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最好的时刻,便是此时此刻——情绪的启示 | 心灵捕手25
改变是内心的某个决定,当我们不愿意改变的时候,我们拽着自己坚守的信念,哪怕痛苦万分,也不愿放弃。直到它戳到我们的软肋。
你拥有最好的时刻,便是此时此刻。
来访者常常容易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曾经被羞辱,被恐吓,被威胁,被忽视,而产生一系列情绪,这个情绪长期发酵,而成为了生活的主旋律。
所以有时候我们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她这么脆弱、这么卑微、这么焦虑、这么讨厌,而咨询,是理解此刻的你,让你及时重新经历一遍那些自己排斥的部分,还能感受生活的光和热。
1我们抓住不放的部分可能是我们的筹码
小A对自己曾经的童年经历无法释放,长期被父母忽视导致她对父母充满控诉和怨恨。虽然心理咨询让她开始慢慢释怀,能够从这样的情绪中慢慢走出来。
但是当成长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她开始犹豫了。她犹豫要不要让自己越来越好,因为生病带给她太多的好处。小时候不让随便花一点钱,现在父母可以慷慨地给她买好几千的限量版鞋子。手机、电脑更不在话下。
她常常控诉父母,过去成为了她现在获取一切的筹码。
2那个恐惧真的大到我们不敢面对吗
小B常常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他非常恐惧死亡,他尽量避免出门,如果实在要出门,都要提前做好规划,小心翼翼。
来咨询也是如此,到楼下必须要有机构的助理接他,否则他就无法上楼,恐惧一个人搭乘电梯。
他不敢看新闻,生怕新闻给他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
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而是慢慢的发展成了这样。
咨询到了一定阶段,他开始意识到是童年遭遇的创伤事件,在他心里埋下了恐惧的种子。那一刻他恐惧自己是不是要死了。而这个感觉如影随形到现在。
当咨询师带领他用安全的,让他自己愿意的方式回到当下时,他发现那个恐惧只是对童年期的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现在的他,那个事情只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曾经的恐惧却大的让他窒息。
所以创伤常常是我们的感受,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事件,以及这个事件中的自己,那些在事件中的一系列感受,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往往容易被放大,淹没自己。
创伤事件的处理让他慢慢释放了,也逐渐恢复了一些社会功能。此时此刻的他,变得更有力量了一些。
3隔绝了的情绪
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访者,好像度过了艰难时刻,现在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影响了。
他们没有什么情绪,对任何事情好像都不受影响。很有可能他们只是隔绝了情绪。
隔绝了情绪并非没有情绪,反而这是最醒目显眼的标志,他们此刻不太好。
有些来访者虽然隔绝了痛苦的情绪,但并非这些情绪就不见了,他们反而积压在自己的身体里。虽然他们表面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们的身体却频频出现各种状况。
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和事件也没有了特别的感受,就犹如他们挡住了一切可以跟外界沟通的渠道,但是这样并不好。
1要先改变情绪,我们必须先感受情绪
小C是一个男孩的妈妈,她觉得自己做的已经胜过很多其他妈妈,她常常让自己努力去适应孩子,为什么孩子屡次出现问题。她说自己常常处在焦虑中,为此失眠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如果妈妈经常觉得自己需要去适应孩子,是否可以看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绪,是因为妈妈对孩子有期待,孩子达成不了,所以妈妈生气,为了不生气,所以努力去适应孩子这个无法达成家长期待的部分。
那么,妈妈这个焦虑的情绪其实还包含了对孩子的失望、愤怒以及不知道是否要怎么教导孩子,是否需要降低标准,开始自己怀疑的情绪等等。
能感受到这些情绪,我们才能进一步开始解决问题。
2不要禁止情绪发生
当然,这些情绪的发生的都是有意义的,他们都是我们内心是否健康,情绪是否正常流动的重要的标志,任何情绪都是有意义的,所以不要本能地禁止情绪的发生。
比如父母不喜欢看到孩子哭,觉得这是懦弱,没用的表现。如果考试考的好,有些父母也不允许孩子过分开心,担心会因此而骄傲自满。也不允许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觉得这会被人看笑话了。
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会本能地抑制情绪的宣泄,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能不合时宜,久而久之,我们就开始慢慢隐藏自己的情绪。
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有这么多情绪,只是觉得孩子一直都好好的,怎么就抑郁了,怎么就伤害自己了。
过度地控制情绪,可能导致我们产生更多的冲动行为,即完全抛开自我限制的界限,比如,过度进食、酗酒、消费或者性成瘾等。
3抽丝剥茧地从你当下的情绪中感受到自己的需求
情绪是我们发出的信号,也是我们分析此时此刻重要的依据。
你的过去无论经历什么了创伤,有怎么样的故事,对你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最重要的我们都要回到此时此刻的你。
有时候回到过去并非让我们成为一个懦弱、无助、胆小、成为受害者的自己。而是让我们从过去被禁锢的影响中抽离开来,回到现状,回到现实,而形成超越。
所以我们可以好好看看我们的情绪,这也是一种觉察的工具,抽丝剥茧地从我们当下的情绪中看到自己的需求,本来看到了,就已经疗愈了一部分。
文章的案例非来访者真实案例信息,已做删改。