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疆域变革,及军事防御体系

齐长城及其沿线军事聚落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齐地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入手,对齐国的疆域政区历史沿革进行探讨与分析,对齐鲁地区和齐国的军事防御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与系统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一、齐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春秋时期以前,人口相对稀少,城市的规模也不大,各诸侯的国都及地方城邑距离大,控制的范围很小,所以城邑之间有大片的荒地相互隔离。战国初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需要,一些重要城邑之间开始陆续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进入战国中期以后,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城邑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新的城邑也不断出现,使城邑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城邑之间的土地逐渐变为附近城邑的粮食和经济来源。

伴随着武器的改进和军队以农民为主要成分,战争方式由车阵作战变为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作战地域不再局限于宽阔的平原地带,扩展到山川、森林、丘陵等复杂地形,战争逐渐向纵深发展,原先不受重视的险要地带往往成为防御战和争夺战的焦点。

各国根据周边局势的差异,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本土优势,健全国土外围的军事防御设施以加强四境防守的能力,建立稳固的军事防御体系。

齐国虽然自然地理环境特殊,东、北靠海,西有河、济,南有泰山,为一个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国”,但对关塞亭障的建立和整体军事防御是不敢疏忽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齐咸王六年“鲁伐我,入阳关”,即从侧面证明了齐国在军事上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公元前世纪,周武王灭商兴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度,对王室宗亲实行封邦建国,屏周王室。太公姜尚虽是外姓但因辅周灭商功勋卓著被封于营丘建立齐国。经过姜齐、田齐到公元前年,被秦王嬴政利用合纵之术逐渐蚕食六国而灭亡,最后被秦一统天下。

从公元前06年齐国建立,到公元前年前后历时800余年,齐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建国而最后被灭亡的诸侯国,这与齐国的特殊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齐地的辖地包括淄川、琅琊等诸郡国及渤海郡黄河以南部分。相当于今泰沂山区以北,西至黄河,北至渤海,东至黄海的整个山东半岛地区,包括泰沂山脉南部的莒南和平邑两县大部地域,以及河北东南部的部分地区。

齐国地处黄河下游,东面为黄海,北面为渤海,西面为黄河和济水,南面为泰沂山区。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南部为山地,西北是广大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中间杂布丘陵低地,分布有昌潍平原,东部为半岛,主要为丘陵地。

自然条件多样,气候分区属于北半球暖温带,具有半湿润季风性特点,春季风沙较大,夏季炎热潮湿多雨,秋季清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适合于农业种植、海洋渔业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二、齐国的疆域政区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战不断,许多小国被大国吞并。齐国无论作为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终春秋战国之世都始终是雄踞东方的军事大国。因此齐国的疆域并不固定,时时在不断发生变化。

姜齐建国及初期疆域。太公姜尚因辅周灭商有功作为外姓大臣被封于齐地营丘,建立齐国,史称姜齐。《史记》、《左传》、《汉书》都有相关记载。齐国建国初期,疆域很小。《左传》描述的齐国疆域四至范围好像很大,但实际上并不是齐国的疆界,而只是指周天子赋予姜太公可以代表周王室对周边诸侯实施征伐的大致范围。

安抚东夷诸国及殷商遗民旧部,辅助周室才是周天子分封的最主要目的。齐国实际上是西周王室为加强对东夷地区军事统治而在国都边境设置的一个军事据点。

春秋时期的疆域沿革。春秋齐桓公时期,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大力发展工商业和盐业及制铁业,国力大增,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当然,与其它列国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逐渐强盛,人民越来越富足。

不可避免的兼并战争也随之而来,先后吞并了周边一些小的诸侯国,使齐国的国土面积有所扩大,疆域有所拓展。《国语》、《荀子》、《韩非子》等均有记载。

根据钱林书的考证,春秋初期甚至中期齐国的疆域和边界,西在今黄河以西山东齐河县一带,东在今山东半潍坊临朐和寿光地区,南不过泰沂山区,北在今天津市以南,即滨州无棣庆云一带。

岛西部之弥河一带,即直到齐景公时,灭掉东部的莱国,其疆域才进一步扩大,取得东部胶东半岛全部的领土。总之,春秋时期齐国的疆域虽有较大发展,但受儒家思想影响和地域所限,扩展不大,远比不上南方的楚国。

战国时期的疆域发展。春秋末,田氏陈和代齐,史称田齐。至战国齐威王时经过一系列经济改革,国力逐渐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虽然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国力有所复苏,但由于东面滨海,西、北、南三面分别与秦魏、燕、楚等大国相接,发展受阻,疆域拓展不大。

整个战国时期,群雄混战,相互征伐与兼并,所以疆域国土面积时大时小,难于具体确定,所以当时的描述只是一大概范围。据钱林书先生考证齐地边境城邑后得知,战国时期齐国的边界,北边有徐州、桑丘等边邑与燕为邻;西部有昔阳、几、平邑和马陵等边邑与赵魏为界;南部有襄陵、彭城、及下邳与魏、楚为界。

战国之疆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千余里,只是还有小国穿插其间。其疆域范围大致为北部在燕南部长城一线,今河北中部的大城、任丘、徐水等以南,西边在今河北南部晋县、威县及河南南乐、范县一线,南部到达江苏北部,枣庄、泗水一带,东部占有整个胶东半岛至海。

纵观战国时期,齐国的疆域比起春秋时期有了较大发展,但与战国七雄的燕、赵、韩、魏、秦、楚相比,是疆土扩展最少的,只是因原来国土较大,故仍不失为一个东方大国。

三、城池本身的整体防御

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武器的进步,城市防御逐渐向日益坚实和严密的方向发展。一般说来,城市防御体系主要是由其主体设施城墙和城壕,再加上一系列诸如城楼、垛堞、亭、房、厕等附属、配套设施组成。

城池是城市防御体系的主体,其设防是整个城市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城池防御是一种主动的防御,其核心思想是拒敌于城外,所以其设防的重点便是城池的外围防御设施。城墙与城壕,作为城池外围防御设施的主体构成要素,在冷兵器时代具有极高的军事防御价值,其防守是否严密对战争取胜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防御敌人进攻,城池的修建都强调深沟高垒,重视护城河与城墙相结合的防御措施。城墙必须有相当的高度与厚度,才能经受得起敌人的仰攻、攀登与撞击。而城壕作为城市外围的防护设施,要做到“城厚以高,壕池深以广”,只有具备足够的宽度和深度,才能加大敌人接近城市的难度。

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筑城实践中加以考察,首先,战国时期城墙多为夯筑而成,城墙既高且厚又坚固。齐国都城临淄城墙残垣尚存,夯筑痕迹依稀可辨。小城墙基宽一般在二十至三十米,最宽达五十五至六十七米。大城墙基宽都在二十米以上,最宽处达四十三米。

这样的高度、厚度和坚硬程度,可以比较有效的防止敌人的进攻。临淄故城是将自然河与挖壕结合起来,其东西两侧分别紧靠淄河和系水,不临河的两侧则挖凿壕沟。

其次,为了加强防守的力度,古代城市的城往往不止一重,而有数重,分为城和廓两部分。不过在战争中一般只称内、外城,少有城廓之分。内城是核心,外城是屏障,外城既破,内城就很容易攻破。

城墙与城壕是城池的主体,但整个防御体系不仅仅是城与池而已,还有许多与之配备的军事设施和生活设施。其主要组成部分有:城门,作为沟通城内、城外的通道,是敌军集中攻击、力求突破的地方,在整个防御体系中处于最敏感的位置。

既然城门是攻守战中的要害之处,守城的一方必竭尽全力加以全面防守,所以,在攻城战中,因城门戒备森严,攻城的一方要想攻入对方的城池,必定要下一番功夫。如何加强城门的守卫,在当时引起了军事家的广泛关注。

为加强城门的守备,普遍采用在门道中部再设置悬门的做法。同时为了防止敌人用火攻烧毁城门,还可以将城门上涂上厚厚一层泥土,以防火烧。为了防止敌人接近城门,在城门外的城壕上不能建桥,而应设吊桥,在战争期间,将吊桥高高吊起,防止敌人接近。

在城墙上另外设有城楼、立楼、城堞、行城等军事设施,城楼一般多设于城的转角处,因为城的四周极易遭受敌军的两面夹击,是防守上的薄弱环节。

其修筑有多方面的作用,既是城上作战的指挥所与瞭望台,从较远的地方掌握敌方的动态,及时调整战略,做好防备;又是城上军队的武器库,方便城上士兵就地补给武器,不会因为武器无法及时供应而失去有利的战机。

城堞系城上的小墙,为守城之军的屏障,士兵以此为依托既可防止敌人用云梯攀城,又可对云梯上的敌军实行仰射和俯射。紧靠主城墙,每隔一定距离,设行城一座,略高于主城墙,横出主城墙外,并与主城墙相垂直。

以上是城池防御体系的主要内容,在具体的攻守作战中,随着攻城器具和战法的改善,自然会使用若干其他的设施,但作为城池防御的主体设施及其附属、配备设施在城市军事防御上始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防御体系和其他列国一样,包括利用自然屏障(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防御、齐长城及其沿线的关津要塞设防、利用别都和军事重镇以及都城城池本身进行军事防御几方面。但齐鲁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高度发达的地域文化,使其又具有特殊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