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文/甘霖
读《傅雷家书》有感
买《傅雷家书》之前,我问过其他同学的意见,她对我说:你千万别买,那本书我看几页就看不下去了,一点意思没有,难看死了
最初买书是抱着应付考试的态度去的,毕竟是语文教科书推荐的读物,也害怕中考考。可静静沉下心去读,才发现那是多么深情的文字,多么刚强的人格,多么正直的理念!
这本书没有《三体》一样精彩的情节,没有《乡关何处》一样令人不住流泪的文字。说无趣也有道理。我没学过乐理,每每看到他们讨论艺术的时候也只能是扶额无奈苦笑,匆匆阅读。但是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晦涩难懂的知识,当傅雷提及艺术时,他展现出了无比的渴望与向往,而且在那文字中,我也没有看到一个家长高高在上的样子,用“大人”的眼光去批评,指点儿子,他更像是儿子的朋友,或是谦卑的学者!他懂得学习,无止境地学习。
而回想我自己,就算是有爱好,但也是提及两句便生出倦意,没有继续探索的精神。每次了解到还有同学和我有一样爱好时,总生出种高人一头的感觉,心里单纯地想我知道的比他们多,态度也就强硬了起来。孰不知人家在一处比我下的功夫多得多!学识比我厚的不是一朝一夕可补的!当时感觉有点尴尬,现在想起更是羞愧!深愧自己的恶习,待人还如此傲慢
继续阅读,那书中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深沉的父爱。不知为何,总感觉别人的父爱是如此明显,容易觉察。傅雷的爱有时直抒胸臆,有时体现在教导,有时更体现在他向着儿子承认自己的过错,真是不似我想象的天下父亲的形象!
回想我的父亲,我记忆中最深刻是他带我骑自行车。那时我莫约七八岁,起了清早,他带我去体育场练自行车。他总用言语鼓励我,但这对于平衡感为零的我是无用的,他将把着车的手一伸走,我不过两秒,向左倾斜摔倒在草地上。没有擦破皮,但这对于一个孩子仍是巨大的痛苦,我揉着左胳膊,又揉揉腿,等父亲扶我起来。但他却只把自行车服了起来,倚着自行车说:“疼不疼?没事吧?”但全然没有扶我的意思。从那时起,以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父亲总有意见,而且也不敢再碰自行车。那意见只是随着时间变淡了,没有消失,可当我读着傅雷写出的一字一句,才真正释然了,我想,父亲也许就该这样对孩子,自幼学会自己站起,也学会了独自前进。
再向后翻阅着,我更是记得傅雷总在传递“首先做人,其次才是艺术家,然后才是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的做人理念。他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着“做人第一”。
这对于青春正迷茫的我是最有用的。我也时常会想,要不要为了一点好处奉承几个“朋友”。而且平时生活中,我总会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和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中,总因自己的心情好坏,而展现对他们的尊重多少。如今也真是无地自容,难道我仗着自己成绩优异就无法无天了?眼高于顶,谁也瞧不起了?为了世俗而失了自己的尊严?深愧平生之志,真是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狂妄——甚至于没有礼貌,而也暗自庆幸,我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便是再苦再累,也能努力去改。
书要到了末尾,我感触至深的便是傅雷认真的态度。翻译一本书之前,往往考虑多年,来回读多遍,力争将每一个词都翻译出“神似”。而他的眼睛也因着刻苦的工作,总是出现视力衰弱,而且用眼一久便不住流泪,但这更成就了一代翻译大家,也使他独特的翻译标准被称为“傅译”
想到自己学习,成绩好就吊儿郎当,成绩不好就刻苦努力。所以总是过山车般,对于学习无法投入足够的重视与热情,如何能有稳定且高质量的成绩?和这位翻译大家比起来,真是渺小得不如蝼蚁!
读罢此书,我想我已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我是为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想《傅雷家书》不能称之为无趣,而是一种更贴近生活,更平易近人的淡然,而这种书,才是真正的受益无穷!
《傅雷家书》是本呕心沥血的教子名作,我又何尝没被教育指导呢?
赞扬之言我也不会说,只得说这着实是一本好书!值得我写出这篇文章纪念的好书!希望大家珍重,千万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