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基本的免疫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导读:

谈及免疫,可能有人会问:“什么叫免疫?所谓免疫,顾名思义即免除瘟疫。用现代的观点来讲,人体具有一种生理防御、自身稳定与免疫监测的功能,就叫做免疫。

第一、生理防御,就是人体抵御病原体、毒性产物侵犯,使人免患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以及其他微生物的疾病。

第二、自身稳定,人体组织细胞不停的在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的和受损伤的细胞,而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把衰老和死亡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这就是免疫所起的作用,叫自身稳定。

第三、免疫监视,主要是对发生突变的细胞进行自身监视,及时识别出来并把它消灭掉,在人体抗肿瘤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平常大家所说的免疫,很多人会认为就是人体的抵抗力,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讲,免疫并不是单纯代表人体的抵抗力,而是指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功能,包括机体对异物、病原生物体或者非变生物体的识别,排除和消灭等一系列过程。当然,这种过程可能会引起自身的组织损伤,也可能没有组织损伤,所以免疫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我们人体的三大防御战线

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总是在变异,正如细菌的突变可能使他们能够获得抗药性以抵抗某些抗生素,突变也可能使微生物能够抵抗或攻击免疫系统的防御。因此我们人体需要强大的免疫防线来对抗这些病毒。

1

第一道防线:物理屏障

主要由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构成,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

2

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主要由人体皮肤、粘膜下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

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3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这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由免疫器官(主要是胸腺、骨髓、脾脏和淋巴结等)和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和B细胞)构成。

关于免疫细胞这些知识你得知道

免疫细胞(immune cell)俗称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各种吞噬细胞等,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成分,在体内分布很广泛,主要是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而被活化(activation),分裂增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除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外,还有K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共四种类型。

关于K细胞的初步认识

K细胞,是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成,占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7%。较T、B淋巴细胞少,而体积略大,是中型淋巴细胞,其直径约为9~12μm。胞质内有溶酶体和分泌颗粒.K细胞膜上有Fc受体(抗体的受体),当抗体与靶细胞(抗原)结合时,K细胞以Fc受体与具有特异性抗体的Fc端相结合。使靶细胞迅速失去活性,而杀伤靶细胞.K细胞必须在抗体协助下才能具有免疫杀伤作用,所以K细胞又称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细胞(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 cell,ADCC)。

K细胞图示

K细胞的作用机制

K细胞杀伤的靶细胞主要是:攻击比微生物大的靶 细胞,可以是病毒感染的细胞,如慢性活动性肝炎中的肝细胞。发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时必须有靶细胞的相应抗体存在。靶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再结合到K细胞的相应受体上,从而触发K细胞的杀伤作用。凡结合有IgG抗体的靶细胞,均有被K细胞杀伤的可能性。因此,也可以说K细胞本身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其对靶细胞的识别完全依赖于特异性抗体的识别作用。当体内仅有微量特异性抗体,虽可与抗原结合,但不足以激活补体系统破坏靶细胞时,K细胞即可发挥其杀伤作用。

肾移植中的排斥反应,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受累器官或组织的破坏,都可能与K细胞有关。由于这种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吞噬,K细胞具有细胞外的杀伤作用,将它们清除,对肿瘤细胞也有明确的杀伤作用,在异体移植病人的外周血中的K细胞增多,说明K细胞也参与排斥反应。

关于NK细胞的初步认识

NK细胞全称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具有细胞毒性和免疫调节双重功能。K细胞形态上属于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占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5%。NK细胞与人体其他150多种白细胞都不同,它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统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他细胞的配合,自己单独就能识别和攻击外来细胞、癌细胞和病毒,在医学上被称作是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道防线。

NK细胞图示

NK细胞的作用机制

NK细胞杀伤的靶细胞主要是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较大的病原体(如真菌和寄生虫)、同种异体移植器官、组织等。它具有广谱抗瘤作用,特别是对淋巴瘤和白血病细胞作用更为明显。

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抗御感染和防止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免疫调节细胞,典型的表面标记是CD3-CD56 ,杀伤速度快,范围广,NK细胞识别靶细胞无MHC限制性,可以在无预先致敏的情况下杀伤肿瘤细胞。

NK细胞可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穿孔素在靶细胞表面穿孔,使颗粒酶b进入靶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同时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如ifn-v、tnf-x、gm-csf、il-3、m-csf等,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或通过进一步激活其他种类免疫细胞攻击靶细胞。并可表达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蛋白(fasl)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使靶细胞进入程序性凋亡状态。

关于B细胞的初步认识

B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b细胞最主要的功能是生产各种各类的抗体,就像军队里面的武器,以便让我们抵御外来的入侵物.B细胞也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其主要功能是介导体液免疫,  通过产生抗体起作用.抗体存在于体液里,所以B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体液免疫” B细胞还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能摄取,加工和递呈抗原;B细胞还能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

B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较短,仅数天至数周,但其记忆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在 。

B细胞图示

B细胞的作用机制

人体的血液中,总共有大约30亿个B细胞。这看起来似乎很多,但是如果其中包含着1亿种不同的B细胞用来产生保护我们所需的1亿种抗体,那么意味着平均每一种B细胞只有30个。换句话说,尽管我们的“武器库”中有可以对抗潜在的任何“侵略者”的B细胞,但任何一种B细胞的数量都很少。因此,当我们受到 “入侵者”攻击时,需要制造更多合适的B细胞。所以,B细胞是按需制造的。

在B细胞将形成抗体所需的模块混合搭配并拼接在一起后,会制造出少量的被称为“抗体检测器”的抗体,被称为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BCR)。这些“抗体检测器”将被转运至B细胞表面,然后会以抗原结合区向外的姿态锚定在细胞膜上。每个B细胞都有大约100000个BCR锚定在膜上,而同一个B细胞上的BCR都只能识别同一个抗原。

B细胞表面的BCR就像是一个“诱饵”,而它们所要搜寻的是,可以凭借Fab区的正确形状而“抓”到的分子—同源抗原(cognate antigen)。可惜的是,绝大多数B细胞的搜寻都是徒劳的。例如,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感染SARS或HIV。因此我们身体里能制造抗体识别这些病毒的B细胞永远都不会找到和它们配对的分子。大多数B细胞一定是非常沮丧的,因为它们终其一生都在搜索,但却什么都没搜到。

然而有时候,B细胞确实可以搜索到它们想要的东西。当B细胞的BCR与它的同源抗原相结合时,那个B细胞将会被激活,体积增大并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而这一过程被称为增殖(proliferation)。两个子细胞又一次体积增大并分裂成四个细胞,如此继续下去。每一个细胞生长分裂的周期要花费大约12小时,而这种增殖的时期大概要持续一周。因此到最后,会制造出大约20000个完全一样的B细胞克隆,它们膜上的BCR都能识别相同的抗原。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B细胞形成强大的防御了。

关于T细胞的初步认识

一个成年人的体内有大约3000亿个T细胞,这一数量已经充分地显示了T细胞的重要性。从形态上看,T细胞与B细胞非常相似,事实上,在普通显微镜下,即使是免疫学家也不能将它们分辨开。和B细胞一样,T细胞也产生于骨髓,并且在其表面上也具有抗体样的分子,被称为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正如B细胞表面的BCR一样,TCR也是通过混合搭配和组合设计的策略形成的。因此TCR与BCR一样具有多样性。同时,T细胞也遵循克隆选择的原则:当一个T细胞的受体与其同源抗原结合时,该T细胞可增殖形成一个具有相同的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完成这一增殖过程大约需要1周,所以和抗体反应一样,T细胞反应也是较慢且具有特异性的。

T细胞图示

T细胞的作用机制

T细胞有三种主要的类型:杀伤性T细胞(killer T cell)、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以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杀伤性T细胞是可以摧毁病毒感染细胞的强有力武器。通过识别并杀死那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杀伤性T细胞解决了“隐藏的病毒”的问题,杀伤性T细胞摧毁这些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是与特异的靶细胞接触并启动靶细胞的“自杀程序”。这种“辅助自杀”的方法是针对那些已经感染细胞的病毒的有效的杀伤方式,因为当病毒感染的细胞死亡时,细胞内的病毒也会随之消亡。

第二种类型的T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Th cell),这一类细胞在免疫系统的队伍中充当着四分卫的角色。辅助性T细胞通过分泌对其他免疫系统细胞有强大作用的化学信使(细胞因子),指挥着免疫应答的过程。这些细胞因子被称为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等,这些细胞因子的具体功能会在后面几期中详细介绍。现阶段我们只需要知道辅助性T细胞是“细胞因子工厂”这一事实即可。

第三种类型的T细胞,即调节性T细胞,目前而言还是显得有一些神秘。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就是防止免疫系统反应过度,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透彻。

T细胞不产生抗体,而是直接起作用。所以T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细胞免疫”。B细胞是通过产生抗体起作用。抗体存在于体液里,所以B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体液免疫”。大多数抗原物质在刺激B细胞形成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在某些情况下,T细胞亦有抑制B细胞的作用。如果抑制性T细胞因受感染、辐射、胸腺功能紊乱等因素的影响而功能降低时,B细胞因失去T细胞的控制而功能亢进,就可能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引起各种自身免疫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同样,在某些情况下,B细胞也可控制或增强T细胞的功能。由此可见,身体中各类免疫反应,不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液,共同构成了一个极为精细、复杂而完善的防卫体系。

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当我们在受到外界病毒的侵扰时,人体最基本的防御战线和关于免疫细胞基本的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