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盲盒跨界要乘早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的上市让盲盒文化重回大众的视野。
人们一方面感兴趣的是,货真价实地卖货都不好使了,反而是故弄玄虚地盲盒,换发了新春。另外一方面,盲盒是个什么玩意,为什么能让一小撮人这么痴迷。这个商业逻辑本身就像盲盒一样违反常规。是的,
盲盒最初在日本是打包甩卖的一种做法,把一顿日用品随机地包过在一个布袋里,消费者就像是抽奖一样盲选。打开之后,会因为获得超值的物品而高兴炫耀,即便是没有也能获得相应价值的物品。所以这种形式得以流行开来。但是我第一次见到接近泡泡玛特的盲盒是小时候,吃小浣熊干脆面。以至于,后来我买来干脆面根本不为吃而纯粹是拿里面的奖品。
但是,后来这种模式怎么不流行了呢?很简单,玩腻了呗。能看到的有几个商家已经开始玩了,百威啤酒,旺旺饮品等都想乘着这股新潮提升一把销量,因为盲盒也是有新鲜度的,当消费者天天被盲盒轰炸,你觉得你再玩还能激起消费者购买兴趣吗?最近在跟合作伙伴讨论盲盒现象,进一步讨论盲盒出圈的问题。盲盒对商家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复购促销。
要把这种原本窄众的文化产品,顺滑地融入到你这个行业里来,让消费者觉得有趣,有利,还显得神秘,同时还要显示出逼格和文化。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你可以不这么玩,就是有利,那就跟抽红包没啥区别了,这种模式一开始人气高,但是热度下降很快,因为没有文化的耐性没有强烈的社交属性。
只是有趣,可以吗?不行,有趣的东西多着呢,你把跳一跳小游戏推向几亿微信网友,大家能坚持万多久。核心是神秘感,一旦你把它变成了烂大街的玩意,那些原本的盲盒基因就都消失了,它们见光死。
因为原本,盲盒文化就是小众文化,是个性的,甚至另类的,变态的。你看不惯,看不懂就对了。这是盲盒文化最底层的东西。不知道最近有没有看B站被二次元会员嫌弃的新闻报道,B站为了谋求更大利益,有点朝着大众文化方向延伸了,淡化了原本二次元的基因和内容。
你看看,这就是一个生命周期,人们构建了这么窄众的盲盒文化平台,但是随着资本的关注,各类消费者的涌入,盲盒底层的文化基因就逐渐消失了。说到这里,你明白了,如果你打算尝试盲盒的出圈,那就要抓紧时间,抓住这次机遇,越早越好,因为距离它再次消失的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