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新市:谷雨三月底,街上行人稀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以下图片,部分来源于百度搜索)

新市传统习惯上的繁市,自古以来,主要依托于周边四郊的农村生活消费和购买生产资料,所以带有强烈的农业集散特征。农忙时,市巷清静,四郊及河流上没有人与船只到城镇上来。农闲时则一片繁闹,从清晨到夜晚,只见四面八方的人涌向新市,市声喧哗。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春夏之交的新市古镇景象,那就是:
谷雨三月底,街上行人稀
这句话生动概括了农历节气“谷雨”之后,三月底新市街巷里的市景。这样的表述是有原因的,从清明时的人山人海,到谷雨后的门口罗雀,反映出本地农耕文化的内容,这是数千年来本地蚕乡长期形成的习俗。尽管目前社会经济情况结构有所改变,但农业的印记,依然在新市商市的现象上,时时泛出旧年的光泽。据《仙潭文献》资料载:
先期三五日,大赛春社,景物繁华,士女杂踏,前后月余。近乡妇女无不入市,托以拈香祈蚕,盛极一时,而觉海寺东岳庙等处,为最热闹。谷雨后,合户不出,扃门育蚕,香讯逐歇。
这里说的是,清明时的三五日,春歌社戏特别热闹,相当于目前的“蚕花庙会”,而镇内草木景物春色映衬出盛繁的面貌。那些青年男女踏青、或出街,熙熙攘攘,这样的繁忙前前后后有一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四郊农村妇女都会到街上走一走,拿着香烛去寺庙里祭拜,祈愿蚕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来新市进庙上香,这便是新市历史上百里盛名的“烧香市”。当时情形,是以千年名刹觉海寺和东面的东岳庙为最热闹,烧香的人特别多,人山人海。到了谷雨的时候,农村里便关起门来,栓上门用心育蚕,“烧香市”活动才渐渐平静下来。
这里注意到八个字:
合户不出,扃门育蚕
正是现在的时节,养蚕开始,试想本地养蚕的重要,当年的蚕桑经济收入超越种粮,而春蚕更是重中之重,几乎占尽全年养蚕收入的三成以上。正因如此,家家户户对养蚕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心力与财力,家家都弄得折腰断背般的疲倦。农村蚕户上千年的传统习惯,对养蚕始终抱有虔诚、敬神的心,百般呵护,废寝忘食,耗尽了心神,将家里所有的人力都投入到这一个月的养蚕中去。出于本地农村经济对蚕业的依赖,所以新市的清明“烧香市”也十分兴盛,大家都祈待有一个蚕事丰年,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富有。一位本地作者朱星泉老师在一篇《母亲的蚕》随笔中,就春末蚕事的重要,写下了一段自己身历其中上世纪时光的文字:
在浙北新市水乡,蚕桑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产业,养蚕售茧是乡亲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种得一亩桑,可免一年荒”“家有百株桑,一家吃不光”,朗朗上口的农事谚语,生动反映了水乡农家对种桑养蚕的依赖和重视。
这样的蚕事背景下,谷雨时的三月底,新市古镇的商贸活动明显出现季节性清淡,这样的清淡有着农村与市镇的呼应,大家心里明白通彻。一些家住农村的做小商贩的人,也回到农村参与蚕事,做完这一程蚕事后,再出来做些贩货。镇上专业开店坊的人,也在这个季节早早有了准备,少进货物,守着店,捱过蚕忙,就会迎来“头蚕罢”,继以大张旗鼓招徕生意买卖。
过去,别说是商贩回农村家里帮忙,就是学校也要放假,上世纪中叶,学校的“蚕忙假”,会放上一旬半月,有些老师会回农村帮理蚕事,就算小孩子们,也可以或多或少地为父母帮上一手。当年的“蚕忙假”或许也让孩子们懂得父母持家的不易,劳动生活的艰辛,也许比课堂上的“思想品德课”要生动得多,内容丰富得多,而对于学习的努力与鞭策,更胜于大人们的咄咄言教。
这段时季,与古镇街巷清静的市景相比,四郊农村是一片繁忙,田野的桑林枝繁叶茂,望出去,一簇簇村庄,开始被升起在旱地上的桑叶浓绿逐渐掩蔽。一些长在河边,长在屋前屋后的“火桑”,就像一位睡醒的巨人一样,挡住你的视线,完全只呈现它的形象。是的,火桑正是这个季节蚕农村人的形象代表,以桑为重,以桑代表这个时季的农事,它们在春风里摇曳着茂繁巨大的身影,显现强大的大自然力量。
这段时间野风临面吹来,感觉万物生命奋发强健,而听到一些不知名的鸟儿鸣叫,心里的滋润难于表白的舒服。但像我们这年龄的城里人,谷雨后一般不会轻易去农村走动的。经历了上世纪锁闭的年代,当年农村与城镇的矛盾比较尖锐,务农的人普遍体力劳动苦累,农闲与农忙的不同季节之中,他们的心情也不一样。倘若在这个谷雨后的日子,城里人结伴三五人,顺着村庄小路闲逛游赏风景,一定会邂逅到农村劳动者无厘头的“白眼”,他们在晨暮间埋头于田间耕耘,忙碌于桑地采叶,看到城里人如此悠哉消闲,心里自然不是滋味,甚至会口出讥笑与怒骂。所以,城里人自己还得识相,主动回避矛盾的白炽化出现。自己不注意回避,一旦矛盾尖锐暴发,就会平白无故遭遇“触霉头”的事。当年这样的事,真的时有发生。
谷雨三月底的暮春,浙北新市古镇已被四郊的桑枝深深围住,街巷偶尔低声传出萨克斯世界名曲《斯卡布罗集市》轻音乐,行人稀少的西河口,清朗的古调风格,在如泣似诉的旋律引导下,与早晨阳光一起组成了一段奢迷、且教人引发忧伤小资情怀的套装晨曲:
您正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
她曾经是我的爱人
眼下清静的浙北新市街坊,心里当然明白蚕事的重要,每年万人空巷如此隆重的“蚕花庙会”都是为蚕事而举办。所以,这段时间的清闲安静,是让这座古镇做好准备,为农村蚕事加油,规划商市发展,迎来更大的商市繁华。因为一月之后,人来熙往的“头蚕罢”闹市,又要来临了。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

  • 《我与丝博园》主题征文:丝丝心动

    丝丝心动    文/戴军 一桑一梓,安睡的是生命的静谧:一蚕一蛹,包裹的是生命的律动:一丝一线,是人生温暖行程的丝丝心动.丝绸从来都是美丽的东方符号,令无数人为之倾倒,江南丝绸甲华夏,盛泽百年绸都,日 ...

  • 剑蚕草养蚕及栽培技术初探

    来源: <江西农业科技> 作者: 张灿东[1];李红花[2] 摘要: 一.剑蚕草养蚕来源及经济效益 <蚕桑通报>1990年第1期刊栽了浙江省温州市野菜养蚕考察组赴四川省考察野菜 ...

  • 小满节气时俗

    ​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此时,农事活动的重点是防治虫害.预防暴雨.此时民间也有不少应时习俗. 其一是吃苦菜.在小满节气,必吃的一道菜就是苦菜,俗 ...

  • 盛泽先蚕祠

    200606位列<苏州园林名录>第68的盛泽先蚕祠   在吴江的盛泽镇上,有座先蚕祠,也被列入<苏州园林名录>,且位第68,简述评价为:古典庙堂.飞檐斗拱.那么,这究竟是一座怎 ...

  • 农村中药材僵蚕是怎么来的?3个要点很关键,很多人并不了解

    说到动物类中药,老邪脑子里浮现的是蝎子,蜈蚣等等,这些动物本身有点毒性,能不用的还是尽量不用,那么,有没有无毒的动物类药材呢?老邪的回答是有的,就比如我们这次要介绍的僵蚕,就没有什么毒性了.僵蚕的来源 ...

  • 浙北新市:三分钟了解“新市蚕花庙会”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每年有一项"蚕花庙会"活动,这一情况,新市四郊,乃至方圆百里之外的远地都了解.但上了年纪的新市老辈人群中,他们对& ...

  • 浙北新市的“三个半岛”开发,人们想到了什么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篇图片大多来自于网络,如有不规,请予指出并删除 自从上几年政府对新市古镇南部区"三个半岛"的开发计划确定后,大批民房 ...

  • 浙北新市:记忆里的孩子趣事(三)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篇图片大多来自于网络,如有不规,请予指出并删除 浙北新市 记忆里的孩子趣事(三)   编者的话: <浙北新市,记忆里的孩子趣事&g ...

  • 浙北新市西栅故事——黄家弄是中共德清支部创始地

    请点击"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 历史人文渊源深厚的浙北新市古镇,文化发达,先进思想十分活跃.一九二七年五月,新市西栅黄家弄,诞生了中共德清县新市党支部.这是一个德清县境内 ...

  • 浙北新市西栅故事:这里曾经是湖丝贡品的发源地之一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浙北新市,历来是朝廷纳贡的优质湖丝重要产地,也是载入方志的地方重要物产.新市之地,不仅有着发达的桑蚕业,更重要的 ...

  • 浙北新市西栅故事:“马公桥”是新市明代镇政府机关所在地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巡检司,是古代最基层的政府机构,通常说,是明代洪武年间的建置.虽说这一机构名称由来已久,但政府大量设置巡检司,还 ...

  • 浙北新市:东迁县治时期历史文化,光可鉴人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翻开新市厚重的历史,它的前页部分正是处于西晋时期的东迁县治,那时期烟渺之远不可追,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时光悠悠,大多的文明古迹都被岁月湮 ...

  • 浙北新市:东迁美食遗风的“芽麦塔饼”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春天来了,新市人按例秘制各种时令鲜香的美食,一种称为"芽麦塔饼"的美食,携着"东迁 ...

  • 浙北新市:家乡有足够的安静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深夜突然醒来,明月空照 家乡有足够的安静 那么多的美好事物,瞬间亮眼   我爱的溪河漾水,淡淡的妆,气息迷人 这里的村庄,架得住日月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