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教你掌握组织效能评估指标的四大维度
文 / 吴婷婷,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
来源:HR赋能工坊
HR赋能工坊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向HR赋能工坊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管理咨询业务合作:13041139206或13102155301
在OD系统铁三角中,诊断是OD的起点、变革是OD的过程,效能就是OD的结果。可以说无论是诊断以找到问题点,还是通过战略、组织、机制、文化、人才的五步变革,最终目的都是持续推动组织效能的提升。
OD效能简言之就是组织能力,就像个人能力一样,同样质量的一份方案设计,高能力的人三个小时就能做完,而新手甚至要花一周。同样的产品质量,更低的总成本就是一种能力,比如平衡车最初在芬兰发明后一台要卖到6万美元,后来技术卖给美国后成本是3万美元,而小米将价格降到了一千多人民币,背后的生产与供应链就是组织能力。美的从2011年到2016年五年营收增长了19%、利润增长了139%,而成本仅增长了6.6%,最终在白热化的家电行业成长为巨头,背后就是组织能力。
“如果企业空有正确的战略,却没有合适的组织能力,即使机会出现,也无法把握。比如,虽然并购可以带来协同和放大效应,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并购整合的能力,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既然组织效能如此重要,对Oder而言就需要建立一套组织效能评估体系,既能衡量OD的工作成效,以评估现状、发现问题、寻找差距;也是一套指向改进的依据,通过效能评估发现的问题就是下一轮组织变革的目标。
01
构建组织效能评估体系
组织效能概况起来可以从过程和结果两大进行描述,具体来说体现在能力、效率、质量和效益四个方面。组织效能模型方面广为人知的比如戴维·尤里奇14项组织能力指标、腾讯顾问杨国安教授的“组织能力杨三角”模型等。对效能的分解有利于构建细化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而统计、分析、描述效能状况。
“组织能力杨三角”模型提出,企业战略制定后应当明确两三项与战略最直接相关的组织能力(如创新、低成本、服务等),进而从三个维度进行提升:
1. 员工能力是全体员工(包括高管团队)实施战略、打造组织能力的知识、技能、素质。
2. 思维模式即企业文化、价值观。
3. 治理方式即组织提供有效的管理支出和资源允许人才发挥所长,包括组织架构、集权与分权、关键业务流程、信息沟通等。
戴维·尤里奇教授认为,真正的HR转型是聚焦业务的,通过HR转型达到两类成果:一是“利益相关者期望”得到满足;二是提升组织能力。其提出的组织能力衡量指标包括:
我们在对组织效能的内涵、模型、指标进行广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过程加结果为两大一级维度,以效率、效益、人均效能、组织氛围为四大二级维度的组织效能评估体系。
维度一:组织效率是战略目标实现的两大方式之一
企业战略目标,尤其财务目标的实现通常包括销售增长与生产率战略。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效率的竞争,效率提升是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美的为例,效率驱动策略下,通过多项管理手段提升效率,使得同等规模下利润率提升5%!
效率,是评价企业能力的动态指标,反映出企业应用土地、资金等资源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最小投入、最大产出,衡量指标通常包括:
效率是不断追求的过程,提升效率的方法包括:
1. 优化人才结构,抓业绩提升关键性人才,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或技术人员等;
2. 标准化建设,促进行为/质量/能力标准化,确保质量同时使产品与服务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进而产生规模效应;
3. 网状用工模式,加强人才复用,人才在不同项目、工作间复用可发掘人才价值,提升利用率;
4. 提升核心人员能力,增强市场溢价,尤其在智力服务型企业,领军级人物在市场端具备较强的溢价能力;
5. 服务升级,延伸客户价值链,深度捆绑客户,尤其是参与到大客户的价值链环节;
6. 模式创新,提高认知,寻找蓝海。在成熟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兴业务;
7. 加强新技术应用,提升效率;
8. 兼并同业/互补公司,协同创造价值。
维度二:组织效益是战略的核心
效益,包括规模与利润,一般用财务指标衡量。德鲁克认为,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其使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利润是实现价值的工具与持续发展的前提。效益,是衡量组织能力的结果性指标,反映了某个时间段内的成果产出。指标如下:
维度 |
指标 |
经济效益 |
营业收入 |
销售收入 |
|
净利润 |
|
物质产出 |
产值 |
产能 |
|
开发体量 |
维度三:人力资源效能是战略的人才支撑
人力资源效能考虑到了人的能力因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以衡量在资金、土地、人才等诸多价值创造要素中,人才本身的效能。
华夏基石在评价人力资源效能中,引入平衡计分卡模型,分为财务、客户、运营、战略四个层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人才效能:
为了便于比较,以上四个层面均可进一步提炼评价指标,通过量化或定性评价的方式进行纵向与自己、横向与他人的比较与改进,以财务层面为例,评价指标包括:
维度四:组织氛围潜移默化影响人员行为
组织氛围在此主要是指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影响下,员工感受到的软性的、环境性的影响因素。好的组织氛围符合企业所在行业特性与自身实际,引导员工的想法与行为。比如众所周知华为提倡奋斗者与狼性文化,就是由于身处一个竞争激励且前期需要持续赶超的行业,而阿里巴巴提倡客户导向与个人英雄,也是起家时的电商业务所需要的。组织氛围的评价指标包括:
维度 |
指标 |
企业整体 |
雇主品牌 |
组织氛围 |
|
人力资源工作的行业美誉度 |
|
领导力测评全球排名 |
|
员工满意度 |
员工敬业度 |
员工满意度 |
|
缺勤率 |
|
价值观考核结果纵向对比 |
|
人员流动 |
中长期员工占员工数的比例 |
员工平均服务期 |
|
员工流失率 |
|
员工自愿流失率 |
|
关键岗位员工流失率 |
|
高绩效员工流失率 |
|
核心人才保留率 |
|
战略性人才储备完成率 |
|
关键岗位继任计划覆盖率 |
以上就是四个维度构成的组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大的方面包括过程性与结果性,进而包括效率、效益、人员效能、组织氛围维度。选取哪些指标应根据Oder评价的需要,有所侧重,重在评估变革的效能进而开展下一轮的变革。
02
组织效能评估五步法
第一步:根据需要构建指标体系
为更加具体衡量组织效能,为后续体系优化工作提供明确的参考框架,根据本企业实际设计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目的、含义进行界定,明确指标评价方式。为便于操作,指标可设置从一级到三级的不同层次,针对第三级指标明确含义、目的、计算方式等。尽可能多的采取量化指标,对部分关键但无法量化的采取专家评议法等定性评价方式。
第二步:对指标体系赋予权重、评分标准
明确评分标准有利于将指标操作化,便于进行对标找差。标准一般来源于以下方面:
1. 与规范比较:与科学、合理、规范的体系标准相比,衡量目前成熟度状况及差距
2. 与计划比较:与企业发展规划、阶段性计划相比,衡量目前工作状况及差距
3. 与标杆值比较:与对标对象相比,衡量人才管理工作现状及差距
4. 与历史值比较:与过去三年平均、三年中最高或上年历史值相比,衡量工作开展是否有改进;
5. 与同系统内比较(如有):与系统同内部其他单位相比较,衡量组织效能现状及差距
第三步:开展综合调研
根据评估内容与目的设计合适的调研方法,常见的比如资料调研、标杆访谈、问卷调研、外部对标等。
第四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研结束后应对数据进行清理进而开展统计分析,采取直观的展现方式表现所调研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如雷达图可直观的展示各维度得分:
第五步:对标检视查找差距
OD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革的过程,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组织效能评价一方面是分析变革的效果,更重要的目的是分析问题找到差距,进而为下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在上一步的分析中,通过数字能够直观定位到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还应对问题进行剖析,以国内某银行对人才甄选的效果评估为例:
通过与最佳实践进行对比分析,该银行发现在人才甄选方面能力标准、甄选工具尚不完善,查找出来的问题应作为下一步改进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