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里80%的盲目跳槽,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编者按:
在专业人士的眼里,跳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一份成功的跳槽,需要满足短期的利益的增长,更要服务未来的工作长期发展。
所以,当下一些工作干得不开心,想要去薪水更高的单位,其实都是一种冲动,这种冲动不一定带来更好的结果。
正如《创造京瓷的男人:稻盛和夫》一书中,内野老师规劝稻盛的话那样:“盲目的跳槽短期来看似乎给你带来了更多的薪资,但长远来看却折损了你未来的发展。”
对于年轻人来说
工作不光是为了钱
多年前的日本,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1957年,稻盛早起服务的公司——松风工业,员工工会开始罢工,裁员的问题也列入其中。
此时,稻盛考虑到,应当优先保证向松下交货,公司方面虽然没有提出要求,他却表态说特瓷科不参加罢工,并以此说服部下。
稻盛领导的特瓷科持这种态度,工会甚为不悦,但作为公司的赚钱部门,是唯一的“希望之星”,谁也无法否认。
况且,特瓷科团结一心,工会也不能公然指责他们破坏工人运动,只得默许特瓷科继续工作,只要求他们出货时别过于声张。
于是,特瓷科全员带着锅碗瓢盆搬到了与绝缘子车间相邻的特瓷科车间里生活起居。
此次罢工潮的四个多月前,公司认可稻盛的优秀,打算再次从他的大学母校招聘。
于是,又有一人从鹿儿岛大学来到了特瓷科,他是稻盛大学时代在山形屋打工当夜警时那位桶渡的朋友德水秀雄。
几乎同时,大阪家制造特殊橡的公司也录用了德水。
但在松风与稻盛会面后,稻盛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作风给德水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为之折服,德永决定进入松风工业。
德永的工资是850日元,1957年大学毕业生最初的月薪(民营)是12800日元,去其他公司工作的朋友的月薪是1000日元。
然而,德永全然不知松风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却为稻盛斗志昂扬的一席话和他的理想所打动。见稻盛一心扑在工作上,也加入了专心研发的队伍,为了后来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跳槽,切不可因为短期利益
损害长远发展
当时,稻盛是主任。科室工作繁忙,他们常常整夜加班,早晨回来,中午时分又出门。
有人劝告德永,这样下去会把身体搞垮。
滨本将各类增稠剂加入原料中,从土炼机里拉出类似乌冬面的东西。伊藤在进行U形绝缘子的耐热性测试……德永见他们做事耐心,细致入微,由衷地对他们表示钦佩。
下班后,稻盛在黑板写下自己研发的镁橄榄石陶瓷的合成过程,并兴致勃勃地进行讲解。
这在当时,既没有整理成文献资料,也不曾进行学术研究。所以,德永认为,通过讲解稻盛是在把自己头脑中的构想尽可能地理论化。
那时,有人对德永说稻盛不轻易接受绝缘子部门的闲置人员,这么说:
“你们都是鹿儿岛来的。但稻盛可算不上通情达理。虽说他靠自己的独特方法制造出了产品,并因此面成名了。但这种做法不可取,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干啊!”
罢工平息后的那个夏天,贸易部长上西阿沙带来一个采购电炉的巴基斯坦人。
制造部长青山认为稻盛研制的电隧道炉合乎此人的要求,于是介绍给稻盛,约定来年,即1958年春出货。
那位巴基斯坦人对稻盛肃然起敬,特意前来,请求稻盛去现场指导。
公司以特瓷科离开稻盛无法运转为由,予以拒绝,并委派兼任特瓷部长的青山出马,担任指导。
然而,巴基斯坦方坚持聘稻盛为长期指导,最终提出每月付稻盛与青山二人月薪20万日元。
那一时期,稻盛自己已经对特瓷在松风的发展前途不抱希望。他乐于了解国外的情况,并且希望远赴美国深造,这也是少年时代的大梦想。
他心想:“去了巴基斯坦,再以此为跳板去欧美也行吧。”
况且,巴基斯坦方开出的工资,即便住一流宾馆再雇一位女佣,还能余下大半。
但此时,若是稻盛跳槽到巴基斯坦,那么以后他还能有如今这些成就吗?答案也许是否定的。
大多数时候,我们跳槽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一时跳槽可能会给你带来短暂的收入增加,但也很可能让一个人丧失了斗志,满足有限的提高,而无形中失去了更好的机会。
打算想跳槽时
请先问问能给你敲响警钟的人
一个人难免会有思想开小差的时候,所以此时问问身边的能够给你指导的、头脑清醒的人,就变得尤为重要。
稻盛先生回鹿儿岛时,与辞去警察预备队工作回到中经营商店的哥哥利则商量此事。
“哥哥,我想去巴基斯坦。这三年,哥哥替我担待,我也在巴基斯坦打拼,尽量多给家里寄钱,熬过三年,攒起钱等回来后一起做生意!”
“你的心意我心领了,但最好跟老师商量一下。”
稻盛的哥哥这样建议。
于是,稻盛去和内野老师商量。
“万万不可,凭仅有的那一点技术去巴基斯坦赚钱,不可!倘若你受金钱的诱惑去了巴基斯坦,再回日本已经无法胜任工程师的工作。在日本多学习,稻盛先生,你会有出息的。”
老师的一番话,惊醒了梦中人。
目光短浅的人会觉得,稻盛仿佛失去了一个发财的机会,而真正有远见的人却知道,此时的稻盛,已经对未来的职场发展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在职场,大多时候坚持才是一种胜利,而盲目的跳槽,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本文摘自《创造京瓷的男人:稻盛和夫》
加藤胜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