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唐朝科举考啥捏?
古代文化常识是高考必考内容,但庞杂的内容往往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但其实,只要把知识专题化、系统化,每天积累一点,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古代教育与科举是学习文常绕不开的部分,而且是跟古代官职联系最紧密的部分。
今天小编分享的是唐朝科举的科目概况,大家记得收藏喔。
在隋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炀帝即位后,创置了进士科,国家用考试的方式以才取人,这是我国科举制度的开始。自此,读书、应考和做官就被紧密结合起来,科举也便成了古代士人进阶的不二之选。
唐代承袭了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当时,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每年定期举行的叫“常科”(根据历史学家考证,隋朝时并无严格意义的常科),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叫“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是为国家职能部门服务的,故不被士人重视;俊士科不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逐渐被废除,“秀才”成为对一般读书应举者的通称。在唐代,明经科和进士科是最为读书人重视的两大科目。
明经科和进士科有什么区别呢?
在当时的考试界,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而五十岁登进士第,尚属年轻。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进士科要比明经难得多。
明经重贴经、墨义。所谓贴经,就是考官任取经典中某一段,用纸条贴盖其中数字或数句,令考生背出来,类似现在的古诗词默写填空。墨义即笔答,考官根据经文出题,考生笔答该句经文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类似现在的字词句理解。无论是贴经还是墨义,考生只要熟背经文和注释就可以了,这就难怪明经科通过率比较高,但通过者存在才能水平层面“千篇一律”的现象。
至于进士呢?重视考生的诗赋能力。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要写出好诗还是需要应试者相当的文学造诣,而文学才能是天赋和后天努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况且,一首诗的好坏,不是那么容易就高下立判的,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进士科的难度。当然,事物是相对的。考中进士的读书人,自然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因为起点高,之后的官途也会顺畅很多。
唐朝诗人孟郊四十六岁登上进士榜,写下一首《登科后》。里面有两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高兴的心情,几乎把几十年仕途的努力和艰辛,都一扫而空。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
唐朝科举对诗赋的重视也间接提高了唐诗的整体水位。
宋代人曾经有一个问题困扰他们很久:为什么唐朝人写诗比他们牛?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得出了一个可爱的结论:因为人家考试要考诗歌嘛!严羽在《沧浪诗话》有这么一段论述:
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相信这也为我们研究唐朝科举史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角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