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最好的教育靠熏陶》
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光是题目,就很有力度。
文内盘点了现在很多教师不读书,但是却在拼命读书的现状,讽刺了带着全部“阅读史”来授课的教师,“他们所上的课也就只能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简单地灌输生硬的知识,肯定谈不上方法、技巧与课堂智慧,当然更达不到活泼生动、深入浅出、出神入化的境界!”
我觉得这就是对教育现状的深度刻画,尽管会让很多老师看了不舒服。
因为教语文,所以深知阅读与写作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所以我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们自己都不阅读,怎么让学生去阅读?又靠什么去指点学生阅读?”
“我们自己都不写作,拿什么去指点学生写作?”
靠我们的说教吗?
当教育只剩下了说教,我觉得真是太可悲。
冯骥才先生说:“知识教育要靠灌输,人文教育要靠熏陶。”而在我看来,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简言之,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不教,或者无需教。也就是说,学生了有了独立探索的能力,或者说是教育者激发了被教育者求知的欲望,并教给了其求知的能力。
十几年的教育生涯,让我逐渐意识到,有些素质,是不能像传授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种素质的人的熏陶。
学生在求知的时代,模仿力很强,可塑性很强,在这个时候,一旦遇到自己仰慕的老师,老师的言谈举止,就有可能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
林语堂曾经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他说理想的大学应该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洛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宇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吃饭所”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游接触,受其熏陶。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教育存在的理由就应该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地探索知识的教育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他们的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教育就不必存在。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我们的学校管理要从肤浅走向深刻,就应该努力把学校办成一个文化场。学校要成为生态公园、温馨家园和文化圣园。学校培养学生靠的是什么?生源固然非常重要,但绝不是决定学校质量的惟一因素。如果只靠生源来维持,一个学校的质量不会稳定。
教师是一本书,在学生的教育中绝对没有孤立的东西,教师的人格、学术修养、教学艺术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而教师的人格是影响最大的。当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候,教师要耐得住寂寞,要守住宁静的心田,禁得起各种利益的诱惑,专心致志,争取成为大师。
换句话说,我觉得虽然不可能每位老师都成为大师,但要有一颗成为大师的心。成为名师,大师意味着自己的价值,是一个全面超越自我的过程。要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自己的一个目标,要有这样的一颗心。
如果我们想成为大师,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我们有成为名师的心,就有可能成为好老师,如果我们连好老师都不想做,那只有天知道我们会成为什么了。
当然,我说的大师也好名师也罢,绝不是那种评来的大师。中国教育最神奇的一幕就是,名师居然也是可以通过表格考评的。前一天你还寂寂无名,后一天填了一张表格、交一点材料你就某地名师了,还发奖状、给奖品。
但名师之所以“名”,不是应该自然成名么?哪里能有人造的“名师”呢?你有见过“授予孔子同志,第某某届名师称号”的奖状么?人造名师,也真可谓是一大奇观。
这个话题就不展开了,改天另开新题吧。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