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天地观

​古人"天地"观

不断加深

内涵理解

颇有心得

《易经》、

《黄帝内经》

《大一生水》

涉及“天地”内涵

有了重新的认识

天视作天空

地视为大地

习惯性地

论述天道:

东方为天之始

南方为天之中

西方为天之极

天发展之道喻为:

地气上行而成天

天居最高空位置

附加性地认为:

地气上行之道

即是阳显之道

即是成气之道

气即就是

天之特性

西方为地之始

北方为地之中

东方为地之极

地发展之道喻为:

天气下降而成地

地居最低位置

或者核心位置

同样认为:

天气下行之道

即是阴显之道

即是成体之道

体即就是

地之特性

进而延伸出:

地中之北生阳

天中之南生阴

自北至南,是阳生成之道

自南之北,是阴生成之道

阳气上行

阴气下降

或者说:

阳升阴降

(左升阴降)

《易理学》的天地观与

《易经》、

《黄帝内经》

《大一生水》

的天地内涵

恰好相反

《易理学》的天地观

以当今之天和地

的直观含义表述

古人的天地观

以阴阳累积结果表述

《内经》:

积阳成天,积阴成地

阳密乃固,有阴乃行

气行则血行

《易经》:

乾天、为键

坤地、为柔

《大一生水》:

大一生水

水辅大一

是以成天

天反辅大一

是以又成地

不难得知:

积,累积

没有外泄

而是夯实

累积结果,即是坚固

乾为坚固的刚健为天

坤为柔顺的气体为地

古人的

天即指落脚点,大地

地即头顶的,天空大气

要正确理解

古人的天地

明白,古人的天地观

即知,人体的天地观

人体的

实体就是天

气体就是地

阳实四肢

阴藏于府

阳弱则体衰

阴弱则气弱

这是《内经》的

天地、阴阳观本义

古人的天地

起始的位置

又是在哪里

从《大一生水》

成天成地

先后顺序

不难得知:

大一居于

地的位置

地动生大一

大一就是气

即生气

气聚而成液

液聚而成固

地即大一的

原始返终点

既是起点位置

也是终点位置

大一从天空中的地来

行聚而有雨

雨水落而点

后而累积

即成大地或天

天动上行

大一往返

大一往返

终点即地

形成循环:

大一生水

水在大一,继续行聚之下

加速聚集,产生实体的天

天开始膨胀

大一往返上行

大一脱水之时

天分解之时

天反辅大一

而形成了地

北,是水之象,阳生始点

南,阴生始点

即是大一脱离水

往返而成地之点

也是天分解之地

阴中阳之终

阳中阳之始

阳中阳,大一往返的开始,即上行

阴中阳,水反辅大一成天,的特性

西

阳阖之地

标志天已

分崩离析

至柔之地,即地

由此:

东为天胜极

西为地胜极

北为天之始点

南为地之始点

北——东北——东:

积阳成天

东是天成

东——东南——南:

大一往返初期,即阳外出

天始分解

阳气大泄

地之始点

南——西南——西:

积阴成地

西是地成

西——西北——北:

大一出门初期生水

地气开始大泄

阳气始生天之始点

天不足西北

地不足东南

北是天之始点,西北无天

南是地之始点,东南无地

天阳积,地阴积

天盈,东南为天盈

地盈,西北为地盈

阳来之道:

北——东北——东——东南——南

是天曲线发展

北至东,累积夯实,东天成

东至南,外出消耗,天不固

阳显之道:

东——东南——南——西南——西

天逐渐衰减之道

前半期是,天胜

后半期是,天衰

阴来之道

阴显之道

即是地之

特性发展

其理上同

不再赘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