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梨状窝瘘的左邻右里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良嗣

头颈五官疾病诊治中心

颌面咽喉头颈外科

陈良嗣头颈部腺体及先天性疾病诊治工作室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记载了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典故。

与邻为睦、和谐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人体中,异常的梨状窝瘘与颈深部诸多组织器官邻里间的恩怨情仇,却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仅凭“”与“睦”就可搪塞了断的。

那么,梨状窝瘘的归属、座落、走行究竟如何?它又是怎样骚扰和祸害左邻右里的呢?我们尝试从专业的解剖视角为您层层解析。

【梨状窝的解剖】

解剖学上,隶属上消化道又毗邻上呼吸道的梨状窝是下咽(喉咽)部的一个重要结构,呈上宽下窄扁平漏斗状,左右各一,守候在喉口两旁。具体为:两侧梨状窝前内侧借杓会厌皱襞紧邻喉口(向下延续为喉腔、气管、支气管及肺);后内侧与环状软骨板后方围成环后间隙,向下移行为食道入口;外侧紧邻甲状软骨及甲状舌骨膜。(图1a)

深在、隐蔽的梨状窝是咽腔(包括:鼻咽、口咽及下咽)最为狭窄的一段(图1b),不仅易于嵌顿异物,也是下咽癌的好发部位,同时还是先天性疾病——梨状窝瘘瘘管的起始部位。

【梨状窝瘘内瘘口的位置】

“梨状窝瘘的内瘘口位于梨状窝的底部……”,专业文献的描述既抽象又晦涩,若无专科常识,通常也只能意会了。怎么理解梨状窝瘘内瘘口的具体位置呢?不妨把梨状窝瘘瘘管想象为高速公路上旁开的一条岔道,那么既不清晰又不显眼的梨状窝瘘内瘘口就等同于岔道的入口。在实施内镜检查(比如:支撑喉镜、食道镜等)时,倘若术者解剖不熟、观察不仔细,这样“不显山不露水”的隐蔽瘘口势必被熟视无睹或者匆忙错过。

日常中,下咽部的门诊检查多采用间接喉镜,可受咽反射敏感、配合程度、依从性等多因素影响,梨状窝底部往往有如雾里看花,即便采用电子喉镜也难以一睹芳容,除非配合特殊体位。

什么才是显露梨状窝瘘内瘘口的最佳手段?当然,非“支撑喉镜”莫属。内镜直视下:绝大多数的内瘘口位于梨状窝底部的尖端,呈纵向裂隙样(婴幼儿或低龄儿童)或漏斗状(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在瘘口与其内侧的食道入口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异常解剖结构——矢状走向的黏膜皱襞(贝氏皱襞)(图2a)。对于初学者而言,这好比岔道入口的路标,是辨认内瘘口的重要标识。特别要指出的是,炎症感染期,瘘口周围的水肿黏膜,可遮盖、挤压细微的瘘口,干扰术者的探查和识别。如果梨状窝瘘患者合并颈深部脓肿,此时,挤压颈前肿胀处,脓性分泌物多可逆行经内瘘口渗出(图2b)。

【梨状窝瘘的瘘管走行及分段】

在已有的教科书和部分国内外文献中,梨状窝瘘瘘管的理论走行(图3a):漫长、弯曲、迂回,用“九拐十八弯”来形容之也不为过。初涉此领域者不是浅尝即止,就是知难而退。所幸,这种基于不同鳃弓发育规律而推断的复杂走行从未被证实。也就是说,梨状窝瘘的理论走行只是一个以讹传讹的真实谎言。

现实的瘘管走行又是如何?基于丰富、扎实的的临床实战积累,2018年我们首次系统阐述梨状窝瘘瘘管的完整走行路径、瘘管分段及区域毗邻解剖规律。不同于虚拟走行的蜿蜒漫长,真实瘘管的平均长度只有区区2-3cm左右,但这“旁门左道”偏偏钻头觅缝、不甘寂寞,走出一段不凡的“瘘生”。

接下来,让我们褪去瘘管云山雾罩、欲遮还羞的神秘面纱,还原它的真实路径(附图3b):瘘管自梨状窝底部的尖端发出,斜向外下,沿甲状软骨翼板后缘内侧下行,紧邻甲状软骨下角内侧或外侧走行,穿经咽下缩肌与环咽肌之间薄弱区域进入环甲间隙,下行经甲状腺上极穿入并终于腺体内。

实践中,依据瘘管与毗邻解剖的相关性,我们把瘘管分为四段:甲状软骨翼板后内段、甲状软骨下角段、甲状腺腺体内段、甲状腺腺体外下段。前三段为真性瘘管,第四段为假性瘘道(图4)。

【梨状窝瘘是如何祸及邻里的?】

从解剖路径来看,梨状窝瘘瘘管行程虽短,但却跨界穿行,行经下咽、喉、甲状腺周围间隙和甲状腺。毗邻喉上神经外侧支、喉返神经、颈段气管、颈段食管和颈鞘等。一旦继发感染,便可波及邻近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习以为常的上呼吸道感染:位于下咽部的内瘘口,给上呼吸道消化道的细菌及病毒侵入颈深间隙提供了便捷通道。这也解释了为何绝大多数梨状窝瘘患者在发生颈部疼痛之前,均有前驱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喉疼痛、发热等。

莫名的甲状腺炎症:瘘管末端基本上终于同侧甲状腺,所以梨状窝瘘所继发的颈深间隙感染,总是表现为甲状腺炎症,依病程进展,可为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脓肿(脓肿局限于腺体内)、甲状腺周围脓肿(脓肿突破甲状腺鞘膜)、颈部蜂窝织炎(炎症波及多个组织间隙)。尽管化脓性甲状腺病因可能性较多,但是儿童化脓性甲状腺炎几乎均为梨状窝瘘所致。

致命的呼吸困难:瘘管整体路径位于喉颈段气管旁,一旦继发囊肿(如新生儿梨状窝瘘)或脓肿,可挤压邻近的喉颈段气管和下咽颈段食管,产生相应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这在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尤为明显。

障人耳目的外瘘口:瘘管的第四段本质是梨状窝瘘继发颈深部感染后,自然溃破或医源性切开引流所致。瘘道的颈部外瘘口与切开引流或自然破溃的部位有关,多出现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前缘、浅面或后缘。初学者,极易被这种无特定规律的外瘘口及假性瘘道迷惑、误导。

【结语】

古语有云:“远亲不如近邻”,此处的“邻”是理想中的“友善之邻”。但是,对于颈深部诸多器官组织来说,梨状窝瘘是生俱来的、无法选择的、必须世代相处的“恶邻”,甚至可以说是危害乡里、水火不容的“黑社会”。

针对“恶邻”或“黑社会”,观察等待意味着沉默、忍耐与屈从;抗感染、消炎和切开排脓也只能缓一时之痛,无法解长久的苦,形同现实中流于形式的道德宣教、和稀泥调解以及罚款训戒;唯有彻底的雷霆震慑——外科根除,才是确保一方乡邻安居乐业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 陈良嗣,张思毅,罗小宁,等.先天性第四鳃裂畸形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10):835-838.

  2. 陈良嗣, 梁璐, 罗小宁, 等.支撑喉镜CO2激光烧灼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初步经验[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49(7):582-585.

  3. 梁璐,张贝,陈良嗣,等. 内镜烧灼治疗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5,36(12):890-893.

  4. 梁璐,陈良嗣,周正根,等. 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影像特征[J]. 中华放射学杂, 2016, 3(50):39-44.

  5. 黄舒玲,陈良嗣,张贝,等. 改良Killian法电子喉镜检查在先天性梨状窝瘘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52(10):744-748.

  6. 宫喜翔,许咪咪,陈良嗣,等. 先天性梨状窝瘘内镜CO2激光烧灼内瘘口闭合后复发一例[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53(1):61-63.

  7. 宫喜翔,陈良嗣,许咪咪,等. 先天性梨状窝瘘瘘管走行、分段及毗邻解剖临床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53(8):604-609.

  8. 李晓艳,刘大波,陈良嗣,等(中国妇幼保健学会微创分会儿童耳鼻咽喉学组).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34(12):1060-1064.

  9. 黄舒玲, 陈良嗣, 许咪咪, 等. 内镜CO2激光烧灼术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与颈部开放术式的对照研究[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1,56(6):619-625.

附:如需了解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相关知识,可参考以往的科普文章(《匠心所致,不能?可能!(一例复发性梨状窝瘘)......》《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前世今生”》《先天性梨状窝瘘有问必答:术前篇 》《先天性梨状窝瘘有问必答:手术篇》《先天性梨状窝瘘有问必答:术后篇》《守得云开见月明,梨状窝瘘颈部开放手术可以按图索骥了》《跨越1300多公里,他终于找到了能治好儿子的大夫!》《“窦娥冤”,不是所有的颈深间隙感染都源自梨状窝瘘(写在350例梨状窝瘘诊治完成之际)!》《读懂B超,慧眼识瘘(梨状窝瘘)》《梨状窝瘘可能误诊为哪些疾病?》《梨状窝瘘致命否》《罕见的双侧梨状窝瘘》《梨状窝瘘可以自愈吗?》《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性”相近,“表”相远:新生儿梨状窝瘘,不一样的梨状窝瘘!》《在这里,梨状窝瘘“不罕见”(写在500例梨状窝瘘诊治完成之际)!》等)。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