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了百余年历史变迁的林西地名
最初,地名只是作为一种语言代号,只有音和义,文字产生之后,地名便有了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名由少增多、由简至繁,传播的范围也由远即近,由小而大了。
任何地名的产生和传承,都离不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大自然的演变与人群的迁聚,林西地名的现状就是林西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
01
林西县名字的由来
林西地处巴林草原之西,是个建县只有百余年的小县,虽然建县时间不长,但是可以追溯的人类活动的历史却很长。位于林西县新城子镇双井店的白音长汗遗址,就是属于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时期文化的代表之一,距今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而人类定居生活也应有数千年的历史。
民国时期热河省林西县境内全图
据《林西县志》记载,春秋战国至隋,林西地区先后为东胡、匈奴等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游牧地,自清天聪二年(1628年)归金后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280余年里亦为蒙古族之游牧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巴林王扎噶尔开始放垦蒙荒,至4月已放垦了北至西乌珠穆沁旗、南至巴林桥、东至查干沐沦河、西至克什克腾旗刘家营子,南北约长二百里,东西约宽五六十里,至此基本奠定了林西县境域。同年12月27日,热河都统廷杰奏请清廷批准,拟在巴林部西新建一县,初定县名“巴西”,即初拟的林西县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月17日,清廷准廷杰奏,将原拟定“巴西县”改为“林西县”,张文灏出任巴林垦务局总办兼林西县知县。
有关林西地名的文字记载不多,《清实录》《巴林游牧记》和“巴林游牧图”上记载的林西地名不过几十个,也多为山、水、寺庙等地名。《兴安西省林西县情况》第二章·村庄(竹村茂昭铃木长一郎著)详细记载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左右林西县村落数量及分布情况:“此地本为蒙古人游牧之场所,加之放垦日期不长,又受风、旱灾害之祸,故人烟稀少,实属难免。县内聚集二三十户的村庄很少,多数仅为分散成三里两户、五里三户的居民点。因而没有完整的村落制度,就在形成村落的地方,存在十户设一家长的制度,五十户聚居的地方,则起名五十家子,就够上全县最大的村庄。由此可想而知全县村落的大体情况了”。可见林西建县之初就奠定了移民县的特点,由此也对林西地名的形成和演化起了决定性作用。
清末时期,林西县境内人烟稀少,甚至基本上没有什么村落,多为蒙古人的游牧点。从巴林垦务之初,随着蒙古族人口的外迁和汉族居民的大量涌入,原有的村落逐渐扩大,新的村落不断形成,一些村落沿袭了蒙古语地名的同时,也派生了一些新的蒙古语地名,甚至汉语地名也逐渐增多了起来。村落地名由以蒙古族游牧生活而形成的地名为主,转变为以汉族农耕生活而形成的汉语地名为主的格局。
林西县建县之初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清朝政府实施了“移民实边”政策,随着以汉族为主的主体民族的迁入,在继续沿用了一部分蒙古语地名的同时,还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延续了以蒙古语命名的山、水、寺庙名称来命名临近的自然村落名称,这种延续也是一种必然。其中一部分蒙古语地名随着汉族人口的迁入而逐渐汉语化,有的甚至失去了原有的读音和含义。
02
三冠五缀
从地名形成的方式上看,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范围内,有不同的特征和规律。林西县聚落地名亦和北方广袤大地上的聚落一样,遵循着一条“三冠五缀”的规律。所谓三冠就是在每一个地名之前冠姓、冠位、冠数,五缀则是在每一个地名之尾缀以社会生活中五个方面的字,这五个方面是:社会之源的“地”,赖以生存的“住”,越野渡津的“行”,精神生活的“神”,物质交换的“商”。
林西县城的西门
冠姓就是在地名之首,冠以一个姓氏的字,如张家营子、马家屯等,就是以最早迁徒至此的人的姓氏来命名村落名。地名冠姓,是古代聚族而居的反映。由于人口不断增多,聚落的不断分裂,地名首冠姓,难于区别同姓聚落的重复,因而又产生了冠位地名。冠位地名是在每个地名的前面,冠以表明方向位置的字,以便进一步区分相距甚近的同姓聚落,如“后刘家营子”、“北王家营子”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集中,产生了地主,于是又有冠数地名出现,即每个地名之前冠以一个数字,这类地名的分布,多与经济活动有关,多见于土地面积较大的平川,如大营子乡、官地镇等所辖的村落“三七地”、“二八地”等,就是当时的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秋后按二八、三七分成而得名的。
民国时期林西县城门
虽有三冠,亦难于使数百地名一个个区别开来,何况姓氏只有百家,而用数亦不可过多,过多则不便,可用的方位,也不过四方而已,于是又由尾缀的变化来解决。尾缀社会中的五个方面,由同义字相互转化,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地名命名。在林西县的聚落地名中,“三冠五缀”是较为普遍的,在这种变化组合中,三冠与五缀有时是互相重叠的,常用的尾缀变化字有:地——沟、滩、湾、岗、坝,如榆树沟、扫帚滩、阎家湾、吉林坝等;住——地 、家、院、屋、房、村、庄、营,如上官地、西三家、李家大院、上帐房、兴隆庄等;行——桥、道,如巴林桥、大黑道梁等;神——寺、庙、庵、祠、堂,如平顶庙、甘珠庙等;商——店、铺、烧锅,如盖家店、毡铺、毕家烧锅等。
但还有一些地名,却不在三冠五缀之内。这些地名,同当地历史、人物事迹、神话传说密切相关,故称为“掌故地名”。如官地镇的“龙头山”、新林镇的“鹿山”等。
03
有特点的林西地名
每个地方的地名构成,无外乎“三冠五缀”,但是,林西县中有一部分比较有特点的地名,就在这“三冠五缀”之外。一段段美丽的传说,记录着一个个鲜活的地名。
五十家子镇
官地镇
1907年,清廷在“报效”巴林右旗的西部蒙荒之地,并设立林西县之时,其报效范围即包括此地,报效之荒地卖出,地名随主人名,没有卖出的荒地,土地权属归县衙,百姓称之为“官地”,至此官地而得名。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建第二区,设第二区政府。官地镇属林西县第二区。1956年撤区分建官地、中兴、三合、新民4个乡,设官地乡政府。1958年3月又合并为官地、新民2个乡。1958年12月两乡合并建立官地人民公社。1984年2月将三段、二段、新民等9个村划出设立三段乡,改建为官地镇,沿用至今。
统部镇
林西放垦初期,一王姓人家在此置地耕种,此地叫“王家营子”,民国二年二月(1913年3月),毅军后路统领米振标,奉命率毅军来林西驻扎,至此,毅军副统领常德胜在统部王家营子一带设立统领部,当地人称“常统领部”,据民国苏绍泉修,徐致轩纂《林西县志》卷一·地理志:“常统领部,至甘珠庙村五里,据县治七十里”。因常德胜名气大,渐渐地人们都称此地为“统领部”,后简称“统部”,故而得名。解放初期,统部镇为林西县第四区。1956年12月撤区分建为五四、胜利、合益、敖包河4个乡。1958年3月又撤并为五四、胜利、敖包河3个乡。1958年底三乡合并建立五四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建为统部乡。2002年改建为统部镇,沿用至今。
林西县统部镇易地移民搬迁
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系蒙古语“舍尔图”的音译转化过来的,意为“长榛柴的地方”,放垦之初,位于村南的山里,长满了榛柴,故而得名。解放后属林西县第七区。1956年撤区分建为十二吐、苏泗汰、叩肯勿苏、下帐房4个乡。1958年合并为十二吐、叩肯勿苏2个乡,同年底二乡合并建十二吐人民公社。1984 年,改建为十二吐乡。2005年12月,十二吐乡并入林西镇。2012年5月由林西镇分出,建立十二吐乡,沿用至今。
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
大井镇
大井镇的来历有二,其一说是相传此地有一眼较大的古井,另一说法是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古铜矿坑(矿井)遗址,该遗址位于大井自然村北山南坡上,遗址内分布着数十条大小、深浅各不相同的矿坑,由此而得名。1992年4月,将官地镇的中兴、北沟、小城子等3个村划出,建大井经济开发区。1994年8月改为大井镇。2006年1月将原大川乡、隆平乡、大井镇合并为大井镇,镇政府驻地中兴村。
林西县大井镇古铜矿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