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兴衰话临清(2)·明清时期的北方都会

明代运河与龙山

从钞关出来沿东面一条小巷走到头就到了明运河畔,这段经过改造的河道已经没有了原始风貌,两岸筑起了石坝和栏杆,河道上两道临清砖闸被称为“头闸”和“二闸”,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宽度明显大于元代闸门。成书于明代中叶的小说《金瓶梅》中,曾多次提到这座砖闸,如书中第九十二回写到:“杨大郎收拾行李,前往临清寻缺货去,有日到于临清,这临清闸上,是个热闹繁华大码头去处,商贾往来、船只聚会之所,车辆辅辏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小说之言虽有夸张,但大体也与明代史料基本相符。

清代画家石涛《舟过临清闸图》,描绘了舟过临清二闸的景象。画面将清初临清闸河开阔幽远,漕艘鱼贯的景象描绘入微,构成一幅坡岸,云树、运河、船闸、漕艘浑然一体的佳作。

穿过砖闸,就来到了明运河东岸,紧邻岸边是一座绵延起伏的龙山——俗称土山,这是永乐年间开掘河道时的泥土堆积而成的。明清时期为确保漕运畅通,规定每年一次清淤,两年一次大疏浚,清出的泥土都堆在这里。历经几百年的堆积,逐渐形成了这座高约二十米,自南向北绵延一公里的小山,这也是鲁北平原上唯一一座人造土山。原来山上建有一座六角单檐式小亭,名观化亭,“南亭观化”为旧时临清十景之一,解放后辟为“龙山公园”。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家的祖坟就在土山下:“出南门,到五里外祖坟上,远远望见青松郁郁,翠柏森森,新盖的坟门,两边坡峰上去,周围石墙,当中甬道,明堂、神台、香炉、烛台都是白玉石凿的。坟内正面土山环抱,林树交枝。”后来他妻子李瓶儿死后,也埋在山下。

清代西洋版画,画的是临清船闸的情景。

临清贡砖·五百年的热销品

常年的清淤使运河两岸堆积了大量河泥,这种经长年冲刷的泥土细腻无杂质,称为“莲花土”,将其烧造成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不久北京朝廷发现了这种优质建材,开始大量采购并开设了官窑,在临清专设“工部营缮分司”,为北京基建工程供货,临清贡由此砖闻名天下。砖窑傍临运河,烧成检验后直接装船解运京师,一宗买卖就持续做了500年。北京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内外城墙、各城门楼、钟鼓楼、文庙、国子监及各王府营建中所用的临清贡砖比比皆是。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皇家陵园营建中所用的“寿工砖”也由临清烧造,这些建筑历经数百年而巍然屹立,如今大多成为世界遗产。前人说北京是运河上漂来的城市,此言确实不假。

临清贡砖的烧制过程。

据《临清州治》记载,仅城砖一项,北京就经常“岁征百万”,再加上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券砖总计超过每年一千万块。由于所需贡砖数量太大,运力不足,明代朝廷曾规定,凡北上粮船需每船带砖四十块,民船每船最少带十块。私人货船捎带临清贡砖者,可按所带数量相应冲抵税款。虽有此优惠条款,但过往船只却宁可交税也不愿捎带贡砖,因为这些砖密度大,分量沉,吃水量极大,以砖抵税是相当不划算的。

临清贡砖砖窑。

近年来,南京中华门城墙、玄武桥,曲阜孔庙,德州减水坝,张秋镇荆门、阿城、七级等闸坝等处在修缮中也相继发现临清贡砖,这些砖至今坚硬如铁、敲击有声,500多年历史中,临清烧造贡砖时间之长、数量之大是中国任何地方无法比肩的,2008年,临清贡砖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紫禁城的地砖多为临清烧造,近年随着古迹修复的展开,对临清贡砖的需求量也在加大。

竹竿巷·鼎盛的手工业之城

中洲历来为临清古城核心,当年临清钞关所收的税银并不是全数运到北京,有相当大一部分都就地消化了,其中包括采办贡砖、支取军饷、采办军装、购买粮油、运河维护以及采买生活用品。大量资本的流入使临清的市场欣欣向荣、转运货物琳琅满目,进而促进了当地制造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分门别类的专业市场。据记载明代临清的81条街巷中,以手工业命名的就多达34条,是名副其实的手工业之城。当年连西藏班禅大师的哈达,都是临清出产的。

清乾隆年间,临清升为直隶州,隶属山东省。

明清时期,官营机构大多分布在运河两岸,如贡砖窑厂、造船厂、粮仓、铸币厂;私营作坊大都分布在土城内,涵盖了丝织、酿造、皮货、粮油、竹木、裘皮等26个门类。一首临清民谣曾唱到:“临清宝,真不少,瓜干枣脯千张袄。陈家剪子毕家刀,王一摸镰刀不用挑,竹油篓,柏木筲,桑家枰杆灵又巧,甜酱瓜,百籽糕,进京腐乳味道好。”会通河畔的马市街是元朝留存的一条古街,长街北起永济桥,南抵明运河畔,分为锅市街、马市街和会通街三段,当时北方的马匹和南方的丝绸、茶叶等物品在这里交换。

马市街上的老店铺。

以长街为中轴线,两侧延展出近百条小巷,如箍桶巷、锅市街、马市街、竹竿巷、手帕巷、弓巷、油篓巷、鞍子巷等等。这些小巷往往一头通往码头,一头通向主街,同类店铺集中在一起,作坊相连,前店后厂。当年人们为了方便外地采购者寻找货物,直接以行业名称命名街巷,类似于当下的“某某专门批发市场”。这些小巷受运河地形影响,往往七拐八拐,具有了南方水乡的韵味,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临清俗语有“耳朵眼里跑马,墙缝里走人”的说法。

临清老城竹竿巷。

竹竿巷位于临清古城核心区域,长约一公里,巷宽三米,因明清时期竹器加工而得名,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清本地不产竹子,加工的原料都要沿运河从南方运来。明清两代,为了优恤漕运官兵,允许漕船搭载一定的私货沿途贩卖。江南盛产竹木,价格低廉,运输轻便,有时候沿河随手砍一些装上船,连成本都省了,于是大多槽船都选择了运竹北上。而从京师南下的官商经过临清时都会采购一些粮油副食,对竹制容器需求极大。渐渐地,当地百姓从江南人那里学会了各种竹编工艺,编制出油篓、竹筐、竹篓、竹耙之类,供应四方客商及当地民用。竹木加工,不需要太多的本钱,只要吃苦耐劳就可以养家糊口,当地民谣曰:“一把篾刀一弓锯,两把竹篾做生意。”

马市街上的竹制品作坊。

明代后期,临清的竹器经营户形成了两个专门的街巷,一为竹竿巷,一为油篓巷。临清经营竹器的小手工业者很多,仅竹竿巷内就有70多家。竹竿巷的产品有百十种,农器类主要有:竹耙、扫帚、鞭条、筛子等;生活用品主要有:竹帘、竹篮、竹筐、竹篓、竹几、竹椅、竹担、竹杠、竹笼屉、竹筷、竹牌等;另外还有竹鸟花、竹呼哨等装饰品和儿童玩具,一直绵延至今。

竹竿巷附近的老作坊。

竹竿巷附近的老作坊。

临清清真寺·独特的十字形布局

临清另外一处知名古迹为清真北寺,位于元代运河与卫运河的交汇处,始建于明弘治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此时正是临清最兴旺的时期,南北商旅云集于此,穆斯林本来就有着经商传统,伊斯兰教随即沿大运河逐步传播。清真北寺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这在中原腹地是很少见的。我沿着甬道走进清真寺,中午时分里面静悄悄的。牌坊门和望月楼都是中式木构建筑,大殿前出抱厦,殿顶为最高规格的庑殿式结构,覆有黄、绿色琉璃瓦,飞檐四出,雄伟壮观。

临清清真北寺老照片,背后就是卫运河。

寺中最为特殊的是后殿建筑,它前面由抱厦与正殿相连,形成一组中国传统的工字殿,殿顶为勾连搭式,上部是三个六角形伞盖式亭楼,楼顶像一朵倒扣花瓣,攒尖顶部装以鎏金葫芦形装饰。我拍照的时,身后走过来一位管理人员,他告诉我,这三个圆顶早先是由风磨铜制成的,这种铜产于缅甸一带,在风力打磨下会越来越亮,当时全城人一抬头都可以看到万丈光芒。文革时期,造反派爬到顶上把这三个铜顶砸掉了,前些年修复时选用了本地的铜皮,经氧化后变得黑漆漆的。虽说如此,整座大殿依然散发出强烈的异域风情。

河蚌绘·臨清清真北寺。

清真北寺正对面是清真东寺,建于成化元年(1460年),寺院当下正在维修,木料横七竖八的堆了一院子。东寺形制与北寺类似只是规模略小,最具特色的是大殿墙壁上的明代绵纸壁画,伊斯兰教交易中规定不设神祇,所以壁画画的大都是树木、怪石、花草等传统文人画的题材,这是很特别的。因大殿在维修中,我只是透过门缝匆匆看了一眼,画作大都黯淡褪色了,希望维修后能得到妥善保护。

清真东寺另外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其坐北朝南的格局,众所周知,伊斯兰教宗教建筑因为要遵从圣地麦加,所以建筑中轴线通常为东西向,但清真东寺却是由东西、南北两条中轴线组成的十字形布局。这是汉文化南向为尊与伊斯兰教西向为尊的融合,在全国伊斯兰建筑中仅此一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