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彩瓷器

景德镇釉上五彩是从元明的红绿彩和“大明五彩”发展而成的。清康熙年间五彩与青花成为两大主流品种。五彩题材广泛,构图新颖,形象概括,用笔洗炼,线条刚劲,色彩明艳,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风味,是瓷苑一枝古艳的奇葩。

1康熙五彩的釉色特征

釉上五彩是康熙瓷器的重要代表作,五彩中的颜色除矾红以外,绿、黄、紫、蓝诸色剔透明澈,釉微微凸出,有宝石之感,色彩光艳夺目,烧成温度在780度至800度左右。

五彩仕女圆瓷板 清康熙

直径2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红彩:五彩中的红彩,是用皂矾(三氧化二铁)制成。制作时要经牛皮胶浸泡,以浸胶3至10年的矾红为好用。在上彩时需加入一定量的铅粉和牛皮胶,用水轻轻沾染,以中锋用笔,悬腕以拉线法描绘。烧成后色彩鲜艳沉着,红得像宝石,而且有层次。清末以后,红彩常用西赤(碳化硒)调油平填,红中泛橙而漂浮于釉面,手感粗糙,更无矾红的光泽和润滑。

五彩加金花鸟纹八方花盆 清康熙

高32厘米 口径51.5厘米 底径3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之四月牡丹 清康熙

高4.9厘米 口径6.7厘米 足径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蓝彩: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蓝彩常泛紫灰色,彩层特厚,彩的边沿有一层蛤蜊光晕,但由于蓝彩仍处于草创阶段,常有脱釉或失透的情形出现。以往的蓝彩皆由青花(釉下)代替,故有青花五彩之称。

五彩瑞兽纹瓜棱执壶 清康熙

通高13.5厘米 口径4.5厘米 足径1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黑彩:是用青花料渗松香油画于瓷面,罩上透明釉,入炉烧烤。由于受到制笔、制油及制料工艺的约束,早期康熙五彩的黑色线条显得不挺,断续及毛糊,不够乌黑,甚至带褐。后来的黑彩用乳香油及珠明料混合调成,经低温火烘烧,因此黑彩才开始变得乌黑发亮。

五彩竹纹笔筒 清康熙

高14.2厘米 口径18.4厘米 底径18厘米

清宫旧藏

▶ 黄彩:康熙时期的黄彩还是以三氧化二铁为基础原料,其特征是色层透亮鲜明,清新抢眼,与后期时多用锑黄(氧化锑)而形成带粉质层的不透明黄彩迥然不同。

▶ 绿彩:一般都厚似琉璃,光泽灿然,而由于色质透亮,常用来衬托黑彩。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 清康熙

长25厘米 宽18.6厘米 厚3.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金彩:金彩釉料的制作,是把金子磨碎,倒入瓷钵内用水混合,直到水底出现一层金的沉淀,取出而保持干燥,用时溶于适量的牛皮胶内,渗入铅粉,在胎上描绘烧成,永不褪色。但金彩一般与毛刷类物品会产生静电反应而掉落,因此切忌以鸡毛掸子掸扫。

五彩加金鹭莲纹尊 清康熙

高44厘米 口径22.4厘米 足径14.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冬青釉五彩加金花鸟纹大花盆 清康熙

高33.3厘米 口径61厘米 足径3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紫彩:康熙时紫彩发色还不稳定,常发乌发灰,色地易开裂成碎纹,用放大镜便可看到。

▶ 花翠(粉红色):这在康熙五彩中是鲜为人知的色彩。它是用紫彩加以配方而制成偏红色的透明釉。它与雍正后出现的粉彩胭脂红或洋红在外观上极其相似,很易混淆。但花翠是雪白(含铅质的透明釉)渗石英配制,显得透明,而粉彩的洋红是玻白(含砷)上渲染红彩而显得不透明,色基上是相同的,但两者的质感截然不同,因此花翠也就成了辨别康熙五彩的点金石。其实雍正初期的五彩器也用花翠,因此花翠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早期粉彩,而其实雍乾时洋红的出现并引进陶瓷装饰,才真正孕育着粉彩的诞生。

▶ 蛤蜊光:康熙五彩器的彩釉,其釉面及釉彩都焕发一股如珍珠表面、柔润含蓄的蛤蜊虹彩,特别是沿着彩绘的纹饰周边的白地,更显著闪现这种蛤蜊光彩。

新仿的彩绘器,也以化学原料调配出乍看雷同的光彩,但这些仿器的胎面及釉彩上的彩晕漂浮,更像五光十色的缭眼火气,有如火水或汽油在阳光下反射的彩晕,一看便知年份尚浅,火候未到,关键还是新釉料与古彩的化学成份是不同的。

五彩蝴蝶纹瓶 清康熙

高44厘米 口径12厘米 足径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康熙五彩的彩绘工艺

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清代著述中有关于康熙五彩彩绘工艺的文字记载。要探讨相关问题,只有通过现代五彩工艺表现出来的与康熙五彩相同的艺术效果,从而认识当时的工艺特征。

五彩彩绘工艺分为绘画和填色(包括染色)。绘画用的有黑料和矾红料。黑料用油调匀成泥状,矾红用胶水调成。画笔要饱含料色,运笔时敲击笔杆产生振动,使笔肚中的料色慢慢流注至笔尖上。画笔讲究用尖齐圆健的狼毫。使腕运指要使笔锋随器物表面起伏而变化,画出的线条要料色浓厚、匀净、圆劲。用秃笔画的细点,要浑圆、饱满。用笔讲究力度,但不可恣肆、洒脱。运笔疾速,会导致近似“飞白”,反成破碎的笔触。

五彩花鸟长方瓷板 清康熙

长25.2厘米 宽14.6厘米 厚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染色:五彩上只用矾红料洗染。先用料笔将矾红料填在景物上,再用洗染笔稍蘸清水,将笔锋压扁成平齐的形状,一笔笔将矾红料洗刷开。用笔要轻,使红色呈由深到浅、从浓到淡的自然过渡。

五彩僧帽壶 清康熙

高16.8厘米,足径6.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填色:指将五彩中的绿、蓝、黄、紫、金等料色填入轮廓线而采用的平填法。这几种料色预先都要研成泥状,填色时用笔将料色与水调成一定浓度,填笔要饱蘸料色,沿黑料画的轮廓线一个个块面地平填,浓度、厚度须均匀、平整。所有传世的康熙五彩都只有黑(画轮廓线)、矾红(画轮廓线、洗染)、黄、绿(分大绿、苦绿、水绿)、紫、金等几种固有不变的料色,这些固有的料色不相互配成新的色料。除矾红可洗染浓淡,其他的料色深浅、浓淡是一致的。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之九月菊花 清康熙

高4.9厘米 口径6.7厘米 足径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康熙五彩的装饰特点

▶ 构图平面化:康熙五彩装饰在陶瓷立体器型上,与造型特征要求协调统一,装饰的主要特征就表现在平面化。第一,平面化的构图。在“开光”式的构图中,借鉴了中国画(实际上仿晚明清初木刻版画)的构图特点,讲究疏密、主次关系。

洒蓝地五彩人物纹笔筒 清康熙

高14.3厘米 口径18.3厘米 底径18.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形象程式化:康熙五彩花鸟的艺术形象首先从属于器形上的装饰性,依附于二维空间中的形体结构。在这样的艺术范畴内,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提炼、概括自然的形态,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突出其典型特征。把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归纳为符合陶瓷装饰理念的程式化格局。把“外师造化”的绘画性动态特征定型为工艺制作性的静态形象。

五彩人物纹瓶 清康熙

高45.1厘米 口径11.9厘米 足径1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色彩装饰化:五彩的色料在瓷胎釉上彩绘后,经炉内750℃-800℃的烤烧,色彩呈玻璃质状态,透明度、光亮度、纯度都很高。透过色彩可以看到下面黑料描绘的景物,釉面上又敷上了一层晶亮闪光的缤纷色彩。由于五彩色彩的材质特点和彩绘工艺的要求,五彩的填彩具有独特的装饰性。

五彩雉鸡牡丹纹瓶 清康熙

高45厘米 口径12.3厘米 足径1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康熙五彩瓷器鉴别的六要点

▶ 康熙盘、碗、瓶、罐类的器底一般均能见到明显旋纹痕及黑疵。

▶ 除少数官窑器的圈足圆浑润滑外,大多民窑器的圈足边呈尖状,而且有斑块残缺的现象。

▶ 釉面微微凸起,釉料看上去有坚硬感,周围有闪烁的“蛤蜊光”,纹饰周边有光晕。尤以蓝彩为甚。

▶ 由于人物模仿陈老莲画法,山水多仿王恽等,其绘画风格应大体相近。人物脸部都不端正,只勾轮廓不填色,否则为后仿。

▶ 瓶、罐类器的底足往往有二层台的硬折角,其折角圆浑者为后仿。

▶ 器物底足内题“大明成化年制”或画秋叶、钟鼎的,大多是康熙中、后期产品。

冬青釉五彩加金花鸟纹大花盆

清康熙

高33.3cm,口径61cm,足径39cm

五彩雉鸡牡丹纹瓶底部 清康熙

高45厘米 口径12.3厘米 足径14厘米

《红楼梦》中写到林黛玉初入贾府,见王夫人屋里“左边几上摆着汝窑美人觚,里边插着时鲜花草”。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王夫人的大女儿又身为王妃,所以《红楼梦》中的荣国府既是皇亲国戚,更是豪富之家。

这里的汝窑美人觚 ,是杜撰,还是确有原型呢?

从目前已知的存世汝窑中

没有发现这个汝窑美人觚

不过确有她的蛛丝马迹

宋汝窑蕉叶雷文觚

明项元汴撰《历代名瓷图谱》的英译本《Chineseporcelain》,介绍据传为晚明项元汴所见所藏宋、元、明诸窑名瓷图片83款,图施彩绘,中英文对照。此书于1908年在英国牛津出版。

对项元汴稍有了解的 ,知道他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藏家 ,顶级鉴赏家 ,这件汝窑觚,应该确有实物,只是不知流落何方。

元 龙泉窑花觚 杭州博物馆藏

明龙泉窑青瓷觚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代 官窑觚

宋 《瑶台步月图》页

闺房——花觚

《雍正十二美人图》之“博古幽思”

一平米的地 ,十几件器物,价值百亿人民币,可能是史上最凡尔赛的闺房了,眼前架子上的一件商代青铜觚,上下左右三件汝窑 ,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头号藏家——乾隆觚

为减少干扰,皇帝书房身边的陈设器基本就几件 ,雍正是摆放了一件琮 ,上期讲过,上图乾隆左后方有件觚 ,可见其喜爱。

乾隆休息时,喜欢鉴赏古玩,图中左右桌子上各有一件觚,其偏爱不言而喻。

明清觚

清乾隆孔雀绿釉觚

清乾隆 豆青釉花觚(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清乾隆 豆青釉花觚(底部款识)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清雍正 灰青釉海棠式花觚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十八世纪 冬青釉划花觚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仿官釉青瓷觚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红釉小花觚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乾隆 仿钧釉瓷海棠式花觚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中期 兽面纹花觚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玉觚

清初 黄玉小花觚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珐琅觚

明宣德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正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宣德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画珐琅西洋人物纹方形花觚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景泰蓝寿字花觚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乾隆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整体)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底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五供

商周青铜觚

商 祖辛觚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商 亚父乙长莫觚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商 兽面纹觚三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商 兽面纹觚二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商 兽面纹觚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在商周时期是酒器 ,更是重要的礼器

乾隆

身边放一觚瓶 ,一胆瓶插花

(0)

相关推荐

  • 清乾隆 天青釉琮式瓶

    清乾隆 天青釉琮式瓶(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天青釉琮式瓶(侧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天青釉琮式瓶(底部款识)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 茶壶

    清雍正 粉青釉茶壶(整体)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雍正 粉青釉茶壶(款识)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绿地粉彩开光菊石纹茶壶(整体)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绿地粉彩开光菊石纹茶壶(底款) 北京 ...

  • 台盏 —— 撑起了古人喝酒的仪式感

    在宋代喝酒,很讲究 <东京梦华录>曰: "止两人对座饮酒,亦需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 宋 禹州白沙宋墓第一号墓前室西壁壁画 ...

  • 胆瓶

    霁红釉胆式瓶 清雍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珊瑚红釉胆瓶(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康熙 郎窑红釉小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郎窑红釉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郎窑红釉胆瓶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

  • 清乾隆孔雀绿釉觚 清乾隆 豆青釉花觚(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清乾隆 豆青釉花觚(底部款识)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清雍正 灰青釉海棠式花觚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十八世纪 冬青釉划花觚 台北 ...

  • 蒜头瓶

    汉 蒜头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隋 白釉浮雕莲瓣纹蒜头瓶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代龙泉窑飞青瓷褐斑蒜头瓶   1206万 明万历 德化窑螭龙纹蒜头瓶(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万历 德化窑螭龙纹蒜 ...

  • 清康熙 粉青釉浮雕龙纹画缸(正面)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康熙 粉青釉浮雕龙纹画缸(侧面)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雍正 斗彩束莲纹案缸(整体)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清雍正 斗彩束莲纹案缸(正面) ...

  • 胆 儿 瓶

    胆式瓶是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 元代墓出土 官窑胆式瓶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临汝窑青釉胆式瓶 元 龙泉窑 ...

  • 古瓷底足的25个特征,学会了不打眼

    在鉴定瓷器的过程中,常用的鉴定方法是通过瓷器的神韵,器型,釉面,画工,款识,发色等等来进行鉴定,但底足的鉴定却是鉴定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对于真伪和断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这也是为什么造假者往往 ...

  • 天球瓶

    清乾隆 青花龙纹天球瓶 清 豆青釉堆塑云龙纹天球瓶(图1)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豆青釉堆塑云龙纹天球瓶(图2)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豆青釉堆塑云龙纹天球瓶(图3)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豆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