累,不仅带着孩子发音,还学会了不少知识。家校配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康复,孩子进步确实不少,但这个孩子有时表现的有点自闭,还有些怪异行为,需要时间去寻找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