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脑芙蓉山”,朱熹祖坟啥模样?
“
2018.10.1—6,相约广州
桐源居士与您面对面交流堪舆研究与实践的心得,共同探索风水文化精华,协力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工程。
据1993年《婺源县志》,婺源县名,取“水流如婺”之说。婺,墨绿也。与朱熹祖墓泉水之翰墨香,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婺源(来源:hi.baidu.com)
事有凑巧,关于文公山泉水有翰墨香的典故,山不远处亦有同样奇妙的史实。
《婺源县志》记载:“在婺源县高砂乡龙居村边(现属紫阳镇),旧称朱熹祖墓龙脉过处,两塘相对,一清一浊,人呼之'朱文公墨池。’”如今,浊塘完好,清塘遭到破坏,部分改种茶园。
朝鲜王朝末期画家蔡龙臣绘制的朱熹画像
“朱文公墨池”在文公山北偏西约6公里处,确是朱熹祖墓龙脉过峡之处。
由于条件所限,《地理人子须知》关于朱熹祖地来龙的分析较为笼统,曰:
“此地正干,迢迢甚远,不能悉述。比入首,横列云锦帐。帐之巅微起双峰。峰下各出微脉,隐隐隆隆数节,走马、娥眉、文星,贴在帐身,微茫合气。细察则有,粗看则无,非俗眼所能检点。”
朱熹祖地来龙,与朱熹本人日后作为息息相关,不应遗漏,须予补述。
其龙来自祖地东北部约49公里的五龙山。
朱熹祖地卫星摄像图
五龙山位于赣、皖两省交界处,主峰海拔1580米。山体宽厚,峰峦挺拔,绵绵小山如诸侯朝圣般匍匐在周围,状如五龙,是为朱熹祖地太祖山。
五龙山(来源:hi.baidu.com)
五龙山终年云雾缭绕,山水相伴,段莘水、江湾河等于西南随行护送。龙脉出今段莘水库,绵延西南,过古坦水,于思口镇南重起黄荆尖,为朱熹祖地少祖山。
黄荆尖形状奇伟。平山而来,陡然耸起,犹如旗杆,高插于北,尾曳西南,悠扬舒展逾8公里。这是大龙旗。
大龙旗九脑芙蓉帐(载《地学》)
风水上,旗的种类众多。一端起点高大尖挺,向另一方连绵递降而去,气势恢弘,中间反复起节,如波浪般此起彼伏,连成一片,这种旗名为“大龙旗”。祖地有大龙旗者,现代如孙中山。(参见《百年堪舆——王者山河》)
黄荆尖大旗高插,旗带向西南方向飞舞,延绵十数里,蔚为壮观。
龙旗飘扬而去,临高砂水,一脉折东南,落平洋,隐隐隆隆,经呈坑,过高砂水、高砂坞后渐渐而起,踊跃南下。其间秀峰连连,岗峦叠翠,虽不至为高大,亦颇有气势。约4公里后,龙脉跌断,重起文公山为父母山,势极轩昂,穴结山麓,坐壬向丙。
文公山(来源:hi.baidu.com)
文公山坐落在今婺源县中云镇晓林村,主峰海拔315米。山有9峰,散列叠起,像芙蓉绽放,因名“九脑芙蓉山”。
九脑芙蓉帐(载《地学》)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朱熹回乡省亲,亲手在墓周围按八卦布局栽植了24棵杉树,现存16棵。足见朱熹对此坟的重视。
(待续,本文选自《千年堪舆——月泛金瓯》第四章“八闽一理”。)
作者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桐源居士著作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